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荷華逸趣:林茂森荷花攝影專輯 Lotus contains with amuzement:photographs of Lin Mao-sen
  • 作者:
    策畫:林茂森.郭雪珍
  • 出版者: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出版日期:
    民國84年6月
  • ISBN/ISSN:
    957-00-5685-1
  • GPN:
    030749840237
  • 語言:
    繁體中文/中英對照
  • 規格:
    精裝/25.1*26.1cm/107頁
  • 定價:
    NT$1200元

|作者簡介|

 

林茂森

 

台南縣北門鄉人

台南縣攝影學會碩學會士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碩學會士 ARPS.

曾任:台南縣攝影學會理事長

現任:柯尼卡攝影學會第七十三分會長

          救國團台南縣團委會攝影研習班指導

          省立新營高級中學攝影社團指導

          台灣糖業公司新營總廠工安環保股長

個展:1991.6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荷之趣」荷花專題攝影首展

          1991.8  高雄縣立文化中心「荷之趣」荷花專題攝影展

          1992.1  雲林縣立文化中心「荷之趣」荷花專題攝影展

          1992.1  屏東縣立文化中心「荷之趣」荷花專題攝影展

          1992.8  高雄市立圖書館「荷之趣」荷花專題攝影展

          1995.7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荷華逸趣」荷花專題攝影展

          1995.8  高雄縣立文化中心「荷華逸趣」荷花專題攝影展

 

 

|目錄|

 

005  郎靜山大師題字

006  李  猷先生題詩

007  梁乃予先生篆刻

008  陳澤群先生篆刻

009  鄭多鏗先生篆刻

010  張嚴正先生篆刻

011  黃書墩先生篆刻

012  顏聖哲先生國畫

013  黃才松先生國畫

014  縣長序文

016  文化中心主任序文

018  吳鉤先生序文

020  自序

026  荷之初

028  不染風骨

030  夏荷搖情

032  萬柄亭亭

034  田田荷葉

036  奼紫嫣紅

038  出水新妝

040  滿湖翠色

042  雅麗芬芳

044  新荷曉露

046  荷池曉色

048  映日荷花

050  翠蓋臨風

052  荷花之舞

054  荷香十里

056  花開並蒂

058  花嬌欲語

060  美蓮逸韻

062  翠擁紅妝

064  夏荷歡笑

066  含情脈脈

068  艷陽天

070  荷似有情

072  荷瓣心香

074  亭亭玉立

076  嫩葉花紅

078  不染污泥

080  葉擁仙芭

082  逸韻雙姝

084  斜影思情

086  蓮的變奏

088  盈盈笑語

090  生育原點

092  蓮的聯想

094  秋風芙蓉

096  生命歷程

098  紅衣落盡

100  生命輪迴

102  悲喜交美

104  風燭殘年

107  作者簡歷

 

 

|書序|

 

求真、求善、求美

 

    中國人早在三、四千年以前,於詩經中就已提及荷花這種美麗的植物,不但形色優美,內涵俱哲思,她也是文人、雅士、畫家筆下最好的題材。荷花有別於一般的花朵,在我們生長的東方文化體系中,她是屬於典型的原始意象,凝聚於其中的,有宗教、文學、藝術的豐富意蘊,她結合人、神、宗教、生命、愛情的永恆。

    「荷華逸趣」,係本縣籍攝影家林茂森先生利用業餘的時間以一顆熱愛攝影的精神所拍攝。此專輯中之照片全以專業相機、專業底片所取景,其畫質、色彩之表現有別於一般攝影技巧。另一特色為將作品予以詩意化,因為,詩與畫二者是不可分的,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期使相片與詩詞更能融會貫通結為一體,達到詩畫相通、詩畫同源的地步。

    林茂森先生一系列的荷花作品,自發芽至凋零的整個生命過程中,有童年歡笑、青春年少、老年的孤寂落寞等,如同人生的際遇,也彷彿看到生命的輪迴與人世間的興盛衰殘。值得一提的是,林茂森先生一而再的以相同的題材將荷花的一生,表現得淋漓盡致,尤以殘荷更令人稱絕。

    有一份執著還得一份堅持,才能創造出更不朽的作品,我們恭喜他的成就,同時,也希望藉此推廣攝影藝術之領域,提昇台南縣文化藝術之水準。

 

台南縣縣長  陳唐山

 

荷的有情世界

 

    初識林茂森先生,是個人接掌文化中心推展各項藝文活動時,常得其攝影專長襄助;深識其造詣,卻是在其荷花攝影專輯「荷之趣」出版之後。他透過相機,運用其精湛的技巧,獨特的視野和角度,獵取許多大自然之美,尤其是對於荷花生態的記錄,更引人入勝。

    在臺灣,荷長得最美最好的,是在臺南縣白河鎮,茂森先生時常在溫濕的蓮季中,揹起相機,踏遍附近鄉野,每每於破曉時刻,在荷靈甦醒、盡情吐納之際,靜心等待綻放的時刻,只為捕捉荷花千古的美感。

    「要拍一、二張很突出的荷影不難,但要整本專輯都很突出,就得要真功夫。」這是行家們的論斷,林茂森先生不僅已出刊生機盎然的「荷之趣」,現今意境深遠的「荷華逸趣」又即將問世,其創意和毅力令人欽佩 。自古以來,荷,已成為中國文化藝術特殊的圖騰,詠荷者眾,但真正用鏡如此完美、如此鮮活詮釋者,林茂森先生為有心人。

    荷花,在林茂森先生的鏡頭下,充分展現富有哲思的萬種風情,對荷的那份摯愛,已開創其永恒的藝術生命,這正是林茂森先生的荷花心情。茲值其「荷華逸趣」專輯付梓之日,爰綴數語,為之序。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葉佳雄

 

荷情是詩的語言

 

    古四君子,梅、蘭、竹、菊各以其神貌與特質,廣受歡迎喜愛。而荷花出污泥不染其花葉,若君子處亂世不惑;如貞女處貧賤不淫。因此,儒、釋、道三家以至鐘鼎、山林、畫者無不欣賞、親近,其寵愛不亞於四君子。

    近幾年來,經濟繁榮,奢靡風氣大開,台灣社會漸漸出現誇富不實的危機意識,荷花的普受青睞,可以反映這種危機意識的清醒與補償。

    林茂森是現代的「茂叔」,他總喜愛把荷花的姝姿笑貌拍攝注入時空不朽裡。前年的「荷之趣」是林茂森的攝影專輯。「荷之趣」追求的是荷花的生命歷程,展現的是荷的璀璨與枯殘之美。而這次的專輯,他對於同一主題似乎另有一種發現或領悟,所以作品畫面逸趣橫生近於詩,使人讀之不覺緣身在綠波嬌紅的情境中,那股撲面而至的碧綠;那股照眼入鼻的香紅,令人陶然忘機,直不知身是荷;荷為身。

    同一主題的攝影專輯,在讀者為清賞的延續,對作者卻是另一項考驗。林茂森已出版過「荷之趣」,本想轉移到其他對象,例如山光秀水、沙岸風林、民俗藝陣等均為好體裁,又何必專屬「荷花」一種呢?何況重複的主題是最難駕馭的。今年因為林茂森準備考英國皇家攝影碩學會士,不得不在過去一年以大片幅所拍的作品中作擷選,幾番自我賞析的結果,擇出十五幀參加,想不到竟然一舉通過該榮銜。林茂森經此鼓舞,攝影越勤,作品越多,選取更嚴。因此,他以近乎詩的境界去經營位置,以荷的情操去捕捉姝韻,他為「荷之趣」 脫胎換骨,他又一次呈現新面目。相信藝術有無限的可能,我們看林茂森的新專輯,當有此體會。

    我非常欣賞林茂森的藝術堅持;我更肯定林茂森對藝術突破的辛勤與貢獻,「不經一身寒徹骨,那有梅花撲鼻香」,對作者也許是犧牲,對讀者卻是享受。我於觀賞之餘,樂於推介,願讀者一起來品評,期能同步悠遊於林茂森的藝術世界。

 

吳鉤

 

自序

 

    繼一九九一年應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之邀,舉辦「荷之趣」荷花系列個人專題攝影首展後,今一九九五年再以「荷華逸趣」為題,舉辦第二次相同題材之個展,為的只是那股對荷不需任何理由的喜愛。因為,喜愛荷花原本就是一件直指本心的事,絕不需任何理由的。

    此次所展出為一九九四年作品,且全以一二O相機正方形景框所構成。個人認為,在當前矩形構圖充斥且遠多於方形構圖的今天,之所以捨矩形構圖而獨鍾於方形構圖,有其絕對的理由。方形片幅相機在操作上,的確不如矩形構圖來得輕巧、容易,在許多場合有許多作品也的確曾因裁剪成垂直或水平而獲益。反之,要在方形片幅構圖中去框取一件令自己心儀之作品,是一件極具挑戰又不易的事,有唯有透過不斷的思維,不斷的尋找自己認為所謂完美的構圖,才能將作品填滿方形片幅的任一角落,也才能將細緻而銳利的質感完全展現出來。

    再以感謝的心,感謝在出「荷華逸趣」攝影專輯過程中曾經幫助過我的人。

 

林茂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