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倒風內海的故事
  • 作者:
    撰文:趙文榮等 主編:黃文博
  • 出版者:
    台南縣政府
  • 出版日期:
    民國99年2月
  • ISBN/ISSN:
    978-986-02-2444-3
  • GPN:
    1009900640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1*15cm/219頁
  • 定價:
    NT$350元

|內容簡介|

 

    倒風內海的面積約有60平方公里,範圍包括現今北門、學甲、麻豆、下營、鹽水一帶,擁有豐富的溼地生態景觀、熱鬧的王爺信仰、淳樸的漁鹽文化等等風貌。為探討海洋的歷史演進,了解文明與河流、海洋間的互動之美,特別邀集縣內文史作家,從歷史的縱軸、文化的橫切面,書寫這部《倒風內海的故事》。

 

 

|目錄|

 

006  縣長序 歷史的生活場景

008  處長序 帶出時代的土地表情

 

011  倒風內海概說 ◎趙文榮

021  海賊王與倒風內海 ◎段連生

035  西拉雅人與紅毛人的故事 ◎郭世德

047  麻豆水堀頭三部曲 ◎張溪南

061  倒風內海王爺廟──南鯤鯓代天府傳奇故事 ◎謝明俸

081  魍港風雲 ◎李慶章

095  紫檀綠隧話姑爺──楊瑞璉與鄭婉 ◎李麗菁

113  西拉雅族的飛毛腿──飛番的故事 ◎連泰宗

133  一根扁擔挑起南臺大林 ◎李智賢

153  茅港尾的惡霸──許媽超 ◎姜天陸

167  倒風寮與美忠公 ◎楊寶山

183  竹篙山之神 ◎吳錦梅

201  大地主李大再傳奇 ◎黃明雅

 

 

|書序|

 

縣長序

歷史的生活場景

 

    倒風內海是臺灣歷史發展的起點,大約1200年前,古曾文溪出海口三角洲將沿海分為倒風及臺江兩個內海,17世紀中葉,荷蘭人所繪海圖中,已標示出臺江、倒風、魍港、笨港等規模較大的內海及眾多濱外沙洲。18世紀初期,倒風內海的面積約有60平方公里,範圍包含現今北門、學甲、麻豆、下營、鹽水一帶,內分3條海汊,可深達麻豆、茅港尾、鐵線橋等市街。

    由於漢人營盤村落多在沿海地帶,過去的倒風內海,船舶往來頻繁,造就當年麻豆、茅港尾、鐵線橋、鹽水等地的熱鬧繁華,後來八掌溪泥沙沖刷淤積,造成內海陸化,盛極一時的港口,也因而沒落。不過,數百年來沿海地帶,仍累積了豐富的溼地生態景觀、熱鬧的王爺信仰、淳樸的漁鹽文化等等新的沿海風貌。為探討海洋的歷史演進,了解文明與河流、海洋間的互動之美,我們網羅了縣內文史教師,從歷史的縱軸、文化的橫切面,書寫這部《倒風內海的故事》。

    《倒風內海的故事》有滄海桑田的變遷轉折,有歷史風雲的起起落落,也有胼手胝足的奮鬥足跡,更有宗教信仰的美麗傳奇,在臺南縣市即將合併的前夕,回頭審視這塊曾經生養你我的大海洋,別具意義。臺南縣市合併之後,「倒風內海」依然是屬於「臺南」的,依然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的場景,就在歷史的現場,只有大臺南的每一個人有此機會,這是我們的榮耀;生於斯,長於斯,生活於倒風內海範圍內的每一個她的子民,更應珍惜這塊多彩多姿的豐美土地,循著先民既有的輝煌基礎,繼往開來,開創更為瑰麗的未來。

 

臺南縣縣長 蘇煥智

 

處長序

帶出時代的土地表情

 

    「倒風內海」牽扯著大臺南這塊土地的地理變遷與歷史糾葛,影響的層面超過400年,其間夾雜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交纏互動,錯綜複雜,多元多麗,極其精彩。但對如此浩瀚史詩,後人所知有限,不是一知半解就是略懂皮毛,很少人能說出一套系統理論,甚或只是一個粗略梗概也都有些困難,因而編輯《倒風內海的故事》一直是蘇縣長重視的文化工程,希冀藉此瞭解「倒風內海」過往的點點滴滴。

    2009年3月下旬,委請時任坔頭港國小的黃文博校長,邀集張溪南、李慶章校長等12位教育同仁,於後壁鄉樹人國小召開《倒風內海的故事》的編輯會議,討論編輯方向與故事大綱,確認以歷史發展為經、故事敘述為緯,以曾經活躍於倒風內海的群族為主角,由平埔而至荷蘭、明鄭時期,再至清領、日治時期,每一個歷史軸線,選擇1至3則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詳述,由故事的發展,帶出那個時代的歷史氛圍與土地表情,寫出那個時空的滄海桑田與大地容顏。

    《倒風內海的故事》網羅的寫作好手,多係縣內知名的文史作家,他(她)們從史書找題材、找資料,也找靈感、找方法,因此每一則故事讀來有骨有肉、有歷史有地景,相信可以讓我們更熟悉倒風內海的每一條人文血脈,同時也補臺灣海洋文化書寫的不足,這對南瀛歷史的發展經緯,甚至縣市合併後大臺南的歷史宏觀,都將會更呈現出有如微寫鏡頭般的細膩與精緻。

    感謝縣長的鞭策與支持,更感謝主編黃文博校長及其所帶領的文史作家群,讓《倒風內海的故事》在短短時間內便能與大家見面;歷史的腳步一刻也不停留,在對的歷史時間點,做對的事,是我們對文化事業不變的堅持。

 

臺南縣政府文化處處長 葉澤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