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下編,分別由龔顯宗、許献平執筆,上編分十章,以西元紀年,非學術論文故不加備註。除參考出版品外,亦加入田野調查、訪談耆老所獲得之手稿、影印稿、圖片、相片、錄音帶及其他相關紀錄。
|目錄|
第一章 由遠古至近古(三萬年前~1661)
001 第一節 茫昧悠久的遠古
009 第二節 五方雜處的時代
013 第三節 荷殖時期
第二章 明鄭文學(1661~1683)
026 第一節 文獻初祖沈光文
032 第二節 兩腳書廚徐孚遠
036 第三節 王忠孝
040 第四節 台灣的開國者---鄭成功
044 第五節 鄭成功言行的實錄者---楊英
048 第六節 陳永華
049 第七節 海洋文學的鼻祖---鄭經
059 第八節 明鄭文學對後世的影響
第三章 清代(1683~1895)
061 第一節 東吟社及其成員
066 第二節 游宦之士
081 第三節 本土作家
093 第四節 傳說和民間故事
第四章 從獨立到日殖(1895~1945)(上)
098 第一節 苦心孤詣的遺民文人
120 第二節 保種救亡的詩社林立
第五章 從獨立到日殖(中)
131 第三節 北門郡漢文作家概述
158 第四節 曾文郡漢文作家概述
第六章 從獨立到日殖(下)
174 第五節 新化郡漢文作家概述
196 第六節 新營郡、日人漢文作家概述
第七章 戰後迄今(1945~2005)(上)
209 第一節 文學社團簡述
221 第二節 詩社、謎社的課題
第八章 戰後迄今(中)
231 第三節 北門區漢文作家
第九章 戰後迄今(下)
281 第四節 其他各區作家
第十章 俗文學與碑、聯、籤詩
345 第一節 歌、謠、諺、傳說、民間故事、戲劇
361 第二節 碑、聯、籤詩
|書序|
縣長序
再創「南瀛學」美麗遠景
縣之有志,正如國不可無史一樣,本縣縣志雖有〈文學志〉,但文學史則未曾編纂成書;況且台南縣擁有肇起台灣漢文學的第一人沈光文,因而聘請國立中山大學龔顯宗教授、文史工作者許献平先生合撰《台南縣文學史》。
經由龔教授等人花了兩年的時間全力從事田野調查、諮詢耆老、作家訪談、蒐集資料的工作,錄音、攝影、記錄,小自作家的隻言片語、信函、相簿,大至全縣31鄉鎮市的跋山涉水,始完成本縣珍貴的文學發展史。
《台南縣文學發展史》四十餘萬字,上下編分由龔教授、許先生撰寫,上編從遠古到現代,下編自日治時期至二十世紀末。本次先將上編付梓,茲誌感如下:
煥智主持縣政以來,推行文化不遺餘力,「南瀛文學獎」已舉辦十四屆,個人以為創作不可重新輕舊、貴今賤古,故增加「古典詩」組,期能發揚傳統文化。今觀龔教授所著《台南縣文學發展史上編》十章,第一章從三萬年前敘起,而止於荷殖時期;第二章為「明鄭文學」,始於沈光文,終於鄭經;第三章「清代」,分述東吟社、游宦之士、本土作家、傳說和民間故事;第四、五、六章載論本縣日治時期詩社與詩人,且益以日人漢文作家;七至九章簡述文學社團外,論述戰後迄今北門、曾文、新豐、新化、新營五區的傳統文學作家;第十章俗文學和碑、聯、籤詩。本書有兩大特色:(一)不薄今人愛古人(二)重雅而不廢俗,與煥智一貫理念不謀而合。
茲值本書順利出版,感謝龔教授投入相當心血,深入研究、考證,所做的貢獻。文化乃千古事,有賴你我共同努力、關心,為「南瀛學」再創美麗遠景。
臺南縣縣長 蘇煥智
局長序
文化遺產.集體記憶
台南歷史的發軔該從何談起,可謂眾說紛紜;不過,由日人下田信男教授在台南縣境內所發現的化石可知,最遲在二、三萬年前即有人類在此地活動。儘管這些人是否為西拉雅族的祖先還有待考證,但我們清楚地知道,台南縣先住民的各種活動,包含口耳相傳的「口傳文學」在內,都還記載於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和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二書內。這些先住民的「口傳文學」是台南縣文學史上的珍貴遺產。
如今,經由國立中山大學龔顯宗教授苦心孤詣下,《台南縣文學史(上編)》乙書於焉完成,書中第一章上探三萬年前的遠古時期,下迄荷據時代,全面關注台南縣境內西拉雅族的「口傳文學」,其後歷數明鄭、清領、日據以及戰後至今的古典文學,介紹包括鄭成功、鄭經父子,以及台灣漢詩文始祖沈光文、有清一代的游宦之士、本土文人等諸公的作品。在論及乙未割台後的孤臣遺民時,對他們為了維繫文化而紛紛成立的傳統詩社,有著獨到精闢的見解;而對於二次大戰之後,傳統文人詩社的沿革及各鄉里的漢文作家,也進行了深入民間的田野調查。翻開龔顯宗教授全力以赴所完成的這本《台南縣文學史》,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漢詩文發展的來龍去脈,書中立論若不是自文獻中爬梳而得,便是來自於新出的文學史料。這些第一手的資料不僅是台南縣民的集體記憶,更是全台灣人所共有的、寶貴的文化遺產。
本書在龔顯宗教授完成初稿後,歷經學者專家的審理和參考意見的提供,再由龔教授費心寫定,共歷時一年多,期間聞風來索者眾,台南縣文化局擔綱出版的任務,相信能一饗諸位讀者,為台灣文學的研究、發展盡一份棉薄之力。
臺南縣政府文化局局長 葉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