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鹽水製糖:岸內糖廠人文生態
  • 作者:
    涂順從編著
  • 出版者: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 出版日期:
    民國86年3月初版
  • ISBN/ISSN:
    957-00-8799-4
  • GPN:
    030749860122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8*17.9cm/151頁
  • 定價:
    NT$300元

|內容簡介|

 

    1997年全國文藝季「鹽水製糖一百年」活動以岸內糖廠為主題並由鹽水古城及其歷史延伸,彰顯鹽水全方位的真與美。為此,主辦單位特別邀請民間學者涂順從先生著手調查、研究並編撰本專書,為我們解說臺灣糖業的發展歷史,及「岸內糖廠」的過往種種,並告訴我們「糖」的生產過程及其對臺灣經濟的貢獻,同時還用相當份量的篇幅作口述歷史,讓「岸內糖廠」的「老岸內人」原音重現,帶我們回到歷史現場。

 

 

|目錄|

 

004  【縣長序】回到歷史的現場

006  【主任序】揚起郁郁的糖香

 

台灣糖業

012  蔗田萬頃碧萋萋

013  荷領時期的糖業政策

015  明鄭時期的糖業政策

017  清代的糖業政策

019  糖廍與糖郊

 

成長軌跡

028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的誕生

036  日治時期的岸內糖廠

040  台灣戰後的岸內糖廠

 

插蔗煮糖

048  自營農業

053  約耕原料區

056  製糖流程

 

塵封往事

072  岸內的記憶/專訪葉耀庚、郭懷德、郭賢求

084  走過成長歲月/專訪曾吾枝

089  生命的律動/專訪洪晉山

092  跟往事乾一杯/專訪黃鐵枝

105  佫來一支紅豆枝仔冰/專訪吳條木

108  剎那與永恆/專訪曾德輝

 

悠遊岸內

116  綠色隧道/菩提樹下澄心濾性

118  岸內國小/一部活生生的聚落變遷史

121  古木森森/白千層與老榕樹的低吟

123  日式宿舍/異國建築風貌

125  防空壕洞/戰時保平安,平時小孩躲貓貓

126  歲月痕跡/探訪岸內第一工場的遺跡

129  紅磚仔厝/彈壁與中規模試驗室

130  精神標幟/岸內糖廠的煙囪

133  五分仔車/火車!火車!汝要佗位去?

137  岸內工場/第一所由台灣人主導興建的新式製糖工場

139  大工公廟/岸內糖廠的守護神廟

141  廠區點滴/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皆有情

144  【後記】無休止的溫暖

148  【參考書目】

 

 

|書序|

 

【縣長序】

回到歷史的現場

 

    鹽水是台南縣的古城,這裡是我的故鄉,留下我許多童年的足跡和回憶,欣見全國文藝季「鹽水製糖一百年」在此舉行,心中有無比的雀躍與感動。

    「岸內糖廠」的煙囪,迄今依然是鹽水的地標,陪著鹽水人走過近百年的歲月,寫下鹽水港的興與衰,在即將走入歷史的當際,在此舉辦文化活動,除有回首檢視台灣糖業與「岸內糖廠」的一頁發展史,緬懷鄉賢前輩的胼手胝足與承先啟後外,同時也有再現鹽水人的生活映像與共同記憶,別具意義。

    本年度全國文藝季「鹽水製糖一百年」雖以「岸內糖廠」為活動主題,大部分節目也都環繞著糖廠而發展,但是觸角則向著鹽水古城及其歷史而伸延,以彰顯鹽水全方位的真與美;為此,特別邀請民間學者涂順從先生著手調查、研究並編撰《鹽水製糖─岸內糖廠人文生態》專書,為我們解說台灣糖業的發展歷史,及「岸內糖廠」的過往種種,並告訴我們「糖」的生產過程及其對台灣經濟的貢獻,同時還用相當份量的篇幅作口述歷史,讓「岸內糖廠」的「老岸內人」原音重現,帶我們回到歷史的現場。

    鹽水有我童年的故事,有我成長的軌跡,「鹽水製糖一百年」的文藝季活動,讓我童年的故事重現;而《鹽水製糖─岸內糖廠人文生態》專書的問世,則隱約讓我看到我成長的軌跡。

 

台南縣縣長  陳唐山

 

【主任序】

揚起郁郁的糖香

 

    西元一六六二年,「鹽水」出現在台灣的歷史舞台,舞出一齣「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台灣早期發展史。一九O三年,「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在鹽水創立,不但誕生了「岸內糖廠」,也催生台南縣糖業的蓬勃,驕傲地為台灣糖業的成長、茁壯在轉動。

    地球不停的運轉,人類也生生不息的在繁衍,百年來,「岸內糖廠」依舊是「岸內糖廠」,它成長在歲月的洪流中,有生長的歡悅,也有掙扎、徬徨和沉吟的無奈,雖然如此,「岸內糖廠」的大煙囪,總會在人們過年前冒著層層疊疊的煙氳,遨遊在儼涼的鹽水古城天際。

    台灣經濟曾因台灣糖業而蓬勃,糖業對台灣經濟發展功不可沒,時至今日,大環境變動,經濟轉型,台灣脫離農業社會的窠臼,而農業社會下的糖廠不得不調整經營方針,朝著多角化營運的方向突破,屆百年歷史的「岸內糖廠」就在此「突破」聲中關廠、停壓,非經營不善,乃大環境變遷使然。

    今(八十六)年全國文藝季特以「鹽水製糖一百年」為主題,無非是希望在「岸內糖廠」步下歷史舞台的前夕,為其作最後的歷史見證,讓老一輩的台南縣民勾起塵封已久的記憶:大煙囪、五分仔火車、糖廠枝仔冰......也讓年青一代瞭解「糖」在台灣經濟發展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讓所有的參與者,來一趟難忘的「鹽水古城」巡禮。

    本中心為記錄「岸內糖廠」的歲月流影,委請本縣民間學者涂順從先生採擷編撰(鹽水製糖人文生態)專書,為「岸內糖廠」留下足跡,為它畫下一個美麗的句點。

    時間依舊流逝,歷史終須留下痕跡,不管是悲,是喜。我們都要為它謳歌,為它刻下最真切的軌跡。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葉佳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