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緒言… 1
二、地景區的地質特性與地景景像... 1
(一)地層地質特性與地質作用... 1
(二)地景景像與地質作用... 4
三、關子嶺的地景群像… 5
(一)斷層經過這裡嗎?… 5
1、水火同源與溫泉... 5
2、175縣道與仙公廟… 6
3、牛山橋上游龜重溪石灰岩質河床... 11
4、慈惠山莊後方陡崖... 17
5、牛山高幹192號左4高壓電桿旁邊露頭... 22
(二) 蜿蜒曲折的溪流... 27
6、鬼仔洞龜重溪岸溪流地形... 27
(三)好大的崩坍,奇特造型的大石頭真有意思... 29
7、滴水子珊瑚礁石灰岩... 29
8、碧雲寺公園... 32
(四)流水旁的新土地─河階台地... 37
9、白河水庫與大壩下左右岸... 37
(五)這個山頭好特殊... 38
10、牛山西南側,有應公祠東側路旁崖面... 38
11、白河礫石層山頭... 40
(六)地殼運動與地形作用的思維... 41
12、南二高東山休息站東側... 41
四、地景群像的科學思考... 47
(一)美學─看到的東西真好看... 47
(二)水庫雖是我喜歡,但可惜我這次來時卻見底了... 47
(三)地景是唯一的,地景是不會再生的... 47
(四)災害很可怕,崩坍很突然,怎麼辦... 47
五、地景教育活動設計─走到野外… 47
(一)斷層錯動的估計... 47
(二)這兒為何發生山崩─慈惠山莊... 48
(三)龜重溪曲流河道觀察─鬼仔洞河床… 48
(四)石頭有模有樣請幫忙命名─碧雲寺公園… 49
參考文獻… 50
|書序|
認識鄉土地理 愛護咱的城市
臺南市位於臺灣西南部嘉南平原上,依山傍海,市內山巒起伏,層巒疊嶂,平原沃野千里,丘陵林蔭翠綠,間有八掌溪、曾文溪等諸流蜿蜒其間,資源豐富,景致宜人。合併升格三年來,市府積極投入各項基礎建設及城市發展,但始終建立在生態永續的基礎之上,持續朝「文化首都、低碳城市、科技新城、觀光樂園」四大願景邁向。
鍾廣吉教授長期從事地球科學教育與野外地質、地形調查,對臺南地區自然資源研究甚深,此次將長年累積的研究成果編成《臺南市境內特殊地質景象》,收錄《臺南市新化丘陵區的化石家族》、《楠西玉井至走馬瀨間曾文溪河床的化石眾生相》、《臺南市白河區、東山區的關子嶺等地景群像》、《臺南市曾文溪至六甲區的地形構造之獨特性》、《臺南市沿海區多變化的沙灘、潟湖景象》等五本專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臺南豐富的地貌和生生不息的岩石循環,將嚴肅的學術論文改寫為通俗讀物,使民眾能輕易地瞭解臺南地質與地形現象中深藏的奧秘,喚醒人類對自然保育的重視。
臺南悠長的歷史背景與豐富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多元的在地文化,是地球上的瑰寶,期盼您在閱讀本書後,能以實際的行動,力行環保,關懷鄉土,一起愛護咱美麗且珍貴的城市。
臺南市長 賴清德
來自土地的純粹光彩
臺南以文化立都,數百年的深厚歷史化育了冠絕全臺的文化資產,街市、廟埕、巷弄、人家,處處可見深厚的文化底蘊、藝術風華。然而鮮有人知,除了這些為人稱道的歷史文化累積外,臺南的自然地景、山海風光,同樣是使臺南文化獨樹一幟的重要因素。
綜觀臺南全境,平原沃野千里,丘陵林蔭翠綠,景緻宜人。曾文溪河床上展雅石奇景,新化丘陵地層中含各類化石,關子嶺地區風景誘人,綠意盎然,六甲丘陵上山嶺重疊,奇峰陡出;沿海海岸更是沙灘分佈,景象變化多樣。自東而西,山光海景,美不勝收。
為讓社會大眾對於臺南地景和化石地質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本局特別委請地質及化石專家鍾廣吉教授率領研究團隊,實際走訪臺南各地,進行特殊地景的研究調查。自然環境的深邃與變化,使本次研究更顯困難,幸賴研究團隊鍥而不捨,歷經一年多的探勘訪查,調查成果集結為五冊專書,包含「臺南市新化丘陵區的化石家族」、「臺南市楠西、玉井至走馬瀨間曾文溪河床的化石眾生相」、「臺南市白河區、東山區的關子嶺等地景群像」、「臺南市曾文溪至六甲區的地形構造之獨特性」、「臺南市沿海區多變化的沙灘、潟湖景象」等,在此也一併感謝鍾教授和研究團隊的辛勞,讓本套叢書得以順利付梓。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鑑於文化和自然遺產的破壞日益嚴重,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呼籲世界各國共同投入文化和自然遺產保存,讓這些美好的文化自然遺產得以永續傳承。臺南的文化、自然遺產堪稱全臺之最,期待藉由本套叢書,讓大家更了解我們的母土、我們的環境,進而珍惜愛護,綻放來自這片土地的純粹光彩。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局長 葉澤山
推薦序
做學問的人有幾種方式與人分享心得。其中之一,是撰寫學術論文。可是讀者極少,能獲得的喜樂不多,也沒有太大的成就感。演講能獲得的興奮感,只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唯有寫成有人看的通俗出版品,才能廣為流傳,惠及大眾。自己看了也覺得對納稅人有意義,對後代子孫有貢獻。
鍾廣吉教授是我的同學,我倆長期在台灣各地從事野外地質與地形工作,從觀察地質與地形現象中,認識了一點點台灣的深藏奧秘。我倆也都在教育界服務,雖然一南一北,倒也情投意合且時相往來,交換心得。鍾教授長期協助南部地區高中地球科學教育,期間留下了一次次的講義和調查資料。我們又共同進行了台灣地區地景登錄的五年計畫,有系統的建立起台灣的地景基本資料庫。
鍾廣吉教授將他累積的成果編成五冊專輯,提供給他熱愛的家鄉、他生長、生活、營生的地方,也就善盡了他的心力。階段性的成果,也為他的下一階段敲起了號角。地質學者是講回春作用的,且看鍾教授的下一回合吧。
王鑫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名譽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特聘講座教授
總編輯序
旅遊關子嶺,您常常是在廟宇看一看、拜一拜,有時過個夜洗個溫泉。但是您知道嗎?除了宗教的文化資產外,可曾想到沿途或寺廟周邊尚有很多很多可以看一看,可以模一摸,有許多上天賜予的自然文化資產。對我們可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不會注意的景色。但是這是上天恩賜我們的資產,很好看,很精彩,只要我們多看一眼,會吸引我們的。
白河水庫大壩下游的峽谷,金黃色的土壤夾雜一粒粒鵝卵石質的陡崖,可以與蓄滿水的水庫湖光山色相互輝映,一是壯麗,另一似也柔情。佛陀腳下的勝景,碧雲寺公園,有造型的白色與灰白色岩塊,似可帶您入西遊記的情景。美景天成,栩栩如生,也唯妙唯肖,在此蒼松翠綠之中,更是靜心賞景的好所在,也可令人思索奇景的形成之奇妙;大地之威力也具有巧奪天工的細膩心思。
滄海桑田本已告訴我們這是不安定的地球,海中生物集體災難死亡,形成化石層;完整岩體變成一段一段的斷裂,有時看到他們相互移位了;今日的崩山災害其實在古時候就常發生。您看連生活在海底下的珊瑚都到了關子嶺的枕頭山,東山區的牛山山上,這豈不是印證了大地的威力嗎!本來可以直線流動的溪流,竟然不直流而彎彎曲曲,左拐右拐的流動,大地也真的很奇怪吧!
這些散佈在我們臺南市境內不高不低的丘陵區之景像,是自然文化的資產,但都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一經破壞就沒有了,我們當於欣賞的同時也要保護它們。帶著一群學生到此旅遊也可以駐足附近其他地方,欣賞不一樣的景像,上一堂大自然的課程,豈不是一舉多得的旅程。感激我們有這份的襲產,我們應該這麼用心關心它們,也藉此本小冊子記載這件有意義的事件,願上天的恩賜,永遠眷顧著我們!
鍾廣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