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明治43年(1910),總爺糖廠在蔴荳街溝仔墘庄總爺創立,到民國83年(1994)工場停壓為止。每年秋天蘆葦佈滿曾文溪沿岸的時節,空氣中充滿糖蜜氣味與溫熱。從製糖工場流出的冷卻水,穿越過種滿柚子田的溝仔墘庄,流入了曾文溪口。這流動了八十多年的甜蜜氣味,成為時光封存中無法抹滅的集體記憶,也牽動了無數人的生活。
「甜蜜時光-總爺糖廠故事」這本書與紀錄片,從家族老照片出發,在總爺糖廠退休員工的私相簿中翻找。一張張老照片的口述,個人生命的絮語,片段與片段的微小記憶:婚嫁、居家、旅遊、讀書、運動、節慶…,都嵌入了宏大的歷史之流中。他們青春最美好的歲月與台灣近代工業化的起點─糖廠,發生了最親密的關係,歷經日本與國民政府,到如今糖廠轉型為藝術文化中心,以最貼身的家庭老照片輾轉見證台灣糖業歷史的興盛、衰微與微光。
|目錄|
003 糖廠今昔 甜蜜入鏡/葉澤山
006 臺灣糖業大事記/胡倩蓉
008 總爺糖廠簡史/胡倩蓉
壹‧糖蜜生活
016 總爺園區今昔
024 開工製糖的辛勞
037 修繕期的活動
055 糖廠內部教育沿革
060 員工宿舍的生活
067 其他
貳‧甜蜜記憶
072 談一場白頭偕老的戀愛
086 技術士修煉之路
101 海畔紅桑花自開
參‧藝文再生
116 蛻變的推手
119 藝起在總爺
124 附錄一‧參考資料
125 附錄二‧照片檢索表
|書序|
糖廠今昔 甜蜜入鏡
臺南市總爺藝文中心原本是日治時期的舊糖廠,經由地方人士搶救和前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的支持,終獲保留而轉型成藝文中心。這個由民間發起催生的藝文空間,在公部門的大力支持下,12年來進行多面向營造,迄今累積了相當豐盛的成果。
做為大曾文地區的文化核心,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除了在總爺藝文中心持續進行文化資產再生及生態環境保育的工作,也舉辦多元藝文展演活動,讓到訪民眾可以欣賞到眾多精彩藝文表演與工藝展覽,亦是臺南市文化與教育結合的重要基地,讓普羅大眾及藝術工作者都能親近,除了提供師生做為教學場所,也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進駐總爺創作,可說是一個多元發展且活躍的藝文平台。
為了記錄及傳承在地歷史,總爺藝文中心舉辦「甜蜜時光─總爺老照片徵集」活動,希望藉由老糖廠新生命的影像記憶,讓更多朋友瞭解總爺的歷史過往。本書蒐羅臺灣糖業公司與民眾提供珍貴的老照片,也讓讀者走入時光隧道,看見舊時糖廠工作及周邊生活的多樣化風貌,舉凡糖廠環境、製糖機器、員工活動作息以及老糖廠員工們的私人生活小故事等,書中也不時穿插總爺藝文中心今日的園區剪影,今昔對照,讓人更鑑往知來。
除了本書的出版計畫,我們也訪談多位退休糖廠員工,製作出一部紀錄長片,讓觀者體會到歷史如何活生生與我們現在的人群及文化緊密接合,透過這些影像及人物所傳達的故事,我們除了追憶過去糖廠與在地人的共同時光,更期盼讓這一代人更加珍惜自己家鄉、肯定在地文化,成就更蓬勃的未來,這也是我們發行《甜蜜時光─總爺糖廠故事》最重要的目的。
本書出版要感謝許多人,總爺的歷史也正翩然續筆。期盼透過總爺藝文中心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以及藝術家和民眾的積極參與,總爺的下一個12年也能夠在這些美好傳承的基礎上,持續向上提升、向前邁進。
臺南市政府 文化局長 葉澤山
2013.11
|影片簡介|
甜蜜時光 總爺糖廠故事
導演:王孟喬
紀錄片/HD/Color/45分鐘/2013.12
影片簡介:
他們在總爺糖廠,工作、戀愛、生活、讀書,他們走過了日治和國民政府的時代,也見證了糖廠由興盛到衰敗的時光,總爺糖廠轉型為總爺藝文活動中心後,他們依然在麻豆生活著,牽手走過一甲子的時光。
本片紀錄郭石金一家三代人、李德樹、陳梁英在總爺糖廠的生活記憶,由個人的生命史映照出總爺糖廠的歷史,在家庭私相簿的翻找與對應當中,去補充勾勒出台灣糖業發展的起落和現況。
藝起在總爺
導演:王孟喬
短片/HD/Color/13分鐘/2013.12
影片簡介:
1998年總爺糖廠因世界糖價持續低迷走入歷史,1999年經地方人士之積極奔走,評定為縣定古蹟,2000年透過地方政府與糖廠共同開發經營之模式,將總爺糖廠重新命名為「總爺藝文中心」,也宣告了總爺糖廠的再生,本片訪談當年參與總爺再生的地方人士,並闡述總爺藝文中心的現況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