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靖海侯施琅督墾文獻輯
  • 作者:
    林金悔主編
  • 出版者:
    臺南縣政府文化局、臺南縣將軍鄉公所
  • 出版日期:
    民國91年7月7日、民國91年10月25日增補發行
  • ISBN/ISSN:
    957-01-1368-5
  • GPN:
    1009101800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9.5*22.9cm/71頁
  • 定價:
    NT$150元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由「西甲文化傳習基金會」所蒐集、整理的臺南縣將軍鄉地契資料。

    「地契」是鄉土歷史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向來為治史者所重視,從中央的博物館到地方的文史工作室,甚至個人,無不戮力於蒐集、收藏與廣泛應用,由其中的文書記載,可以瞭解當時的土地政策、社會制度、經貿關係,更可以從中解讀那個時代的移民背景、氏族興衰及俗民生活。

 

 

|目錄|

 

05  歷史長河裡的公共財/台南縣長 蘇煥智

06  序/石萬壽

07  施侯租地圖/石萬壽

 

壹  佃契

12  乾隆時期

13  道光時期

14  同治時期

 

貳 執照

20  道光時期

26  咸豐時期

34  同治時期

44  光緒時期

 

參 相關文獻

52  道光時期

53  咸豐時期

54  同治時期

55  日治時期

 

肆 增補文獻

58  執照

63  納戶執照

 

 

|書序|

 

歷史長河裡的公共財

 

    「地契」是鄉土歷史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向來為治史者所重視,從中央的博物館到地方的文史工作室,甚至個人,無不戮力於蒐集、收藏與廣泛應用。

    台灣四百年歷史,歷經荷據、明鄭、清代、日治及國民政府,在埔漢、閩客、漳泉交通的歷史長河裡,彼此或因土地買賣,或因租賃關係,而留下許多「恐口說無憑」的契約文書,從北到南,從官賈富豪到尋常百姓,都曾發生,也多少留存一些。

    比較可惜的是,這些極具文獻價值的契約文書,不是散落各地未出土,就是成為收藏家的古董而未公開。但令人欣慰的是,將軍鄉「西甲文化傳習基金會」,在林金悔先生的領軍下,以民間的立場與力量,全面且全力蒐集有關「將軍」一地的契約文書及相關資料,成果斐然,達四十餘張,應是研究將軍地區,甚至鹽分地帶、台南縣,數量最為可觀,資料最為齊全的一個地方。

    更令人感動的是,林金悔先生深知「文化資產」的重要,視為公共財,他和他的「西甲文化傳習基金會」,沒有將這些珍貴史料藏於私,而願意公開,提供方家研究,眼光如大鵬鳥,心胸如大海洋,令人讚佩。

    審視這些契約文書及相關資料,橫跨乾隆到光緒一百多年,是研究十八至十九世紀有關台灣地方墾拓歷史的重要憑藉。由其中的文書記載,也可以瞭解當時的土地政策、社會制度、經貿關係,更可以從中解讀那個時代的移民背景、氏族興衰及俗民生活。

    更珍貴的是,這些契約文書及相關資料,隱藏許多地名、庄頭的變遷,與埔漢的互動,這對回頭觀照鹽分地帶,即使只是將軍地區,都會有相當大的發現與斬獲。

    這本彙編未演先轟動,早已廣受學界與文史界矚目。當初的動機,也許只是為蒐集將軍地區的資料,出乎意料,竟成為台灣重要的地方史料。這些契約文書及相關資料,不但是將軍鄉之寶,也是台南縣之寶,更是台灣之寶。

 

台南縣縣長  蘇煥智

 

 

    施侯租者,前清靖海將軍靖海侯產業之田租也。康熙二十二年夏,鄭氏故將施郎,即清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提師入台灣,顛覆故國,竄鄭孺克塽於北荒寧古塔,飽受枯寒之苦,散鄭氏諸鎮官兵於西陲川滇,繼伐羅剎,葬身玄溟。主宰東瀛,豪取強奪。竊鄭氏宗廟以為宅第,稱施厝衙,奪衛鎮所墾之地以為產業,號施侯租,強徵澎湖漁船規禮,顏施侯禮,所得倍於全澎賦稅。貪婪未足,再募民墾笨港埔地,與民爭利。副將吳英以下將校群起效尤,所佔之地越課稅之田。復厚顏乞朝廷派兵駐台,糜公帑以衛私業,奏疏議重申海禁,假鎖禁以霸海運。是以澎湖之民至今尤懷怨不已,恨其貪婪無厭。清帝亦不齒其所為,康熙帝斥其恃功驕縱,狼狽交出宗廟,奉媽祖以脫罪,乾隆君責其苦累窮民,飭令禁革規禮,解漁民於倒懸。雖如此,施侯之田租仍有五十五館,富甲全台,延澤後裔。乙未台灣改隸,施侯產業始歸日本督府所有,亦為打狗重工業所在。此後迄今,又歷百年,故實淡忘,繁華湮灰,橫行二百載之施侯產業,遺蹟難尋。今施侯大租館所在之漚汪將軍庄,尚存墾照、執照等若干紙,擬結集成冊,以為後人之言及施侯事之鴻泥。施侯之於台灣,功過留之丹青公斷,史實傳於千秋論評,實不必因鄙其人之所為,而賤其文獻。唯所收尚少,疏漏者必多,拾遺補闕,尚待來日。謹於刊行之前為之序,時丙午年五日節也。   府城       樂君石萬壽謹誌

 

石萬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