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古國探源──埃及土耳其希臘文獻考察專輯
  • 作者:
    編輯:台南市文獻委員會
  • 出版者:
    臺南市政府
  • 出版日期:
    民國91年11月初版
  • GPN:
    1009103683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7*19cm/150頁
  • 定價:
    NT$300元

|內容簡介|

 

    2001年,在林清堆先生領隊之下,文獻委員會造訪埃及、土耳其、雅典三地古文明地區,將在當地的所見、所聞及看法記錄下來集結成本專輯,內容包含文獻委員在當地所看到的古建築物及對古蹟管理的看法。

 

 

|目錄|

 

001  序言

009  考察行程表

011  歐亞非跨洲文獻史蹟考察日誌及觀感/黃正彥

075  時光之旅─埃及、土耳其、希臘史蹟考察/林瑞明

114  埃及‧土耳其‧雅典名勝古蹟管理與維護之我見/何培夫

141  我不想再來埃及了/鄭道聰

 

 

|書序|

 

序言

 

    臺南市文獻委員會以蒐集鄉土資料、研究地方史實與闡揚文化資產為職志,成立五十年以來,對於本市文獻的保存工作不只汗馬功勞而已。近幾年的年度文獻考察活動更走出府城,而與鹿港、臺北、南投、臺東、金門、中國大陸等地交流,甚至遠赴日本、英國、法國、荷蘭、美國、義大利、匈牙利、俄羅斯諸國取經。地方文獻工作不應劃地自限,而要與國際接軌,才有宏觀的視野。

    埃及、土耳其與希臘皆是世界文明的古國,甚至是歐洲文化發源的地區;其歷史之久、古蹟之多、文物之美、傳說之奇,在在令人嚮往。民國九十年(二○○一)九月初,就在本府主任祕書林清堆先生領隊之下,文獻委員會一行十餘人不辭千里,深入祕境,一探古文明的究竟。

    首訪埃及,沒有電影浪漫與冒險的情節,只有長夜漫漫的旅程與真實的感動。基薩大、中、小三座金字塔高聳入雲,搏得世界七大奇觀唯一倖存者的光榮;人面獅身石像雄據金字塔之前,繼續堅守捍衛法老的任務;卡那克神殿規模壯觀、氣勢宏偉,不愧世界最大寺廟的美譽;帝王谷規模亦大,卻是荒山一片、地宮幽黯,盡是帝王埋骨處所;艾得夫神殿奉祀老鷹神,保存狀況最為完整,精緻的壁堵石刻處處可見,古埃及的歷史、宗教與神話盡在其中。開羅博物館以埃及出土文物著名,令人目不暇給;「聖甲蟲」石雕藝品得自電影《神鬼傳奇》的宣揚,令人愛不釋手。昔日尼羅河的氾濫,創造埃及古文明;今日尼羅河水波不興,建構綠洲現代化。「尼羅河是埃及文化的奶水」,此言不虛!

    次訪土耳其,體驗地跨歐、亞兩洲的神奇感覺。藍色清真寺以藍色圓穹與六座高塔而聞名,呈現阿拉伯建築的特色;聖蘇菲亞教堂也有高塔與圓頂,更有精緻的馬賽克壁畫,基督教與回教的建築風格在此融合。羅馬地下蓄水池的養魚怡性、水幕表演、伸展舞臺、咖啡雅座,強化古蹟再利用的成功案例;佩姬古城的百柱大道正在整修,工作人員忙著記錄、攝影,無視遊客好奇的眼神,卻也提供古蹟修復的隨機示範。《木馬屠城記》的故事膾炙人口,特洛伊雖已成廢墟,經由簡報文字、復原圖表與現場彩圖對照,一個歷史與神話的古城隱約可見。托卡比王宮午餐,臨海峽而坐,眼前船來船往,絡繹不絕,用餐的情境竟然可以如詩如畫;安托利亞高原極目遠眺,羅馬扇形劇場沿山坡而建,居高臨下,幾乎忘情而向山谷昂首高歌。

    末訪希臘,只及雅典一日遊而已。帕特嫩神殿正在修復,雅典娜女神的威赫依稀存在;遙望柱廊六尊女神雕柱像,美麗的軀體隱藏在皺褶薄紗之下。考古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石雕尤其豐碩;可惜時間短促,無法一一品味。雅典將於西元二○○四年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希臘藉此理由以向大英博物館索回該館取自帕特嫩神殿山牆的石雕作品,並建造世界級的博物館以壯聲勢。無論英國是否歸還希臘文物,雅典維護古蹟文物的聲名已是昭然。

    自開羅赴伊斯坦堡的行程,恰逢美國「九一一」恐怖事件,不只延誤飛航時間,更令所有成員內心忐忑不安。不過,臨陣脫逃將成笑柄,率爾棄軍終究失職;考察行程必須完成,安全返國更是責任所負。「歸心似箭」的焦慮只好暫時壓抑,「報平安」的國際電話逐成為最窩心的聯繫。

    返抵國門,竟是如此喜悅,果然是「平安回來最好」!回顧本次文獻考察行程,可謂點滴在心頭;委員們所撰述的心得報告與業務建議,可謂嘔心瀝血之作。《埃及土耳其希臘文獻考察專輯》付梓之際,題名曰《古國探源》,不僅留下文獻資料,並期可供各界參考與運用,是幸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