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02 〈縣長序〉 南瀛概念,亙古不變
004 〈處長序〉 為南瀛學打開另一扇窗
006 目次
010 表次
014 圖次
017 第一章 前言
020 第二章 歸仁前期發展
020 第一節 西拉雅人與漢人勢力的消長
028 第二節 明鄭治臺的奠基期
033 第三章 清初墾殖時期的輾轉落籍(1683~1821)
033 第一節 天然河道孕育下的許縣溪河畔
033 一、移民墾拓與落籍
060 二、臺南府城東邊的別墅區
072 第二節 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
072 一、漳、泉移民原鄉生活型態的移植
074 二、保甲制度的建立
078 第三節 軍事要站舊社汛的設立與沒落
078 一、汛塘軍事機構的設立
087 二、舊社汛的沒落
089 第四節 莊民合力籌辦下的公共產物
089 一、埤圳的興築與耕作田地的灌溉
102 二、移民與其祖籍之信仰關係
115 第四章 清中末葉臺灣府城東門外地方鄉街的發展(1821~1895)
115 第一節 歸仁第一街-舊社街
115 一、龍蝦潭的灌溉以便利農業的發展
120 二、各地聚落的相繼成形
124 三、臺灣縣罕見的漳泉械鬥
131 第二節 交通因素帶動下的商業型街面
131 一、東門城外繁華雙獻街
137 第三節 地方仕紳與統治當局共同建設鄉里的局面
137 一、家族勢力的崛起
159 二、地方仕紳主導下所成立的公共設施
164 第四節 大廟與角頭廟的主屬關係
164 一、禪師公廟與福德祠的信仰
172 二、祖籍神明信仰的強化
182 三、歸仁北里大道公廟與五角頭緊密結合
188 第五章 日治時期臺南州廳東南邊的政治中心(1895~1945)
188 第一節 行政重劃下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提升
188 一、新舊社會領導階層之遞嬗
209 二、殖民地總督專制下嚴密的官僚統治系統
221 三、臺車道與輕便鐵道強化對外關係
229 第二節 農牧業與新式糖業政策並行下的經濟結構
229 一、歸仁的西門町
238 二、鴉片政策的轉變
239 三、製糖事業的進駐與農業統制
253 四、日治時期歸仁地區各類組合的設立
257 第三節 公權力為後盾下的鄉街雛形
257 一、庄役場設立與新市街發展緊密結合
272 二、衛生環境的改善
278 第四節 新舊轉變的近代化時期
278 一、皇民化運動下的黑暗時期
281 二、制度化的現代教育
287 三、新豐郡水利組合對歸仁水利灌溉的影響
292 四、各類宗教在當地的發展
303 第六章 結論
308 參考文獻
324 附錄一:歸仁地方士紳家族世系表
328 附錄二:歸仁地方士紳日治時期住址與出生死亡日期一覽表
330 附錄三:吳園古照片
331 附錄四:舊菜市場舊景
332 附錄五:歸仁地區日治時期老照片
333 附錄六:舊社街街尾與龍蝦潭現今示意圖
334 附錄七:歸仁十三窯
335 附錄八:沙崙古墓
|書序|
縣長序
南瀛概念,亙古不變
在我們擎起「深耕本土文化」大纛多年後的今天,已經喚起許多文史學界與民間研究者,關注這塊生養你我的母土,並著手蒐集、調查、整理與著書立說;臺南縣政府與財團法人臺南縣文化基金會聯合策辦的獎助論文出版辦法,業已獲得極大回響,不少研究生會以「南瀛」為研究範圍,寫出極具水準的論文,臺南縣政府亦樂於為其出版。
本辦法規定凡與臺南縣相關之人文、史地、社會、文化、產業、宗教信仰、生態等專題研究論文,只要不曾出版者,經評審通過後由臺南縣政府為其出版;本年度(2010)擇優出版簡辰全先生大作《終戰前歸仁市街之發展》、陳宏田先生大作《臺南地區王爺信仰》等2書,藉以表彰2位先生深耕在地文化的用心,亦以此廣為流通其研究成果,讓更多人參考運用,也可讓更多研究生見賢思齊,願意以南瀛在地文化為論文題材,一起深耕南瀛大地。
獎助南瀛研究論文的出版,已對國內外研究生產生極大誘因,論文題材不分大小、不分地域,亦不分古今,只要嚴謹、精彩、有創見,就是好論文,以南瀛為主題的區域研究,一樣可以寫出極有水準的論文;況且,在地的素材,不但取材容易、蒐集資料方便、田調與文獻可以相互印證,還深具厚實的土地情感,並較易得到多數人的認同感,非常值得研究生思索參考。
「南瀛區域」即將隨著「臺南縣」的功成身退而走入歷史,但「南瀛概念」卻是亙古不變的,即便進入「大臺南時代」,「南瀛」一樣有研究不完的題材,「大臺南」更需要更多的「南瀛研究」,才能充實「大臺南」的內涵與精神,才能顯見「大臺南」的氣魄與偉大。
臺南縣縣長 蘇煥智
處長序
為南瀛學打開另一扇窗
通常,博碩士研究生寫完論文並取得學位後,不論多麼精闢、精彩的嘔心瀝血之作,多係束之高閣,從此沒入圖書館的書海之中,鮮少有機會正式出版流通;臺南縣政府有鑑於此,特對優質的南瀛文化研究論文予以獎助出版,讓作者的精闢立論得以得到更多的能見度與討論機會,亦對作者孜孜於在地文化的努力與堅持,表示最大的敬意及肯定。
「南瀛文化」是一個寬大面向的研究範疇,不論自然、史地、人文、聚落,抑或產業、產物、宗教、生活…,永遠有開發不盡的題材,只要挖掘其中一支一脈,即能千言萬語的書寫不完,端看研究者如何切入與經營;以本年度所出版的《終戰前歸仁市街之發展》(簡辰全碩論)、《臺南地區王爺信仰》(陳宏田碩論)等2書為例,都是區域性研究,一以史地為論,一以信仰為本,各自抒發掌握的田調資料與文獻史料,即各有發現與引伸,小題目寫出大世界,微觀中見巨觀,因而都能得到審查委員的青睞。
「南瀛學」是多元的、多樣的,臺南縣政府看準博碩士論文此一區塊,所以特別訂定辦法獎助出版,不僅在於肯定作者的用心經營,亦在為「南瀛學」的無限可能打開另一扇窗,如同大海納百川般的擁抱天地;如此建構,如此的累積能量,才有可能成為「大臺南文化」的重要元素與內容。
恭喜兩位作者的論文出書了,期待研究步伐由此更為穩健,視野更為寬闊,尋找更有開創性的主題,繼續深耕本土;也期待全國博碩士研究生,多以在地文化為研究對象,為臺灣發聲,為臺灣奮進。
臺南縣政府文化處處長 葉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