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地方史
菜溪漱石(南縣八景) 9
左鎮鄉土志 10
左鎮鄉自來水廠、長途電話竣工紀實 25
四庄聯禁約字 35
玉井道路之開闢與平和橋興建之沿革 39
重建三聖宮廟記 41
左鎮鄉土志補記 42
噍吧哖事件左鎮地區遭難採訪記 74
新建復興宮緣起 94
故謝連定總幹事生前事蹟 95
簡介清代一平埔族古墓 96
左鎮鄉土文獻選粹 102
老君祠建祠緣起 130
公忠義警卓榮順、兵進和紀念碑文 131
陳再傳先生事略簡介 133
日本海軍三等飛行兵曹畑中修殉職墓碑 136
台南地區首座西藏寺廟 139
台南縣國寶級耆宿王文德詩文遺稿 144
新化鎮三十六崙王氏族譜序 146
光文吟社顧問王則修 149
山上鄉傅家連棟古厝與族譜 152
玉井兩座北極殿開基祖之爭 160
回憶羅來受保正與左鎮的發展 162
「絲線吊銅鐘」‧狀元穴傳奇 166
考古
發現化石的經過 169
我的採集化石與玉井發掘遺跡之經過 170
左鎮鄉出土的化石與石器 175
國母山遺跡發掘經過及隆田附近的昔今 182
菜寮溪犀牛化石發掘記 190
最近台南縣出土的古遺物 194
「左鎮人」頭骨化石 201
台灣初次發現的化石人類 204
左鎮鄉化石地層調查 209
牛稠子遺址最後發掘的概要 222
回憶建館三週年 227
平埔研究
隙仔口公廨祭典採訪記 229
訪頭社村「阿立祖」的祭儀 231
東河村平埔族「阿立母」的祭祀 236
附錄
這次的地震和壯丁團 244
團員的感想 246
自傳(一) 249
自傳(二) 251
左鎮庄石子崎、菜寮圖 254
飛機失事地點圖 255
編輯後記(葉春榮) 256
|書序|
縣長序
再談「執著的身影」
前年八月,春木伯離開人世,本縣為其辦理「化石爺爺陳春木先生紀念特展」,在展出專刊序文中,煥智提到要為這一代化石癡的傳奇人物,出版紀念專輯,事隔兩年,在多方的籌畫中,終能在其逝世滿週年之時得以順利付梓,意義著實重大。
春木伯一生最大的貢獻,是在化石採集方面的成就,因為這是他一生中,自認為是天賦的職志,在一篇「我對化石的情緣」手稿中,道盡其一生熱衷化石的緣由,但煥智認為這豈是一個「緣」字能解釋得了。斯人在地方文化保存的努力,和對於地方文史工作的執著,更是令人欽佩、感念。其參與多次台灣人類生活遺址的出土計畫和挖掘工作,以及對於當地西拉雅平埔族的生活紀錄、宗教信仰調查、服飾器物的收集和影像的保存,提供了國內外研究者最珍貴的史料,其對後世的貢獻,並不亞於在化石方面的影響。
煥智盼望藉由這套紀念專輯的出版,將春木伯傳奇的一生,不朽的功德和愛鄉、愛土、惜情、惜物的情操流傳於世,表達吾等最大的懷思和敬意。更希望能藉此激起本縣民眾對於鄉土文物和文化資產的愛護,為了後代子孫的福祉,讓我們共同效法春木伯的精神。
台南縣縣長 蘇煥智
局長序
平凡的一生不平凡的奉獻
化石爺爺出生在當時平凡的人家,接受基本的教育,擔任鄉間基層公務員的工作,退休後擔當菜寮化石館的管理員,有著這樣子平凡的一生。晚年經常聽他提起「我這世人最大的遺憾就是學歷不夠」,這句話應該能引起我們很多的想法。當知,昔日經常有人雖然學歷不高,但卻能在地方上默默的奉獻著他的能力,放送他的能量,造福鄉里貢獻社會,春木伯當是這樣的一個人。
民前二年出生的他,剛好見證了一個世紀的台灣民間發展史,更珍貴的是他用文字和照片,將這些稍縱即逝的吉光片羽保留了下來,這對於許多歷史研究和民間文史工作者,提供了令人振奮的寶貴資料,此其不平凡的貢獻之一。民國十六年,當一群同伴都在菜寮溪戲水之時,他以敏銳的眼光,發現怪石的可疑,撿拾並交由學校的老師進行化驗,從此揭開菜寮溪化石的秘密,對於台灣生成的可能性,引起了國際性的探討,此其不平凡的貢獻之二。終其一生對於化石的採集、保護和對於研究單位和學術教育的協助,引起國內對於古生物化石研究的熱潮和造成左鎮化石村的知名度,此其不平凡的貢獻之三。
「春木伯」是他平凡的一生,「化石爺爺」是對他不平凡的尊稱,老人家已經過世,留下了一生傳奇的故事。此次為他出版的紀念專輯,將讓你我從他留下的平凡遺物中,去發現他不凡的地方。照片泛黃,手稿將殘,斯人已遠,但隨著專輯的發行,其精神得永存於世人心中,能為其序,由衷感懷。
文化局局長 葉澤山
校長序
化石爺爺的心願
如果從一個「緣」字說起,化石爺爺陳春木老先生跟光榮國小最是有緣了,早年協助學校老師,帶領學生到菜寮溪化石出土區撿拾化石,指導學生清理化石,研究化石,並參加全國科學展覽獲得極高的評價,學校騰出了一間教室,作為化石展示室,吸引了眾多的民眾前來觀賞研究,也引起了民意代表和政府單位的關切,才有菜寮化石館的設立,更因為此地是全國最大的化石出土區,因此爭取設立台南縣自然史教育館的設立才能水到渠成。
「老來時能有一間專屬自己的館藏,是何等幸福的事」這是化石爺爺一生最大的心願,化石爺爺一輩子與化石為伍,卻全數捐給研究單位和化石館作為館藏,自己僅存的是堆放在床下的一堆手稿和老照片,老人家聽聞學校要在自然史教育館中設立「陳春木展示室」欣然的將這堆已塵封的寶貝全數捐出,展示室已亮麗展出,老爺爺卻捨我們而去,應該是他心願已成吧!
如今,出版「化石爺爺陳春木先生紀念專輯」,將這些寶貝的手稿內容和照片公諸於世,讓更多的人知道化石爺爺的一生心願還有些什麼。「左鎮歷史圖像」以化石爺爺收藏的老照片為主題,訴說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畫面中的情境;「左鎮地方史」為手稿篇,將老先生遺留下來能發人深省和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選錄出來;「陳春木紀念文集」一輯中,以老友憶舊的方式,收錄他各階段的好友、學者或媒體記者對他的評論及相關的論文,以彰顯他一生的尊榮。
從自身研究化石興趣出發,能為左鎮鄉地方文史教育留名青史,是平凡的春木爺爺一生始料未及,留給後代子孫的啟示,豈只是「平凡中,見偉大」等字眼所能形容。
文末感謝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贊助經費,為地方文史教育的傳承、發揚,印行此一專輯。
光榮國小校長兼任館長
前任 羅月華
現任 蘇俊華
編輯後記
葉春榮
本書刊載陳春木先生已發表的文章及部分未發表手稿。陳春木先生已發表的文章,大多已由常民文化出版社出版為《台南地方鄉土誌》(1998)一書,但該書經過出版社編輯李娜莉小姐費心的剪裁、編輯、潤飾,已經不完全是原來文章的樣子,因此我們認為把陳春木先生的文章以原貌集合在一起,仍有其意義。
除了陳春木先生已發表的文章外,我們在本書裡還加入多篇他自日據時期以來已發表或未發表的筆記、講稿等。陳春木先生的筆記裡其實還有很多未發表的手稿、筆記,但因殘缺不全或其他因素而割愛。譬如說我們在他的筆記裡發現,他在左鎮這小地方居然是他長官的文膽、捉刀人(ghostwriter),替他的長官寫了許多講稿。而且,他可以說得上是當時左鎮地方唯一的歷史學者,譬如左鎮自來水廠的設立經過,他將整個過程鉅細靡遺的寫下來,我們可以想見他犧牲了多少休息時間寫下這些沒有其他人願意做的事。
把陳春木先生的著作編排成本書的形式完全是筆者個人的意見,也是筆者在目前所能看到的陳春木先生所有著作後所做的安排。陳春木先生或許仍有散佚在外的筆記或手稿,則非筆者所能掌握。
我們在本書最後附上陳春木在日本時代手繪的兩幅地圖。假如不是發現這兩幅地圖,我們還不知道陳春木先生有這樣的專長。兩幅中的第一幅(左鎮庄石子崎、菜寮圖)應該是從當時日本人出版的書籍裡描摹而來,因為原圖畫在非常薄的透明紙上,我們有理由猜測是描自當時日本人所出版的諸如《新化郡概要》之類的書刊,這類書籍都附有清楚正確的各街庄的位置、界線地圖,本圖只畫出以菜寮溪為界的菜寮、石仔崎兩保的各聚落。圖中菜寮派出所還在菜寮,而左鎮庄役場已設在左鎮,可見該圖畫於1934年之後。
第二幅地圖(飛機失事地點圖)畫的是畑中修飛機失事的地點,借自日本畑中正之先生,我們很感謝他的慷慨提供本圖。畑中正之先生的哥哥畑中修是臺南海軍航空隊飛行員,1941年11月24日上午在例行訓練中,他駕駛的飛機失事墜落在左鎮頭前溪現在的第一公墓附近,是臺南海軍航空隊第一位殉職的飛行員。當時陳春木先生任職於左鎮庄役場,他熱心協助處理後事,並跟畑中修住在日本崎阜縣的父母聯絡。這幅地圖的目的是要告訴畑中修的父母飛機失事的地點,並標示出台北、臺南,臺南、玉井之間的相關位置,陳春木先生並在圖上標示出他家就位於菜寮派出所旁邊(小生の宅)。這幅地圖雖然比例尺不對,但應該是陳春木先生的創作,對當事人來說非常溫馨親切。本圖應該繪於1942年。
陳春木先生把這幅地圖寄給畑中修的父母,他父母把這地圖裱起來跟畑中修的遺物放在一起。畑中修父母過世後,這些遺物現在由畑中修的弟弟畑中正之保管。過去一年來筆者因為研究陳春木先生的事蹟,知道他曾密切跟畑中家聯絡,筆者很想找到陳春木先生當時寫給畑中家的信件。今年暑假,台大人類學研究所研究生石川豪先生回日本,筆者託他前往拜訪畑中正之先生,石川帶回來許多寶貴的資料;其中之一就是本地圖,筆者從字跡以及地圖上標示的「小生の宅」判斷,肯定是出自陳春木先生之手。畑中正之告訴石川,說他母親把畑中修生前、死後的照片、紀念物整理得非常完整,經常拿出照片簿來看,充分流露出母親對兒子的思念。
陳春木有些文章發表時附有相片,可能是雜誌社在當時沒把照片寄還給他,或者其他原因,有些照片現在已找不到,我們又找不到合適足以代替的相片,因此本書裡少了一些原著裡原有的相片,我們感到萬分的遺憾與無奈。
在編輯的過程裡,我們經過多次交叉仔細校對,訂正了原稿中的許多錯字。儘管如此,我們仍不敢說毫無錯誤。因為陳春木當初發表的原文就已經有些手民之誤,我們只能說能夠查證的我們已經費心盡力。
本書在出版過程裡得到台南縣左鎮菜寮光榮國小羅月華校長、蘇俊華校長、王建元主任在行政上的大力支持;菜寮化石館蒙正義先生慷慨支援打字工作,首先將陳春木先生之原稿打為電腦稿;減少我們許多工作上的負擔。非常感謝他們的幫忙。
本書在編輯過程裡:承黃秀敏、林青妹幫忙翻譯陳春木的日文文章:林青妹、沈沛樺、卜樂娜、林雨璇等人幫忙校對、編輯:特此申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