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良傑
民國43年出生於台南市
台南市崑山高職電工科畢業
【經歷】
台南市社區大學化石與考古講師(民國91、92、93、94年)
台南市文史協會監事(三年)、常務監事(三年)
台南縣左鎮化石館、自然教育館顧問(民國90~94年)
台南市愛貝協會顧問
台南市安佃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化石館顧問(民國93年)
雲林縣樟湖國小化石館顧問(民國90年)
台中縣海線區公民大學「台灣石頭學」教師(民國90年)
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山線社區大學教師(民國94年)
參與「台灣的故事」、「台灣全紀錄」、「大冒險家」等節目錄製
參與總統府台南縣文物展、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成功大學、高雄縣阿蓮鄉公所大崗山文物展等展出
協助仁德國中2003年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獲全國金獎、世界銀獎
個人化石收藏約八萬多件,並從事藥用植物與鳥類等研究並提供學術界化石研究材料
陳志鵬
民國56年出生於高雄縣橋頭鄉
畢業於新竹師專美勞科、新竹師院美術系、嘉義大學美術系碩士班
【經歷】
民國87年獲高雄縣特殊優良教師、台灣省師鐸獎
90年全國運動會成果冊美工編輯、高雄縣政府刊物封面設計、教師會封面等設計
大崗山下紙影戲館創始者之一
製作仁德國中2003年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獲全國金獎、世界銀獎
和王良傑參與錄影、生態教育、文章發表等工作
高雄縣大崗山人文協會監事、生態組組長
高雄縣橋仔頭文史協會理事
高雄縣教師會顧問
高雄縣仕隆國小教師、藥用植物神農教師
橋仔頭藝術村顧問
|目錄|
002 《縣長序》戀上鄉土
004 《局長序》建立起在地的尊嚴
006 《總編輯序》予阮機會
008 《自序》南瀛化石情
014 壹、前言
018 貳、化石的基礎知識
020 一、化石的定義
023 二、化石的形成、價值與保護
028 三、化石的地質年代
030 四、化石的採集
037 五、化石的測量與紀錄
039 六、化石的加工
041 七、化石的分類
043 八、化石的整理
045 九、化石的鑑定與標本製作
048 十、化石世界
052 十一、化石爺爺
055 十二、化石家族
058 參、台南出土化石及說明
065 一、靈長目人類化石
072 二、靈長目獼猴化石
076 三、長鼻目象化石
085 四、鯨目鯨豚化石
086 五、囓齒動物化石
090 六、食肉動物化石
096 七、偶蹄目野豬化石
098 八、偶蹄目鹿科化石
106 九、偶蹄目牛科化石
115 十、奇蹄目犀牛化石
120 十一、爬蟲類鱷化石
124 十二、爬蟲類蛇化石
125 十三、爬蟲類龜化石
128 十四、爬蟲類鱉化石
130 十五、魚類鯊魚化石
135 十六、魚類魟魚化石
138 十七、魚類鸚哥魚化石
141 十八、魚類其他化石
143 十九、蟹蝦化石
147 二十、藤壺化石
151 二十一、海膽化石
154 二十二、貝類化石
172 二十三、貝類雲母蛤化石
173 二十四、貝類牡蠣化石
176 二十五、貝類珍珠化石
177 二十六、掘足綱象牙貝化石
179 二十七、頭足綱動物化石
183 二十八、有孔蟲化石
184 二十九、珊瑚化石
191 三十、植物化石
194 三十一、生痕化石
196 肆、台南縣化石出土區
205 一、白河鎮關仔嶺淙淙橋段化石出土區
211 二、白河鎮關仔嶺善忍橋段化石出土區
213 三、白河鎮越南村方向化石出土區
216 四、六甲鄉水流東出土區
219 五、官田鄉六雙溪化石出土區
224 六、大內鄉曾文溪支流三崁段化石出土區
228 七、大內鄉曾文溪鳴頭溪橋段化石出土區
232 八、大內鄉曾文溪環湖段化石出土區
236 九、玉井鄉曾文溪豐里橋段化石出土區
241 十、玉井鄉曾文溪玉豐橋段化石出土區
246 十一、玉井鄉曾文溪中正橋段出土區
250 十二、玉井鄉曾文溪支流會社下橋段化石出土區
252 十三、左鎮鄉鹽水溪左鎮千鳥橋以北化石出土區
256 十四、左鎮鄉鹽水溪鄉鎮千鳥橋以南化石出土區
261 十五、左鎮鄉鹽水溪支流九層嶺段化石出土區
263 十六、左鎮鄉菜寮溪牛食水段化石出土區
267 十七、左鎮鄉菜寮溪臭堀段化石出土區
269 十八、左鎮鄉菜寮溪三重溪段化石出土區
275 十九、左鎮鄉虎啣雲母蛤段化石出土區
280 二十、左鎮鄉菜寮溪邦寮段化石出土區
282 二十一、左鎮鄉後坑化石出土區
284 二十二、左鎮鄉菜寮溪支流龍溝段化石出土區
286 二十三、左鎮鄉菜寮溪支流大悲殿段化石出土區
290 二十四、左鎮鄉那拔崎化石出土區
291 二十五、左鎮鄉摔死猴化石出土區
293 二十六、左鎮鄉三崁山化石出土區
297 二十七、左鎮鄉菜寮溪過嶺段化石出土區
300 二十八、左鎮鄉菜寮溪一心殿段化石出土區
303 二十九、左鎮鄉山豹雲母蛤化石出土區
305 三十、左鎮鄉山豹牡犡化石出土區
307 三十一、左鎮鄉牛稠內化石出土區
309 三十二、左鎮鄉茅埔後溪牛寮段出土區
313 三十三、左鎮鄉內岡林化石出土區
315 三十四、左鎮鄉草山溪各橋段化石出土區
318 三十五、龍崎鄉文衡殿化石出土區
323 三十六、龍崎鄉天元宮化石出土區
325 三十七、龍崎鄉大坪化石出土區
327 三十八、關廟鄉五甲化石出土區
329 三十九、關廟鄉保安橋東側化石出土區
331 四十、關廟鄉布袋化石出土區
334 伍、化石相關博物館和資源
338 陸、結語
339 參考書目
346 作者簡介
|書序|
【縣長序】
戀上鄉土
南瀛橫跨山線與水線的秀麗風光間,交織著古老歷史、多元文化與豐富地理的意涵,但南瀛學研究,在以前是一塊荒漠之地,少有人耕耘,直至這幾年始逐漸蓬勃發展。
生在南瀛、長在南瀛這片土地,因為關懷更身負振興鄉土的責任,民國93年,本府特別邀集專家學者重新編撰屬於南瀛的歷史專書--「南瀛探索」,其中從地理環境論起,在不同歷史背景下探討南瀛政經、社會、產業、教育與文化等領域的流變,重新編撰一套翔實而深入的南瀛史書,期許每一位南瀛人都能夠知道南瀛珍貴的在地風貌。同年,煥智為紀念逝世的父親-蘇添水先生,使其愛鄉的精神得以延續,因而特別設立「南瀛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現已推動第3屆,期許能夠拋磚引玉,引導年輕一代的學術研究者,共同發展南瀛久久被掩藏於鄉土間的記憶。
民國93年1月,本府將南瀛學之相關研究組織化,因而成立「南瀛學研究推動委員會」,並將之區分為台南縣歷史組、南瀛文獻組、鄉土教材組、學術講座組及南瀛文化叢書組等5個組別;其中南瀛文化叢書組之相關研究其實已行之有年,自民國83年始,本府即開始編輯的「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現總輯數已有11輯、總冊數達60冊之多。而「南瀛地景文化專輯」更首開1輯10冊的先例,內容搜羅豐富,分別以港口、老街、埤塘、鴿笭、辟邪物、鐵道、古道、吊橋、化石及農會為主題,委由在地文史民俗專家、現任河南國小校長黃文博先生擔任總召集人,彙集專家學者之力進行田野調查及整理文獻的工作。套書之撰寫與編輯,歷時約2年的時間,如今終將付梓,煥智首先要感謝黃文博總召及各位編撰委員的辛勞,為建立一套系統性的南瀛學竭盡心力,亦期許南瀛學研究的精神得以持續傳承下去。
南瀛大地,因為有諸位專家學者的研究而發光發熱,讓蘊藏於埤塘、古道、老街及民俗故事,能夠在眾人間流轉傳唱不絕,尋回在地的驕傲與尊嚴,也冀望能喚回大眾對於鄉土的熱情,共同珍愛腳下這片土地。
台南縣縣長 蘇煥智
【局長序】
建立起在地的尊嚴
鄉土史書最能發出在地的聲音,最能看清在地的容顏,這些年來,台南縣政府一直站在本土的立場,努力於鄉土史書的編印,目的即在於增強在地了論述力量,與建構一套系統性的南瀛學,為這塊生養你我的南瀛大地,取得發言權與解釋權,以期建立起在地的尊嚴與光榮感。
「南瀛地景文化專輯」已是【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的第11輯了,算算已達60冊,這是一個相當令人振奮的成果。這些鄉土史書不僅是南瀛學的基礎,同時也是鄉土教育的教材,適合研究深論,也可以知性閱讀;我們非常感佩歷年來參與調查寫作的所有專家學者,這也是一種經驗與文化的傳承,大家努力的成果,正日漸顯映出來。
為迅速建立起南瀛文史資料庫,並廣泛發掘文史題材,本輯首開「一輯10書」之始,如此也可以擴大參與的層面,網羅更多不同領域的專家,為南瀛文史效力。儘管縣政府財政拮据,然在蘇縣長的大力支持下排除萬難,繼編經費執行,希望能永續發展,因為「文章千古事」,這是千秋萬世的事業,是可以為後代子孫留下財富的投資。
南瀛大地好山好水好文化,處處是風景,處處是文化瑰寶,如同陽光如同空氣般的存在於你我周遭,認真生活才可以感受到它的珍貴,用心體會才能夠享受到它的美好。這麼多的鄉土史書,不都是南瀛的美麗風景?不都是南瀛的文化瑰寶?
多年來,台南縣政府努力的編印鄉土史書,我們期待生活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每一個人,特別是廣大的台南縣民,都有興趣重新認識南瀛大地的多樣面貌,觸摸她的容顏,傾聽她的春吟,給自己美好與信心,進而對土地產生依戀,以建立起在地的尊嚴與光榮感。
文化局局長 葉澤山
【總編輯序】
予阮機會
「南瀛文化研究系列」這部(pho7)冊,對1993年第1輯開始,一直是我咧規畫,彼陣的文化中心主任葉佳雄先生,予我親像大海洋赫爾曠闊的空間,自由發揮;以後雖然有換過局長,嘛有換過縣長,毋過,這部冊卻是毋捌(m7 bat4 )換過當初為台南縣留根留血跡彼種理想的心情,所以才有法度通累積當今仔日11輯60本冊的成果,沿路行來,毋管是食米粉的,或者是立店(tiam3)邊仔喝(huah4)燒喝冷的,攏嘛加減有一寡貢獻。
對2002年的第7輯起,我開始以「總編輯」的名義「掛名徛(kia7)牌」,進前是紙頭無名紙尾嘛無名;雖然是「總編輯」,但是除了頭前的規劃以外,每一本冊交稿了後,並無「總校」嘛無「編輯」,純粹只是榮譽性質的「掛名」而已。按爾一路「掛」落來,實在誠(ciann5)歹勢,毋捌共(ka7)每一輯寫過啥乜(siann2 mih8) 「編輯心情」,紹介一寡仔內幕消息予逐家鼻芳,所以,對這輯開始,我欲講淡薄仔「規劃」的事志(tai7 ci3),予逐家參考。
進前10輯,每一輯攏是5本冊(有一冬小可仔「出棰/chut4 che5」減出1本冊,所以隔轉冬才出6本來補予整數),但是這輯較特別,一睏頭就出10本,這是葉澤山局長的魄力,伊講蘇縣長是一個文化縣長,文化勿會使等得(tan2 cit0),會當做的就愛快馬加鞭,所以毋才有這爾「豐沛」(phong1 phai3)的料理上桌。
欲揣(chue7)5個毋驚死的來湊跤手,多年來的經驗,有當時仔就愛傱(cong5)到面青面綠,好喙兼拜託,才勉強成軍上戰場。這嘛,雄雄欲揣10個有興趣的人來參與,實在小可仔有難度,好佳哉有一寡仔老朋友相媵(thin7),予我半騙半姑情(koo1 ciann5),喙鬚掛咧,攑刀上舞台,有的走到喘怦怦,有的刣到流血流淚,鑼仔鼓錚(chann7)一冬,毋管精彩亦是歹戲拖棚,這齣戲總是做煞矣,10本冊排齊齊獻予逐家,嘛獻予南瀛大地。
10本冊,10個無共款的主題,嘛是10個無相仝的辛苦,干單講每一個人調查過程的故事,就挺好佫寫一本冊;感謝逐家的捧場,無相棄嫌,菜脯根仔罔咬鹹,贊助敝團的光彩。佇這,我嘛欲感謝蘇縣長、葉局長、謝課長參承辦人許琴梅小姐的指導佮支持,予阮機會,嘛予咱台南縣機會,佫會使講予咱台灣機會。
黃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