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南瀛大地主誌〈新營區卷〉
  • 作者:
    洪郁程、簡辰全、周茂欽
  • 出版者:
    台南縣政府
  • 出版日期:
    民國99年12月
  • ISBN/ISSN:
    978-986-02-6058-8
  • GPN:
    1009904374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1*14.5cm/294頁
  • 定價:
    NT$4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透過介紹新營、柳營、鹽水、後壁、白河、東山等鄉鎮的地方大家族的生活點滴,進而引領讀者了解新營區家族與土地間共生共榮之關係。

 

 

|作者簡介|

 

周茂欽

1969年生,臺南縣將軍鄉人

學歷:1991年臺中師範學院初教系畢業,2007年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經歷:臺南縣永康市永信國小教師會理事長、臺南縣教師會副理事長、臺南縣教師會總幹事

曾服務於花蓮縣古風國小、臺南縣蚵寮國小、臺南縣仁德國小、目前任教於臺南縣永信國小

著作:

(一)《滄海鹽田變遷中的漁村------青鯤鯓聚落發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6)

(二)許書銘、簡辰全、洪郁程、周茂欽,《南瀛神明傳說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10。

 

洪郁程

1970年生,臺南縣七股鄉人

學歷:1992年臺中師院初等教育系畢業,2007年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經歷:台南縣西埔國小教師、鹽水國小教師、人事管理員、訓育組長、總務主任、輔導主任

著作:

(一)洪郁程,〈鹽水港街市變遷中地方菁英的角色〉(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6)

(二)許書銘、簡辰全、洪郁程、周茂欽,《南瀛神明傳說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10。

(三)洪郁程〈清領中期鹽水港的糖郊紳商趙相泉〉,《南瀛文獻》,第八輯,2009。

 

簡辰全

1978年生,臺南縣歸仁鄉人

學歷:2001年臺南師範學院特教系畢業,2007年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經歷:於臺南縣南關社區大學擔任講師

曾服務於彰化縣員林國小、臺南縣月津國小、臺南縣新化國小,目前任教於臺南縣左鎮國小

著作:《終戰前歸仁市街之發展------從舊社街到舊菜市場的空間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6)

參與《臺南縣傳統藝術調查報告書(第二期/溪南篇:關廟鄉)》、《臺南縣古物普查:新化鎮》調查工作

完成《南瀛大地主誌(新豐區卷)》、《南瀛神明傳說誌》、《臺南縣議會志》、《走過65--臺南縣地方自治回顧》、

參與《濃濃關廟情  戀戀香洋風》之撰寫

 

 

|目錄|

 

002  《縣長序》努力走過的腳跡

004  《處長序》滿百滿意,功德圓滿

006  《自   序》豪族百年興衰史,留予後人話重頭

 

012  第一章    新營區概論

016  第二章    新營市

019  第一節    叱吒風雲的沈氏家族

031  第二節    皇親國戚的姑爺楊氏家族

041  第三節    風水預言下的五間厝王氏家族

049  第四節    逃離鹽水另闢天地的太子宮周氏家族

 

056  第三章    鹽水鎮

061  第一節    清領中期的糖郊紳商─趙相泉

073  第二節    從清領末期的「四城門、四大柱」到六大家族

077  第三節    曾統勳家族

079  第四節    李紹專家族

085  第五節    周振貴家族

091  第六節    楊式金家族

093  第七節    翁煌南家族

098  第八節    葉開鴻家族

098      一、鹽水葉家之起源

100      二、葉開鴻家族之發展

104      三、葉家的豪門宅第

106      四、乙未割臺後葉家的初期應對

114      五、日治時期葉家的發展

123  第九節    黃朝琴家族

 

128  第四章    柳營鄉

132  第一節    柳營劉家

132      一、劉家的起源

134      二、劉家的發跡以及商業巨擘的誕生

138      三、科舉中第,士子如林

143      四、日治時期的劉家發展

153  第二節    小腳腿連家

 

160  第五章    後壁鄉

162  第一節    規劃聚落發展的後壁黃氏家族

174  第二節    富鄉野傳奇的下茄苳廖氏家族

185  第三節    掌管灌溉水利的上茄苳賴氏家族

193  第四節    地方富豪的土溝張氏家族

196  第五節    以糖業起家的烏樹林陳氏家族

 

204  第六章    白河鎮

206  第一節    引領白河政壇五十年風騷的林占春父子

206      一、臭祐庄林家起源

207      二、鄉飲大賓林水池「鬥富」

209      三、林家的白馬龍銀傳說

210      四、店仔口區長林占春

214      五、白河庄長林天樞

216      六、白河鎮長林濟恒

221  第二節    關仔嶺的基督教徒大地主

221      一、陳有生父子和關仔嶺教會

222      二、關仔嶺大地主客家人陳蘭

223      三、從高皆得變成廖皆得的關仔嶺頭人

226      四、白河紳士廖天進

228      五、陳明清法官

231      六、關仔嶺遊覽公司

235      七、崁頂福安宮和胡木己

237      八、「花果山洞主」胡寬川

 

240  第七章    東山鄉

242  第一節    番社第一家─大客庄陳家

242      一、陳大老好大鼓

246      二、清領時期哆囉嘓唯一廩生陳曉

247      三、從「漢學先」到番社區長的陳曉嵐

250      四、番社小孔明陳按察

256      五、小東山傳說

257      六、番社陳家與火山碧雲寺

263  第二節    番社的慈善家─首富蘇超群

263      一、番社蘇超群、午馬李仔存、烏樹林陳仔滾

265      二、日治彩票頭彩得主

271      三、日治中期以後的番社首富

275      四、樂善好施的蘇超群

280  參考書目

292  作者簡介

 

 

|書序|

 

縣長序

努力走過的腳跡

 

    「南瀛文化研究叢書」是南瀛學最為深厚的根基,包羅萬象的內容,庶民參與的書寫,深入淺出的筆調,圖文並茂的編輯,不但為本土史書開疆闢土、建立風格,也成為許多縣市爭相取經的對象。從山川史地、自然人文到聚落古蹟、宗教禮俗,再到產業美食、族群生態…,在在展現南瀛大地的好山好水好文化,豐沛的能量,為縣民帶來享用不盡的精神食糧;因為這套叢書,讓我們看到南瀛文化的多元多麗,也讓我們感受到身為臺南縣人的驕傲。

    17年間,「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總計出版100冊,如此龐大的書量,前後動員在地文史同好60人,全部經費高達數千萬元,這在臺灣地方政府的發展史上,應屬創舉了。臺南縣政府以最長的續航力、最大的願力,在「臺南縣」走入歷史的前夕,將100冊的本土史書,完整的呈現於大家面前,也算我們這一代人對「臺南縣」歷史的善盡之責了;數十、百年後,當後代子孫回頭檢視我們這一代的功過時,將可輕易的發現我們努力走過的腳跡,他們會以我們為傲的。

    2010年底直轄市「臺南市」成立後,「臺南縣」將隨「臺南縣政府」的功成身退而成為歷史名詞,「南瀛」、「南瀛學」之名,恐怕也會因為「大臺南情結」而從此銷聲匿跡,不再有人提及,不再有人聞問;此刻,「南瀛文化研究叢書」便顯得極具重要,在地尊嚴、在地使命的歷史感,油然而生。

    不論環境如何變,不論名詞如何變,研究南瀛文化、發揚南瀛文化的初衷,一直是我們的堅持;寄望關心南瀛文化的縣民、文史朋友,大膽的將研究步伐跨越過去,讓自己的視野更為寬闊,更為遼遠。

 

臺南縣縣長  蘇煥智

 

處長序

滿百滿意,功德圓滿

 

    「南瀛文化研究叢書」是臺南縣政府所有政府出版品中,持續力最久、出版量最大的一套專書,從1994年出版第1輯起迄今17個年頭,感謝蘇縣長在財政日益困難的情形下仍大力支持,使得本書的出版不致斷炊,在蘇縣長任內就完成70冊的出版,廣受縣民、文史學界好評,並多次獲行政院研考會、國史館頒獎肯定,這是長期投入南瀛文化研究的所有專家學者、文史同好,共同的傑作與成就。

    今年,我們以「南瀛豐美大地專輯」為題,推出第16輯3冊,在2010年12月底縣市合併前,將出版書量累積至100冊,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數字,代表功德圓滿、萬事齊全,不但對「臺南縣」歷史做了一個美麗的交代,也是送給新的「臺南市」一個豐厚的禮物;這亦是我們的宿願,一百好記,滿百滿意。這3本專書的書名及作者為:

    南瀛太祖誌─林水永

    南瀛客家族群誌─楊昇展

    南瀛大地主誌.新營區卷─洪郁程、簡辰全、周茂欽

    以「豐美大地」為專輯名稱,其實也象徵了「臺南縣」結束前的歡喜豐收,其間也有一些冬藏的感覺;在「臺南縣」走下歷史舞臺之後,這麼龐大的在地史書,會是每一個縣民足堪細嚼慢嚥的精神食糧,可以悠哉遊哉的享用無數個寒冬,也可以是傳承幾代人的文化瑰寶。

    即便將來還有以「臺南縣」為範疇的文化研究叢書,應該也不會再以「南瀛」為名了,因之,100冊的「南瀛文化研究叢書」,便顯得極具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這是身為「臺南縣」人的驕傲,放到未來的「臺南市」來看,不論是文化的豐富性,還是大家的努力,我們都不輸人。

    感謝長期為南瀛大地付出心力與智慧的所有作者,也感謝文化處同仁的將士用命,更感謝蘇縣長持續的支持與指導;滿百,令人歡心,也令人感恩。

 

臺南縣政府文化處處長  葉澤山

 

自序

豪族百年興衰史,留予後人話重頭

 

    這本《南瀛大地主誌(新營區卷)》是臺南縣文化處出版南瀛叢書的第一百本,終於在蟬聲連綿的仲夏夜晚完成了。很高興能躬逢其盛,為臺南縣政府十餘年來推動的本土研究,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秉著在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所學,作者試著用不同於前幾本大地主誌的論述方式,即用家族史的研究方法,來作為這第一百本南瀛文獻的寫作主調,透過文獻資料、族譜、戶籍資料和田野調查的交互驗證,希望能更清楚的描述出這些大地主家族百年前在新營區這塊土地上的生活點滴。

    這次的寫作過程中,有著許多意想不到的好運氣,是這本書能在7個月內如期完稿的重要原因。這段日子常常往來於新營區的各鄉鎮之間,一趟路途下來需幾個鐘頭,為了不讓自己空手而歸,每次出發前皆需設定訪談計畫,可是有時候計畫趕不上變化,一開始設定的訪談對象,大費周章的前往拜訪,結果並無法提供自己有用的資訊,而拍照時在路旁賣水果的婦人,卻幫自己指引了一條明路,讓作者順利找到家道中落的豪族後代,可能寫作此書,也是一種天命,才會有此好運。

    在新營區的大地主之間,大部份都有一些姻親或事業伙伴關係,所以作者在田野調查時,常可以從一家族的後代,獲知另一家族的資訊,這幫助了作者釐清這些豪族間的人際關係網絡,並可從另一角度來了解這一些豪族,進一步完整勾勒出這一地區內豪族間的共榮共生關係。這些豪族大都是地方的頭人,他們掌握地方的政治與經濟,主導了地方的發展,豪族沒落後,地方上才有了百家爭鳴的機會。

    最終在這裡誠心的感謝郁程和辰全,你們辛苦了,有你們的共同努力和加油打氣,此書才能順利完成。寫作期間,更感恩戴文鋒教授、張溪南校長和所有在這塊土地上給予我們協助幫忙的耆老和地方文史工作者,因為你們,讓這本書能更充實和精彩。在縣市合併的前夕,衷心希望南瀛這塊土地的研究能繼續下去,讓後人有更多了解這塊土地的機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