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工作繁忙、壓抑充斥的競爭社會裡,現代人日益重視休閒生活,大多人往往外求名山勝景,卻遺忘了在我們周遭的社區公園。本書探訪南瀛地區各個公園,希望藉此,讀者也能看到公園的美景。
|作者簡介|
張志全
出生日:1974年5月30日出生
現職:台南縣鹽水國民小學主任
學歷: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畢業
著作:
2005年網界博覽會─戲棚下的文化推手,或台南縣優等獎、全國佳作獎
2008年台南縣教學自製媒體競賽作品─箱網傳奇,獲台南縣佳作獎
2008年認識南瀛─台南縣國小六年級本土教材(與王文亮等人合著)
2008年南瀛文化旅圖─新市鄉(與陳靜曄合著)
吳麗雪
出生日:1978年3月10日出生
現職:台南縣月津國民小學教師
學歷: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畢業
2008年台南縣教學自製媒體競賽作品─『廟』趣橫生,獲台南縣第三名、全國賽佳作
|目錄|
002 縣長序 展現文史的軟實力
004 處長序 文史深耕的領航角色
006 自序
014 第一章 前言
018 第二章 公園的演進史
018 第一節 中外公園演進史
028 第二節 台灣公園演進史
036 第三章 南瀛公園的發展與類型
048 第四章 新營區公園
048 第一節 新營市
049 一、天鵝湖公園
056 二、南瀛綠都心公園
062 三、台南縣立綜合球場
066 第二節 鹽水鎮─鹽水親水公園
070 第三節 柳營鄉
071 一、八翁村三角公園
074 二、旭山村竹藝公園
078 第四節 後壁鄉─墨林村親水公園
082 第五節 白河鎮
083 一、蓮花公園
088 二、紅葉公園
092 三、白河運動公園
094 四、蓮潭大山宮環保公園
098 五、關子嶺嶺頂公園
102 第六節 東山鄉
103 一、東山運動公園
106 二、天池公園
110 第五章 曾文區公園
110 第一節 麻豆鎮
111 一、麻豆港史蹟公園
114 二、海埔池王府軍史公園
128 三、麻豆全民公園
130 第二節 下營鄉
131 一、中營公園
134 二、顏水龍紀念公園
138 三、武承恩公園
142 四、右武衛古鎮遺蹟公園
144 第三節 官田鄉
145 一、官田體育公園
148 二、葫蘆埤休閒公園
152 第四節 大內鄉─西拉雅親子公園
158 第六章 北門區公園
158 第一節 佳里鎮
159 一、中山公園
164 二、佳里運動公園
168 第二節 西港鄉─西港公園
170 第三節 七股鄉
170 一、大埕區三合仔公園
174 二、樹林社區公園
176 第四節 學甲鎮
176 一、親子森林公園
180 二、華宗紀念公園
182 第五節 北門鄉─保安公園
188 第六節 將軍鄉─飛砂崙公園
192 第七章 新化區公園
192 第一節 新化鎮─新化鎮體育公園
196 第二節 善化鎮─善化鎮體育公園
200 第三節 安定鎮─安定複合式運動場公園
206 第四節 新市鄉─西拉雅廣場
210 第五節 山上鄉
211 一、兒童(公兒二)公園
214 二、山仔頂公園
218 第六節 玉井鄉─玉井運動公園
222 第七節 楠西鄉
224 一、楠西休閒運動公園
228 二、社區兒童公園
230 第八節 南化鄉
231 一、南化運動公園
234 二、源之旅公園
240 第八章 新豐區公園
240 第一節 永康市─永康公園
246 第二節 仁德鄉
247 一、仁德運動公園
250 二、中洲體育公園
252 三、台南都會公園
256 第三節 歸仁鄉─歸仁體育公園
260 第四節 關廟鄉
261 一、大潭埤旺萊公園
264 二、關廟森林公園
268 第五節 龍崎鄉─虎形山休憩公園
274 第九章 結論─公園與生活
280 後記
282 謝誌
283 參考書目
287 作者簡介
|書序|
縣長序
展現文史的軟實力
文化是千秋事業,必須很多人長期一起努力,才得以略顯成效;文字的累積,不若數理般快速,必須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的辛勤深耕, 始得以有所收穫。文史的研究,是一種硬功夫,但所顯現出來的結果,則會是一種軟實力;本人主持縣政以來,深知文化的重要與影響力,儘管財政再怎麼拮据,還是會全力支持文化建設,這套「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的持續編纂與出版,即是最好明證。
「南瀛文化研究叢書」堂堂進入第14輯「南瀛在地文化專輯」,累積書量已達91冊, 檢視書目,可謂百花爭放、百家齊鳴,大抵臺南縣文史層面的各種議題,幾乎都囊括其內了,舉凡地理歷史、自然人文、山川產物、古蹟聚落......,琳瑯滿目,多元多彩,這是「南瀛學」的基礎,也是延伸。在歷史的長河裡,有這麼多的文史朋友,一直默默的在為南瀛大地奉獻,令人感佩。
在臺南縣市即將合併的此刻,這套叢書的出版,別具意義,「南瀛學」會是將來「臺南學」的一個重要部分與典範,已出版的許多專書,都已經論及大臺南的內涵了,如臺江內海、鄭成功登陸等等議題,都必須談到臺南府城。因之,「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的編輯與出版,是一個相當可貴的經驗,由此延伸,「臺南文化研究叢書」會是一個令人期待的文化工程。
恭喜「南瀛在地文化專輯」10部書的所有作者,辛苦的結晶,終於問世了,也感謝您們為南瀛大地的付出;期待大家繼續努力,擴大視野,展現文化人的氣度與企圖心,為大臺南的文史研究與文化發展而戮力前進,全面展現文史的軟實力。
臺南縣縣長 蘇煥智
處長序
文史深耕的領航角色
臺南縣政府自1994年出版「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第1輯起,迄今15個年頭從不間斷,出版書量由初期的每年1輯5書,到2007年第11輯開始的每年1輯10書,累積至本(14)輯「南瀛在地文化專輯」已達91冊,即將破百,「破百」是我們最早規劃的目標,目前還在進行研究中的第15、16輯,即是向「破百」大道邁進。
如果「南瀛文化研究叢書」也算是一種事業,那麼,15年辛勤經營的漫漫長路,該也有讓人欣慰的地方。臺南縣好山好水好文化,值得我們長期挖掘、研究這塊土地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這麼多元多樣的在地史書,已不只是建構南瀛文化研究的基礎工程而已了,亦將可以扮演大臺南文史深耕的領航角色,我們有這樣的信心與氣魄。
本輯以「在地文化」為題,討論的都與庶民生活有關,兼及廣度與深度,書名及作者分別為:
南瀛醫療誌──許献平
南瀛餅舖誌──魏昌彬、李孟蓉
南瀛糖廠誌──周俊霖、許永河
南瀛水果誌──林秋雄
南瀛牛墟誌──李百勳
南瀛戲劇誌──林永昌
南瀛神明傳說誌──簡辰全、周茂欽、洪郁程、許書銘
南瀛寺廟彩繪故事誌──康紹榮
南瀛佛雕匠師誌──魏稚恩
南瀛公園誌──張志全、吳麗雪
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靠團隊力量;「南瀛文化研究叢書」之所以能夠有此成效,就是臺南縣有一群鍾情於文史工作的好朋友,不計報酬,不懼辛勞,長期努力的結果。感謝縣長的持續支持,感謝召集人黃文博校長的鼎力相助,更感謝作者們的辛勤奉獻。
臺南縣政府文化處處長 葉澤山
自序
第一次注意到公園存在的價值,進而真切感受到近在身邊的自然綠地所帶來的閒適,算算已有十幾年。從過路人心態的隨性參觀,到無意間體會這份閒適之美,才了解南瀛公園的面貌精采萬分,也才明白平凡中帶著不平凡的南瀛公園,在歷經歲月的洗禮、社會的變遷與文化的傳承後,扮演著南瀛民眾休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工作繁忙、壓力充斥的競爭社會中,休閒生活的需求對現代人日益重要,公園綠地正是提供這種休閒功能的重要場所。近年來,參訪了國內幾座特色公園,享受漫步花草間、在樹蔭下喝杯香草茶的輕鬆,有時閱讀一本喜歡的書、有時寫著一首有感而發的新詩、有時看著來來往往表情一樣恬適的陌生臉孔, 呼吸著空氣中隨風而動的香草味,感受著台灣各地鄉間情懷。這份融合於大自然之中的光景,其實就在你我身邊。
經過一年多來的實地訪察與文獻探索,發現南瀛公園的在地多元面貌,實令人驚艷無比。有新穎大型的現代化都會公園、緬懷先賢的紀念公園、提供健身功能的運動公園、生態保育的森林公園、具生產功能的產業公園、防洪蓄水的埤塘公園,以及提供民眾就近休憩散步的社區小公園等,公園面貌不但多元,並饒富在地特色與價值性。心中也才體會到公園型態的呈現,不該只有單一的風貌或規格。大,並不是唯一的價值標準, 人文生態特色與適切的功能亦能彰顯其價值所在。
到南瀛公園走走吧!挑個時間,從身邊的公園開始一趟南瀛公園巡禮,您將能發現美景其實不必遠求,這份在地感動就在你我身邊,只要用一份閒適的心,您將在南瀛各地公園之中,發現各具特色的自然生態景觀、人文歷史之美,悠閒享受南瀛公園為您準備的心靈饗宴與減壓SPA。
要知道的是,南瀛過去、現在與未來即將開發的公園,仍需要每一位遊客的呵護,在您踏進每一座公園時,可以盡個人一份心力繼續留下這份寧靜與美麗, 留給後代一片片動人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