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南瀛佛雕匠師誌
  • 作者:
    魏稚恩
  • 出版者:
    台南縣政府
  • 出版日期:
    民國99年6月初版
  • ISBN/ISSN:
    978-986-02-3580-7
  • GPN:
    1009901622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9平裝/21*14.5cm/23頁
  • 定價:
    NT$320元

|內容簡介|

 

    走進寺廟時,會看到許多莊嚴的佛雕,令人肅然起敬。本書將介紹臺灣佛雕業發展概況,以及介紹南瀛地區佛雕匠師,帶讀者深入了解佛雕的意義。

 

 

|作者簡介|

 

魏稚恩

 

1974年生,台南縣白河人

高雄師範大學生活科技教育研究所畢業

 

【曾任】

新竹縣五峰國民中學教師5年

台南縣內角國民小學教師

 

【現任】

台南縣內角國民小學教師兼總務主任

 

【編撰】

2007  典藏南瀛校園建築─新校園建築運動在南瀛  編輯

 

【雜著】

2007  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  鼓舞南瀛活動成果攝影

2007  南瀛文化旅圖~新營篇  攝影與文字

2008  國際亞太管樂節攝影

 

 

|目錄|

 

002  縣長序  展現文史的軟實力

004  處長序  文史深耕的領航角色

006  自序

 

012  第一章  前言

014  第二章  台灣佛雕概論

015   第一節  佛像的起源

017   第二節  中國古代佛雕祖師

020   第三節  台灣佛雕發展概況

030   第四節  台灣佛雕業分佈概況

033   第五節  台灣民間信仰神靈分類

039   第六節  神像雕塑的材料與工法

057   第七節  神像造形藝術

067   第八節  學徒制的習藝過程

071   第九節  神像雕刻的派別與特色

079   第十節  調查方法與歷程

082  第三章  南瀛佛雕匠師介紹

082   第一節  新營市的佛雕匠師

082              天生雕刻處黃天生

088              太子軒何次郎

095              巧聖軒鄭勝雄

100              華冠軒朱天欲

105              神佛雕刻涂智耀

109   第二節  鹽水鎮的佛雕匠師

109              諸山軒吳潮全

114   第三節  後壁鄉的佛雕匠師

114              平源雕刻莊平源

118   第四節  白河鎮的佛雕匠師

118              彫藝工作室李祈福

122              國興神像雕刻謝國興

126   第五節  佳里鎮的佛雕匠師

126              尚興宗教文物館林高材

130              佳里佛店王朝玉

136   第六節  北門鄉的佛雕匠師

136              神聖軒蔡全寶、蔡秉宏

143   第七節  將軍鄉的佛雕匠師

143              聖西國雕刻所蔡順和

147   第八節  新化鎮的佛雕匠師

147              陳明俊泥塑工作室陳明俊

147              喜灣雕塑工作室杜牧河

155   第九節  永康市的佛雕匠師

155              金唐閣佛店陳世偉

160              輝全興神佛雕刻楊誠全

166              燈佛軒神像雕刻黃太郎

170              吳麒陞

176   第十節  關廟鄉的佛雕匠師

176              金峰閣張營

182  第四章  結論

 

234  後記

236  佛雕匠師訪談問題

238  參考書目

239  作者簡介

 

 

|書序|

 

縣長序

展現文史的軟實力

 

    文化是千秋事業,必須很多人長期一起努力,才得以略顯成效;文字的累積,不若數理般快速,必須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的辛勤深耕, 始得以有所收穫。文史的研究,是一種硬功夫,但所顯現出來的結果,則會是一種軟實力;本人主持縣政以來,深知文化的重要與影響力,儘管財政再怎麼拮据,還是會全力支持文化建設,這套「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的持續編纂與出版,即是最好明證。

    「南瀛文化研究叢書」堂堂進入第14輯「南瀛在地文化專輯」,累積書量已達91冊, 檢視書目,可謂百花爭放、百家齊鳴,大抵臺南縣文史層面的各種議題,幾乎都囊括其內了,舉凡地理歷史、自然人文、山川產物、古蹟聚落......,琳瑯滿目,多元多彩,這是「南瀛學」的基礎,也是延伸。在歷史的長河裡,有這麼多的文史朋友,一直默默的在為南瀛大地奉獻,令人感佩。

    在臺南縣市即將合併的此刻,這套叢書的出版,別具意義,「南瀛學」會是將來「臺南學」的一個重要部分與典範,已出版的許多專書,都已經論及大臺南的內涵了,如臺江內海、鄭成功登陸等等議題,都必須談到臺南府城。因之,「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的編輯與出版,是一個相當可貴的經驗,由此延伸,「臺南文化研究叢書」會是一個令人期待的文化工程。

    恭喜「南瀛在地文化專輯」10部書的所有作者,辛苦的結晶,終於問世了,也感謝您們為南瀛大地的付出;期待大家繼續努力,擴大視野,展現文化人的氣度與企圖心,為大臺南的文史研究與文化發展而戮力前進,全面展現文史的軟實力。

 

臺南縣縣長  蘇煥智

 

處長序

文史深耕的領航角色

 

    臺南縣政府自1994年出版「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第1輯起,迄今15個年頭從不間斷,出版書量由初期的每年1輯5書,到2007年第11輯開始的每年1輯10書,累積至本(14)輯「南瀛在地文化專輯」已達91冊,即將破百,「破百」是我們最早規劃的目標,目前還在進行研究中的第15、16輯,即是向「破百」大道邁進。

    如果「南瀛文化研究叢書」也算是一種事業,那麼,15年辛勤經營的漫漫長路,該也有讓人欣慰的地方。臺南縣好山好水好文化,值得我們長期挖掘、研究這塊土地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這麼多元多樣的在地史書,已不只是建構南瀛文化研究的基礎工程而已了,亦將可以扮演大臺南文史深耕的領航角色,我們有這樣的信心與氣魄。

    本輯以「在地文化」為題,討論的都與庶民生活有關,兼及廣度與深度,書名及作者分別為:

    南瀛醫療誌──許献平

    南瀛餅舖誌──魏昌彬、李孟蓉

    南瀛糖廠誌──周俊霖、許永河

    南瀛水果誌──林秋雄

    南瀛牛墟誌──李百勳

    南瀛戲劇誌──林永昌

    南瀛神明傳說誌──簡辰全、周茂欽、洪郁程、許書銘

    南瀛寺廟彩繪故事誌──康紹榮

    南瀛佛雕匠師誌──魏稚恩

    南瀛公園誌──張志全、吳麗雪

 

    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靠團隊力量;「南瀛文化研究叢書」之所以能夠有此成效,就是臺南縣有一群鍾情於文史工作的好朋友,不計報酬,不懼辛勞,長期努力的結果。感謝縣長的持續支持,感謝召集人黃文博校長的鼎力相助,更感謝作者們的辛勤奉獻。

 

臺南縣政府文化處處長  葉澤山

 

自序

 

    自幼生長在白河鄉下的我,小時候身體常出毛病,除了看醫生之外,到廟裡排隊問事也是常有的事,長期進出廟宇之故,進而對台灣傳統民俗信仰以及宗教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至於開始接觸佛雕則起於1993年。當時筆者正於高雄求學,因為修習木工這門課的緣故,對木雕藝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進而有了學習佛雕的念頭。起初在木工場內敲敲打打,後來乾脆到高雄市三鳳宮後的三民街找佛軒,希望藉著打工的機會可以學到一些雕刻技巧。

    很幸運的雄山軒老闆吳信宏夫婦願意給筆者機會實際體驗佛雕。1993~1995年寒暑假,幾乎都待在雄山軒打工。當然,筆者並沒有出師,但卻得以了解佛雕的各種程序,除了基本的砂磨、上黃土底漆外,偶爾老闆會看狀況讓筆者嘗試貼金箔、彩繪等工,這都是學校木工課程所沒有的。其間,也開始嘗試利用廢材雕刻獅子,練習開臉,照著書籍一步一步仿製雕像。雖然事隔多年,但當年對佛雕的熱情記憶卻鮮明如昔。

    至今雕刻刀雖然早已塵封,但對神像造型藝術的熱愛卻有增無減。2001年開始接觸攝影後,更是喜歡帶著相機拍攝廟會現場與廟中的精采影像。2007年,在一次作家訪談的機會中,南瀛學前輩黃文博校長鼓勵筆者有機會可以進行南瀛文化保存紀錄工作;經過幾番思考後,而後決定以自己較熟悉的佛雕領域出發,進行《南瀛佛雕匠師誌》的訪談紀錄工作。

    筆者在訪談紀錄過程中,認識不同的佛雕匠師,了解他們從事佛雕的種種歷程、造像觀念以及工作甘苦談;從台灣本土文化藝術保存的觀點,探究當前台灣佛雕存續的危機,思考因應之道。

    本書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蘇煥智縣長對南瀛文化藝術的重視,黃文博校長的鼓勵與提拔,文化處長葉澤山先生與文化資產科謝素月科長與許琴梅小姐在行政作業上的全力協助,李光榮校長的寶貴建議以及內人的支持;而最要感謝的是在台南縣的諸位佛雕匠師們在本書資料採集過程中的無私分享與鼎力協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