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南瀛神明傳說誌
  • 作者:
    許書銘、簡辰全、洪郁程、周茂欽
  • 出版者:
    台南縣政府
  • 出版日期:
    民國99年6月初版
  • ISBN/ISSN:
    978-986-02-3581-4
  • GPN:
    1009901620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1*14.5cm/383頁
  • 定價:
    NT$520元

|內容簡介|

 

    臺灣社會中的民間信仰,內容龐雜、多元,「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情況突顯信仰深入民間。南瀛地區是臺灣較早大量漢人開發的地區,在土地開發的過程中,族群不斷的遷徙與融合,形成新的形態,跨越族群與異文化藩籬的神明傳說故事,以多元文化面貌傳頌。

    本書介紹南瀛各地區的神明傳說。

 

 

|作者簡介|

 

周茂欽

【學歷】

臺中師院初等教育系畢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畢

【經歷】

臺南縣永信國小教師會理事長

臺南縣教師會副理事長

臺南縣教師會理事長

【現任】

臺南縣永康市永信國小教師

 

洪郁程

【學歷】

臺中師院初等教育系畢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畢

【經歷】

臺南縣西埔國小教師

臺南縣鹽水國小教師、人事管理員、訓育組長、總務主任

【著作】

*《鹽水港街市變遷中地方菁英的角色》(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6)

*洪郁程〈清領中期鹽水港的糖郊紳商趙相泉〉,《南瀛文獻第八輯》,2009

 

許書銘

【學經歷】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畢

臺南縣政府文化處南瀛文化研究員

【現任】

臺南縣仁愛國小教學組長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研究生

【座右銘】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簡辰全

1978年生,臺南縣歸仁鄉人

【學歷】

2001  臺南師範學院特教系畢業

2007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經歷】

於臺南縣南關社區大學擔任講師

曾服務於彰化縣員林國小、臺南縣月津國小

目前任教於臺南縣新化國小

【著作】

*《終戰前歸仁市街之發展──從舊社街到舊菜市場的空間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6)

*參與《臺南縣傳統藝術調查報告書(第二期/溪南篇:關廟鄉)》、《臺南縣古物普查:新化鎮》調查工作

*完成《南瀛大地主誌(新豐區卷)》、現撰寫《南瀛大地主誌(新營區卷)》、《臺南縣議會志》

 

 

|目錄|

 

002  縣長序  展現文史的軟實力

004  處長序  文史深耕的領航角色

006  自序  足履南瀛話傳說

014  前言

 

022  第一章  新營區

022   第一節  流氓神與六府千歲

026   第二節  會自己移位避水災的上帝爺

029   第三節  寶劍出鞘,七星墜地

034   第四節  月港媽祖話郊商,大廟興學文風盛

039   第五節  關聖畫像定廟址,鹿港郊商答神恩

043   第六節  大埔關帝廟,清水治鴉片

047   第七節  起鑼壇,找乩手,燒王船

052   第八節  四吋湄洲媽,落腳黃涼傘

056   第九節  白馬食穗興神廟,復有祕僧贈詩籤

060   第十節  仙人拋網風水地,坐立舊巖大仙寺

065   第十一節  半壁吊燈麒麟穴,教化人心出米洞

069   第十二節  放牛夫婦誠動人,福德引領取三寶

072   第十三節  石廟仔王爺,無鼻無耳

075   第十四節  東山正月迎佛祖,碧雲傳香飲思源

079   第十五節  八仙盛會,白鶴來儀

 

082  第二章  曾文區

082   第一節  復龍穴護鄉里

085   第二節  內神通外鬼

090   第三節  三王公灑豆成兵

093   第四節  受百年劫難重出江湖的天上聖母

098   第五節  玄天上帝顯神蹟,護鄉里數百年

103   第六節  「老王公」五庄開枝散葉

109   第七節  關聖帝君的「回鍋」與阿立祖怒懲日本警察

115   第八節  菩薩聖像立祀「龍蝦公出港」吉穴

119   第九節  法師鬥老鷹精

122   第十節  失而復得的觀音佛祖現神蹟

125   第十一節  三媽顯靈眾人踏溪而回

 

130  第三章  北門區

130   第一節  浮木立基,子龍護里

134   第二節  清水祖師與雷府大將顯神威 佳里興度劫難

139   第三節  千歲爺的王令

144   第四節  九天玄女與五雷符石碑鎮妖除邪

148   第五節  保安廣澤尊王除邪鎮煞

152   第六節  三王二佛

158   第七節  使人起死回生的大王爺與退神金身二道爺

162   第八節  頂山吳府三千歲鬥法

165   第九節  保生大帝的藥籤與收妖伏魔神蹟

175   第十節  鯤鯓王顯神通

183   第十一節  親兄弟顯神威

190   第十二節  三五甲愛興、苓仔寮愛大身

193   第十三節  廣澤尊王涉水祭溪

196   第十四節  孤島傳說

 

204  第四章  新化區

204   第一節  神威顯赫的頑童三太子

207   第二節  帶面關的武安尊王

211   第三節  大目降十八嬈,攀籬笆爬豬稠

216   第四節  軟身大媽六塊寮驅逐邪靈

221   第五節  關聖帝君草人退敵、池府千歲竹劍退水

226   第六節  十二府千歲顯神威

229   第七節  李府千歲治無目蛇

234   第八節  大廟小廟並存合護風水寶地

240   第九節  媽祖救世、後人還願

243   第十節  玉二聖母顯神通救眾信

250   第十一節  令「金子」折服的上帝公收伏豬公精

254   第十二節  阿立祖變成上帝爺

259   第十三節  守護神帝爺公與五穀爺屢顯神蹟護楠西

263   第十四節  楠西福德發爐示警

266   第十五節  被蓋手印的太子爺

270   第十六節  雷雨佑蒼生

273   第十七節  玄天上帝神蹟一籮筐

283   第十八節  顯神蹟護佑建廟的三官大帝

289   第十九節  老王傳奇與池府千歲平息拚莊

 

298  第五章  新豐區

298   第一節  洲仔尾二大帝傳說

302   第二節  退去盜賊的二王爺

305   第三節  謝府元帥護鄉里與愛作弄小孩的太子爺

308   第四節  二王公的七星劍

312   第五節  老大帝的七滴汗

315   第六節  化平凡食物為靈藥的大道公

321   第七節  上帝爺大戰囝仔仙

326   第八節  三老爺顯神威護佑鄉里

331   第九節  身份撲朔迷離與歷經劫難道行更為高深的田府元帥

335   第十節  扁擔、剃頭刀與上帝爺公

338   第十一節  關聖帝君巧意分家化紛爭

342   第十二節  鑽「竹仔隙」定輸贏

345   第十三節  歷經劫難屹立不倒的關聖帝君

352   第十四節  智退日軍的趙府元帥

358   第十五節  法力無邊的清水祖師

362   第十六節  不好伺候的媽祖婆與執意搬家的祖師公

 

366  第六章  結語

368  參考書目

376  「南瀛神明傳說誌」受訪者資料一覽表

380  作者簡介

 

 

|書序|

 

縣長序

展現文史的軟實力

 

    文化是千秋事業,必須很多人長期一起努力,才得以略顯成效;文字的累積,不若數理般快速,必須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的辛勤深耕, 始得以有所收穫。文史的研究,是一種硬功夫,但所顯現出來的結果,則會是一種軟實力;本人主持縣政以來,深知文化的重要與影響力,儘管財政再怎麼拮据,還是會全力支持文化建設,這套「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的持續編纂與出版,即是最好明證。

    「南瀛文化研究叢書」堂堂進入第14輯「南瀛在地文化專輯」,累積書量已達91冊, 檢視書目,可謂百花爭放、百家齊鳴,大抵臺南縣文史層面的各種議題,幾乎都囊括其內了,舉凡地理歷史、自然人文、山川產物、古蹟聚落......,琳瑯滿目,多元多彩,這是「南瀛學」的基礎,也是延伸。在歷史的長河裡,有這麼多的文史朋友,一直默默的在為南瀛大地奉獻,令人感佩。

    在臺南縣市即將合併的此刻,這套叢書的出版,別具意義,「南瀛學」會是將來「臺南學」的一個重要部分與典範,已出版的許多專書,都已經論及大臺南的內涵了,如臺江內海、鄭成功登陸等等議題,都必須談到臺南府城。因之,「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的編輯與出版,是一個相當可貴的經驗,由此延伸,「臺南文化研究叢書」會是一個令人期待的文化工程。

    恭喜「南瀛在地文化專輯」10部書的所有作者,辛苦的結晶,終於問世了,也感謝您們為南瀛大地的付出;期待大家繼續努力,擴大視野,展現文化人的氣度與企圖心,為大臺南的文史研究與文化發展而戮力前進,全面展現文史的軟實力。

 

臺南縣縣長  蘇煥智

 

處長序

文史深耕的領航角色

 

    臺南縣政府自1994年出版「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第1輯起,迄今15個年頭從不間斷,出版書量由初期的每年1輯5書,到2007年第11輯開始的每年1輯10書,累積至本(14)輯「南瀛在地文化專輯」已達91冊,即將破百,「破百」是我們最早規劃的目標,目前還在進行研究中的第15、16輯,即是向「破百」大道邁進。

    如果「南瀛文化研究叢書」也算是一種事業,那麼,15年辛勤經營的漫漫長路,該也有讓人欣慰的地方。臺南縣好山好水好文化,值得我們長期挖掘、研究這塊土地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這麼多元多樣的在地史書,已不只是建構南瀛文化研究的基礎工程而已了,亦將可以扮演大臺南文史深耕的領航角色,我們有這樣的信心與氣魄。

    本輯以「在地文化」為題,討論的都與庶民生活有關,兼及廣度與深度,書名及作者分別為:

    南瀛醫療誌──許献平

    南瀛餅舖誌──魏昌彬、李孟蓉

    南瀛糖廠誌──周俊霖、許永河

    南瀛水果誌──林秋雄

    南瀛牛墟誌──李百勳

    南瀛戲劇誌──林永昌

    南瀛神明傳說誌──簡辰全、周茂欽、洪郁程、許書銘

    南瀛寺廟彩繪故事誌──康紹榮

    南瀛佛雕匠師誌──魏稚恩

    南瀛公園誌──張志全、吳麗雪

    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靠團隊力量;「南瀛文化研究叢書」之所以能夠有此成效,就是臺南縣有一群鍾情於文史工作的好朋友,不計報酬,不懼辛勞,長期努力的結果。感謝縣長的持續支持,感謝召集人黃文博校長的鼎力相助,更感謝作者們的辛勤奉獻。

 

臺南縣政府文化處處長  葉澤山

 

自序

足履南瀛話傳說

 

    甫接獲撰寫《南瀛神明傳說誌》訊息後,心中充滿著期待,期待著能在臺南縣這塊土地上遨遊,重新以另一種角度認識故鄉;然亦驚覺此撰寫工程之浩大,因臺南縣幅員遼闊、開發甚早,加上臺灣屬於多元宗教信仰,故各地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廟宇,可謂「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盛景,有感於己力之不迨,於是懇請茂欽、郁程、書銘等先進一同肩負起南瀛神明傳說的採訪以及文字整理工作。

    古往今來,宗教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代代相傳的神明故事中,可以發現先民的生活型態與善用環境的巧思,在有限的時間下,斷無法將臺南縣境內所有廟宇之神明故事做調查撰寫成書,因此在小組成員商討下,決定將各鄉鎮市內頗具特色之境內主要信仰神明傳說擇幾件付梓,雖然不能以寥寥數篇故事概述臺南縣境內的宗教發展情況,但是面臨文化嚴重斷層的當代,許多文化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紛紛退出歷史舞臺,基於不讓文化流失的使命感而從事田野調查的過程中,大夥驅車奔馳各地,穿越人聲鼎沸的城鎮與恬靜怡人的鄉間,不僅讓我們飽覽各地美景,也讓我們深刻體驗到在地居民們的熱情與好客,並且觀察出迥異的生活環境發展出似同非同的傳說,在人們有意無意的引導下,神明居然有著多元面向,呈現出喜怒哀樂的凡人情愫,這是多麼貼近人群的表徵,也讓善惡終有報的神蹟能在人們舌燦蓮花的點綴下流傳。辛苦地付出終有收穫,在撰寫本書前,許多聚落以及廟宇不曾前往,但由於本書的牽引,讓我們可以和眾神明與善士們結緣,足跡遍及縣內各鄉鎮市,終能完成本書,在此向施予協助的人士特致謝意,也期許未來有更多同好能繼續為這塊土地的大小事執筆紀錄。

    最後,這本集思、合力完成的作品,或有疏失之處,期望先進前輩們不吝指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