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鍾騰
1940年生
台南縣新化鎮人
台南師院(台南大學前身)國教研究所結業
服務教育界42年,任校長15年,於民國89年(2000)退休
【現任】
新化鎮文史工作室總幹事
台南縣青溪新文藝學會常務監事
【著作】
1998 大目降采風錄
2002 大目降懷古影集
2002 大目降古文物集
2003 大目降傳奇故事
2004 洋仔史話
2004 大目降老照片集
2005 新化鎮志(第二階段)
2008 新化往事
2008 南瀛大地主誌〈新化區卷〉
【獲獎】
2008 教育部頒教育奉獻獎
|目錄|
002 【縣長序】擴建文化大道
004 【處長序】傾聽大地聲音
006 【召集人序】清芳的文史花蕊
008 【自 序】從事文史工作 不知老之將至
014 第一章 前言
018 第二章 新化區概述
022 第三章 新化鎮大地主
028 第一節 鍾鏡清
033 第二節 蘇有志
036 第三節 梁道
040 第四節 蔡大樹昆仲
043 第五節 林鴨母
046 第六節 王量
049 第七節 康鐵柱
052 第八節 林茂已
055 第九節 蔡金生
059 第十節 蔡儀
061 第十一節 周宗
064 第十二節 康鼠兒
066 第四章 善化鎮大地主
070 第一節 陳子鏞
074 第二節 楊莫諓
077 第三節 王滄海
079 第四節 蘇東岳
081 第五節 曾丁順
083 第六節 林連順
086 附錄 澱粉工廠巡禮
088 第五章 安定鄉大地主
092 第一節 王鼠
095 第二節 蔡金龍
097 第三節 林榮魁
099 第四節 方成
101 附錄 頂洲仔陳家傳奇故事
102 第六章 新市鄉大地主
106 第一節 林維增昆仲
108 第二節 張善繼
111 第三節 楊萬法
114 第四節 林晉江
116 第五節 楊匏撓
117 第六節 柯卻
119 附錄 新市林維增昆仲大宅傳奇故事
120 第七章 山上鄉大地主
124 第一節 林阮堅
126 第二節 田俊秀
128 第三節 黃成全
130 第四節 陳榮聰
132 第八章 玉井鄉大地主
137 第一節 張維祿
139 第二節 張居傳
141 第三節 李石頭
143 第四節 江潤
146 第五節 楊水蓮
148 第六節 葉天來
150 第七節 王追
152 第八節 劉金獅
154 第九節 鄭添安
156 第十節 游強
158 附錄 「跛腳進士」張維祿軼聞
160 第九章 楠西鄉大地主
164 第一節 江正和
168 第二節 江慶元
170 第三節 江壽雄
174 第四節 陳珠文
176 第五節 李喜
178 第六節 廖丁周
180 第十章 左鎮鄉大地主
185 第一節 黃仕官昆仲
187 第二節 吳昌
189 第三節 簡德恆
192 第四節 嚴德昌
194 第五節 羅來壽
196 第六節 簡川意
198 第十一章 南化鄉大地主
202 第一節 廖福田
205 第二節 陳紅蟳
207 第三節 李文俊
209 第四節 李柏祥
211 附錄 早年紅糖是怎樣做成的?
214 結論
218 謝誌
219 參考書目
221 作者簡介
|書序|
【縣長序】
擴建文化大道
2006年年底,台南縣政府於蕭壠文化園區舊佳里糖廠辦公室大樓成立「南瀛研究資料館」,這是自2003年4月「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成立以來,最為具體的研究行動,目的在於統合聚集南瀛地區的社會、文化與歷史等第一手資料與研究成果,以供各界研究者參考使用,同時也為「南瀛學」建立一個穩固紮實的基地。
「南瀛學」的建構,必須向金字塔般的逐層堆疊,基礎工作極為重要,這些年來,台南縣政府逐年所進行的「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編撰,即是在做培根固基的工作,已達70餘冊的研究書量,橫跨各個文史領域,可謂包山包海,已為「南瀛學」建立最為深厚的根基,個人相信,持之有恆,研究的成果將會更為豐碩。
「南瀛文化研究叢書」應該擴建為一條可以容許各種文化列車進入的康莊大道,開發更多的研究主題,結合更多的文史人才,才能拓展南瀛文化的事業,才能展現南瀛文化的氣勢,如同大海洋般的天寬地闊,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研究者的關心與投入,一起為「南瀛學」效力,這是我們要認真思考與進行的方向。
第12輯「南瀛古早文化專輯」諸主題中,要以「大地主誌」最引人興趣,對於一個開發如此之早的台南縣而言,應該有相當多的大地主曾經活躍於這個舞台;透過這樣深入的田野調查與文獻整理,果然讓我們看到每一位大地主的精彩演出,從中不但可以欣賞他們胼手胝足的身段,也可以探索一個家庭的興衰起落,更可以觀察台南縣的政經演變,「大地主」所賦予時代的意義,既多元又多樣。
這就是台南縣政府要持續進行的文化工作,儘管縣府財政困難,但「窮,不能窮文化」,再怎麼拮据也要支持文化建設,因為文化是千秋事業,我們這一代享用得到,我們下一代也一樣享用得到。
台南縣縣長 蘇煥智
【處長序】
傾聽大地聲音
「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的列車一直向前跑,一刻也不停留,只有靠站上下旅客,沒有終點站;走過南瀛海邊,走過南瀛平野,更走過南瀛高山,一路看盡南瀛大地的好山好水,風,是那麼涼爽,花,是那麼清香,更美的文史風景,在前頭等著我們。
「南瀛文化研究叢書」自第11輯起,即以1輯10個專題的進度進行著,本(12)輯「南瀛古早文化專輯」亦然,書名及作者分別為:
南瀛歷史建築誌─凃順從
南瀛眷村誌───楊昇展
南瀛戲院誌───陳桂蘭、王朝賜
南瀛冰品誌───許獻平
南瀛祀神故事誌─黃文博
南瀛粉間誌───李百勳
南瀛百岳誌───吳日順
南瀛大地主誌〈曾文區卷〉─鄭佳韻
南瀛大地主誌〈北門區卷〉─黃明雅
南瀛大地主誌〈新化區卷〉─鍾 騰
本輯最大的特色,在於「大地主」的研究,這是傾聽南瀛大地最真實的聲音,分區研究的計畫,將逐步完成,此次,曾文區、北門區和新化區的大地主誌先行問世,新營區和新豐區的部份,則留待下一輯執行。縣長的期待,已逐漸可以看到土地的容顏,「大地主」的一一現身,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精彩美麗的傳奇故事,也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發人深省的人生啟示。
文化事業向來不是單打獨鬥可竟其功的,必須結合公部門與民間各種力量共同經營;感謝蘇縣長一直極力支持「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的研究編撰,同時,對黃文博校長的規劃執行、所有研究者的辛勤付出,以及本處文資科謝素月科長和許琴梅小姐的戮力促成,一併表示個人最誠摯的謝意。有大家的無私奉獻,南瀛文化才能開出璀璨的花朵,結出甜美的果實。
文化處處長 葉澤山
【召集人序】
清芳的文史花蕊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一年誠緊就過去矣,這(12)輯「南瀛古早文化專輯」的10本冊,已經欲出版矣,第13輯「南瀛土地之歌專輯」10本冊嘛會佇今年編印,歲月親像李哪吒踏風火輪仝款,走咧有夠緊,緊到予人將將袂赴喘氣。
延續第11輯的氣勢,這輯嘛是一睏頭出10本冊,本底照縣長伯仔的仰望,其中5本是欲做「大地主」的,但是新營區佮新豐區揣無人通寫,幾位原本答應欲試看覓的文史同仁,攏半途幌頭講歹勢,只賰鄭佳韻〈曾文區〉、黃明雅〈北門區〉佮鍾騰〈新化區〉3個人毋驚死,褲跤撇(pih)咧,就按呢對大地主的田溝仔共蹽(liau)落去,勇氣佮精神攏予人誠欽佩。
2006年這冬,變化誠大,寫《南瀛歷史建築誌》的凃大師順從兄,無張無持閣去食一擺刀仔肉,又閣無張無持中風,予人誠感嘆,人生無常,人命脆脆矣,好佳哉復原了誠緊,但是這個計畫就按呢欸(henn)落來,期待伊好起來了後,會當快馬加鞭趕緊完成,為南瀛文化繼續拍拚。
文史的流失誠緊,文史的工課誠重要,台南縣算講猶有福氣,出一個捌文史的縣長,閣有一個捌文史的處長,做文史的跤步,才小可仔綴(tue)會著流失的速度。我咧想,幾10冬了後,咱的後代一定會共咱呵咾,因為(in)一定會看著南瀛大地彼片曠闊的文史花園,鼻會著文史花蕊的清芳。
台南縣政府1冬10本冊、10本冊按呢出,毋免若久,就愛閣起一間圖書館來囥(khg)矣,這是逐家的文化財,珍惜、享用以外,嘛仰望逐家做伙來勞力。
召集人 黃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