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南瀛地區的地理環境及植物分佈,全書將植物區分為海邊植物、田野植物、山野植物等三類分別詳加介紹。
|作者簡介|
李慶章
籍貫
台南縣永康市
學歷
一九七二 台南縣永康市西勢國小畢業
一九七五 台南縣永康市永康國中畢業
一九八O 省立台南師專(生化組)畢業
一九九三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畢業
一九九七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進修
經歷
曾任台南縣拔、龍潭、楠西等國小教師,
玉山國小教導主任、玉井國小教務主任,
現任台南縣北寮國小校長
獲獎紀錄
一九九二 台灣區國語文競賽國小教師組作文第一名
一九九三 台灣省第六屆兒童文學獎童話類佳作
一九九三 八十二年度教育部復興文化論文競賽第二名
一九九四 第二屆南瀛文學新人獎(童詩類)
一九九五 中華語文教材童詩、散文甄選佳作
一九九六 台灣省第九屆兒童文學獎童話類入選
一九九七 八十六學年度台南縣兒童文學專輯散文組第一名
一九九九 第七屆南瀛文學獎散文類佳作
著作
一九九三 八十二年度教育部復興文化論文專輯
一九九三 台灣省第六屆兒童文學獎專輯
一九九四 給我們一盞燈(南瀛文學新人獎童詩集)
一九九五 童話教學與創作
一九九六 台灣省第九屆兒童文學獎專輯
一九九七 台南縣兒童文學專輯第十二集
一九九七 兒童散文教學與創作
|目錄|
002 縣長序 親近鄉土文化
004 局長序 我們雖有喜悅,但沒有驕傲
006 作者序 以自然為師,常懷謙卑心
020 壹.緒論
022 台灣地理環境與植物分佈
024 南瀛地理環境與植物分佈
033 南瀛植物觀賞景點
048 貳.海邊植物
050 海茄苳
052 水筆仔
054 五梨跤
056 欖李
057 濱水菜
058 木麻黃
060 台灣濱藜
062 鹽定
062 欖仁樹
064 冬青菊
066 雙花蟛蜞菊
067 菟絲子
069 馬鞍藤
070 土沈香
072 草海桐
073 無根藤
074 水黃皮
076 田菁
077 濱刀豆
078 黃槿
079 苦林盤
080 蔓荊
082 蘆葦
083 濱刺麥
084 鹽地鼠尾粟
086 台灣海棗
088 參.田野植物
090 鳳尾蕨
091 黑眼花
092 刺莧
093 野莧菜
094 青葙
096 狗尾草
097 紫花藿香薊
099 咸豐草
100 昭和草
102 蘄艾
104 鱧腸
105 紫背草
106 野茼蒿
107 山萵苣
109 長柄菊
110 羊帶來
112 槭葉牽牛
114 野牽牛
115 燈籠牽牛
117 大飛揚草
118 白飯樹
120 銀合歡
121 含羞草
123 磨盤草
124 細葉金午時花
125 野棉花
127 苦楝
129 構樹
131 葎草
132 水丁香
134 黃花酢醬草
136 毛西番蓮
137 車前草
138 火炭母草
139 扛板歸
141 雞屎藤
142 倒地鈴
144 苦蘵
145 銳葉黃麻
146 垂桉草
148 長穗木
150 黃荊
151 鴨跖草
153 蒺藜草
154 孟仁草
155 龍爪茅
156 白茅
158 兩耳草
159 紅毛草
160 甜根子草
163 布袋蓮
165 火焰木
166 阿勃勒
168 鐵刀木
170 鳳凰木
172 麵包樹
174 肆.山野植物
176 台灣山蘇花
177 台灣木賊
179 腎蕨
180 抱樹石葦
181 海金沙
182 全緣卷柏
184 台灣鱗球花
185 青楓
186 羅氏鹽膚木
188 山漆
188 細梗絡石
190 蓪草
191 羊角藤
192 普剌特草
193 金銀花
195 冇骨消
196 血桐
198 白匏子
199 蟲屎
201 尖舌草
202 楓香
204 火筒樹
205 相思樹
207 台灣葛藤
208 駁骨丹
209 野牡丹
211 稜果榕
212 台灣山桂花
213 白雞油
215 山素英
216 三角葉西番蓮
218 串鼻龍
219 桶鉤藤
220 玉葉金花
221 臭辣樹
223 食茱萸
224 山柚
225 台灣欒樹
227 山黃麻
229 苧麻
230 咬人狗
231 咬人貓
232 杜虹花
233 龍船花
235 海州常山
236 柚木
238 山葡萄
239 虎葛
241 姑婆芋
242 拎樹藤
244 柚葉藤
245 杜若
246 台灣蘆竹
247 五節芒
249 颱風草
251 台灣油點草
252 山棕
254 伍.南瀛植物巡禮與展望
256 與大自然有約
269 南瀛植物的現況與困境
274 索引
286 參考書目
290 作者簡介
|書序|
【縣長序】
親近鄉土文化
從近代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台灣,台南縣應是最早開發、最早接受文明洗禮的縣市之一,這裡土地廣袤,有山有海有平原,物產富饒,民風淳樸,且到處蘊含著文化氣息。
文化很抽象,其實它是我們生活所依,是物質,亦是精神,惜我們祇注意物質層面的滿足,卻忽略精神層次的提昇。六十年代以前的台灣,百姓普遍貧窮,人民要的是三餐溫飽,政府施政理念著重在政治、國防與經濟;六十年代以後的台灣,經濟成就舉世稱羨,社會意識形態,由經濟主導蛻變為文化發展的年代。
伏流的泉水,一經發掘,便湧上地面;換言之,伏流在這塊土地的鄉土文化,經由文史工作者的尋尋覓覓,便如泉水立刻湧出來。近十年來,台南縣文化局在葉佳雄局長、局內同仁和文史工作者的協力配合下,埋藏多時的鄉土文化,一一化為燦爛的文字花朵,吐露芳香,保持住生命延續的精神物件,可喜可賀。
要瞭解鄉土,我認為要隨時與鄉土談戀愛,多了解鄉土,進而愛鄉土愛國家,體會真實的故鄉,幾年來,台南縣文化局所出版的南瀛文化研究系列--「南瀛常民生活叢書」、「南瀛寺廟藝術叢書」、「南瀛庶民生態叢書」、「南瀛地名沿革叢書」,一直到這一期的「南瀛民俗風情叢書」,梳理古往今來南瀛的鄉土情懷,有導嚮性,也是教導我們與鄉土談戀愛的最佳教科書。
鄉土文化源於人民生活,行之於百姓日用之中,翔實反映時代的脈動,記錄著這塊土地的點點滴滴。它的積極作用是維護民族統一持久的凝集力、向心力,也維持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如今,社會經濟迅速成長,蟄伏已久的文化活力甦醒,對鄉土文化的研究呈現可觀的成績。盼以此既有的成績,再度潛心體味,深入探究,築構南瀛新文化,昂首闊步邁進國際舞台。
台南縣縣長 陳唐山
【局長序】
我們雖有喜悅,但沒有驕傲
台南縣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方,蘊藏無限文化活力,值得我們用心挖掘、研究與發展。
本局自民國八十三年出版首輯南瀛文化研究系列叢書後,正式建構「南瀛學」的研究基礎,之後積極開發,逐年規劃專輯,以每年一輯五個專題的書量,全力進行,本年度堂堂進入第五輯〈南瀛民俗風情專輯〉,再度展現南瀛文化的多樣與豐美。
本輯依然委請黃文博先生規劃和邀請在地研究者參與,分別是:
南瀛王船誌─黃文博先生
南瀛地形誌─方淑美小姐
南瀛植物誌─李慶章先生
南瀛漁鄉誌─謝玲玉小姐
南瀛小吃誌─許献平先生
南瀛抗日誌─涂順從先生
如同以往,研究者皆以「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精神,深入耕耘,上山下海蒐集資料,兼顧文獻整理與田野調查,藉以保存南瀛文化史料,為後代子孫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我們相信,持之以恆,十年、八年甚至三十年、五十年之後,「南瀛學」會是台灣文化重要的研究舞台。
陳唐山縣長主持縣政以來,即將鄉土文化列為文化建設的重要指標。承此指示,近年來本局排除萬難,全力以赴,網羅各領域專家、作家共同努力,才有一套套、一系列一系列的鄉土史書和鄉土文學問世,呈現在縣民面前。我們雖有喜悅,但沒有驕傲,因為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任務。
本專輯能夠順利出版,感謝陳縣長的叮囑與支持;也要感謝教育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和財團法人台南縣文化基金會的指導與玉成,當然最要感謝的,還是六位勞苦功高的作者。
文化是千秋事業,永無盡頭,我們只有努力,還是努力。
台南縣文化局局長 葉佳雄
【作者序】
以自然為師 常懷謙卑心
山林田野,總有看不完的繁複變化,訴說不完的人文歷史。與自然的對話,去觀照四季的變化、花草樹木的枯榮,帶來生活的啟示,更能活出自己的節奏。
也因此自然寫作,成了我的生活重心,一有空,常在山林田野來去,樂此不彼。
長達一年半的田野調查,感覺生活的充實與飽滿,各式各樣植物都有他們生存的本能與法則,植物生態是如此豐美與多樣。看著四季的輪替,植物萌芽、茁壯、花開、花謝、結果、育種,是那麼井然有序,是那麼的有條不紊;在不同時段,演出不同戲碼,繽紛而絢麗,讓走入自然的人們,發出內心的驚嘆!
植物體內分分秒秒都不斷進行各種活動。白天,有如魔術師從帽子裡變出兔子般,以陽光、水和空氣製造食物,供給大自然的各類生物。植物更是大地的肌理,在不同地形有不同植被,涵養水分,形成一層保護毯,維持土壤養份平衡與穩定土質;而其繽紛的花朵與造型,帶給人們在園藝、繪畫和雕塑上的啟發;它的食用與藥用價值,更豐盈了人們的生活。如此豐富的綠色資產,正不斷在我們的周遭被燒毀、砍伐和汙染,所帶來的災難可說是無處不在,最近幾年因颱風過境,所造成的土石奔流、洪水氾濫,這股大自然的反撲,不正是說明人類的短視與愚昧嗎?
因這本書寫作的機緣,讓自己更深入了解台南縣的植物生態。不管是海邊砂丘、山巔溪流或是羊腸小徑,都有我走過的痕跡,在「拈花惹草」中,養成自己更細微的觀察力,學習面對自然的本質,即使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花小草,也有其傲人的生命力與價值。正如古詩所云:「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在自然中,你懷著一顆謙卑的心,以自然為師,自然也會給你甜美的回饋。
在編寫過程,感謝文博兄提供資訊與經驗指導,以及內人陳淑芬小姐的協助編寫與攝影,終於能跨出這一小步。期盼有更多的同好,投入自然寫作行列,讓「了解生態、親近自然、學習自然」,成為我們文化與生活的一部分,而一起來關心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塊豐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