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長編竹夢:關廟竹編藝師技法專輯
  • 作者:
    口述:盧靖枝、莫永崇、翁明輝 總編輯:董意如
  • 出版者: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出版日期:
    民國105年9月
  • ISBN/ISSN:
    978-986-04-6537-2
  • GPN:
    1010501319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精裝/30.3*21.7cm/159頁
  • 定價:
    NT$500元
  • 備註:
    附DVD一片,書與DVD不分售

|目錄 Contents|

 

市長序/長編竹夢 編出文化傳承的夢  004

Preface by the Mayor

局長序/發揚竹藝創作 重啟藝師驕傲  005

Preface by the Director of the Culture Affairs Bureau

處長序/竹藝 「編」出來的文化資產  006

Preface by the Director of Tainan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導言 Introduction

竹藝故事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008

竹材選擇 Materials 011

工序概說 Production 012

工具介紹 Implements 014

盧靖枝 Lu Jing-jhih

藝師簡介 About the Artist 016

作品欣賞 Appreciation of Works 034

製作技法 Techniques 045

配色小花籃 Mini Floral Basket 045

竹燕子 Woven Bamboo Swallow 048

竹蝦 Woven Bamboo Lobster 053

方花籃 Floral Basket with Square Base 063

雙耳三足筆筒 Tripod Pencil Holder with Handles 067

小禮籃 Mini Gift Basket 072

莫永崇 Mo Yong-chong

藝師簡介 About the Artist 078

作品欣賞 Appreciation of Works 094

製作技法 Techniques 108

鳳梨 Woven Bamboo Pineapple 108

蛛網盤 Bamboo Basket with Cobweb Pattern 114

福字盤 Platter with Auspicious Motif - "Fortune (Fu)" 120

日式手提箱 Japanese Bamboo Suitcase 124

翁明輝 Wong Ming-huei

藝師簡介 About the Artist 132

作品欣賞 Appreciation of Works 146

製作技法 Techniques 152

竹盾 Woven Bamboo Shield 152

參考資料?Reference 158

 

 

|書序|

 

市長序 Preface by the Mayor

長編竹夢  編出文化傳承的夢

 

    臺灣竹林資源豐富且品質優良,尤以臺南關廟、龍崎與南投竹山為傳統竹編產業的興盛之地,政府曾在這兩地設立「竹藝編織研習所」,培養出許多竹編人才,促進臺灣竹製品加工技術的提昇與出口產值的穩定成長,可見竹編製品在早期具有高度實用性與經濟價值。

    臺南為臺灣之「文化首都」,雖然竹製產業隨著今日產業結構轉變而式微,但仍有許多竹編藝師為技藝之傳承而繼續努力,且將竹藝融入更多藝術創作元素,讓竹編與藝術相互輝映,再現傳統竹藝風華,為臺南工藝文化創意產業開拓更大空間。市府致力於落實竹藝產業在地化,彌補文化與記憶斷層,為產業注入新血並得以代代相傳;以地方做為發展的基礎力量,推廣竹編產業,讓竹編與時代連結,締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長編竹夢》記錄本市三位登錄傳統竹編藝術保存者—盧靖枝女士、莫永崇先生及翁明輝先生之竹編技法,以及藝師們為竹編奮鬥的歷程與故事,一同見證臺灣竹編產業的興起與衰落,進而對未來竹藝之傳承發展能有所期盼。

    儘管竹編習藝是一場腦力、耐力與體力的考驗,並且在編竹的過程裡,創作者也不斷與自己對話、與作品對話,成果並非是快速實現的;而在竹條交錯層疊中,如同在「築夢」一般,築出自己的夢、築出竹藝的夢,也築出文化傳承的夢。

 

臺南市市長  賴清德

 

局長序 Preface by the Director of the Culture Affairs Bureau

發揚竹藝創作 重啓藝師驕傲

 

    關廟的竹編工藝過去曾是鄉民經濟的主要來源,關廟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編竹籐,關廟竹器編織的手工藝,一時更與苑裡草蓆、三義木雕成為臺灣三大手工藝中心,然而竹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日漸沒落。今日以竹編產業維生的關廟人,已經所剩無幾,幸運的是仍有盧靖枝、莫永崇、翁明輝等三位藝師繼續發揚竹編技藝。

    莫永崇藝師擅長將竹子編織成各種靈巧、典雅的作品,且不失敦厚樸實的鄉土情懷,流露出高度巧思的意境;盧靖枝藝師賦予巧思讓竹藝精緻化,榮獲國家傳統工藝獎肯定,更帶領竹編登上藝術殿堂,揚名國際;翁明輝藝師是宋江陣盾牌製作的第一把交椅,也是目前臺灣唯一兼擅手工製作籐盾、竹盾、牛皮盾三種「宋江牌」的藝師。

    為持續推動竹編產業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使之與時代接軌並得以代代相傳,我們進入社區與校園等地開設DIY 學習課程,讓竹編環保與實用的特性,能更深入一般家庭生活。另外,透過產業社區化的發展,促進社區總體營造,藉由竹編創作重啟在地鄰里之間的情感,也強化家庭親子互動,讓竹藝更富有人情鄉土味。

    藝術深具涵養性情,淨化心靈的教化功效,而傳統更值得我們去維護與傳承;因此,近年來文化局推展在地藝術文化不遺餘力,結合產官學民各方之參與,共同發揚竹藝文化,將竹器的物質文明,內化至我們的思想內涵,也歡迎更多民眾加入竹編的行列,從穩紮穩打的技藝中,發掘創意巧思,擴大藝術文化的價值成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葉澤山

 

處長序 Preface by the Director of Tainan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竹藝 「編」出來的文化資產

 

    「竹器」常見於食、衣、住、行各層面,如碗筷、桌椅、生產工具,乃至於竹籠厝等等,都是利用竹子挺直、具韌性且耐用的特性加工製作而成,長期以來為傳統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竹製器具雖已被塑膠或金屬製品等所取代,但在竹編藝師們發揮巧思下,逐漸發展出細膩、優美的竹編創意製品,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發揮竹籐藝術的特色。

    近年來本處開辦一系列推廣計畫,讓一般民眾由淺入深地學習竹編技藝、培養興趣,如:2014「百打千敲—明輝師的宋江陣竹編盾牌傳習」、2015「關廟竹編藝師技法傳習課程」等,以學生或社會人士為推廣對象,開啟對在地竹藝文化的認識;輔導民間團體推廣竹編技藝相關計畫則有2013「『穿引- 傳襲- 創產』首部曲—盧靖枝編織技藝的功夫眉角」、2014「編織技藝的功夫眉角貳部曲 知足常樂—永垂竹帛傳習篇」及2014「永康廣興宮境內擔餅節 培力編織臺灣竹子攤籃」等計畫,讓竹藝傳承以更扎實的課程,積極培育更多竹編人才。

    另外,本處為推廣關廟竹編技藝,落實傳統工藝傳承,針對市定登錄竹編藝師—盧靖枝、莫永崇、翁明輝等三人,進行田野調查、訪問拍攝、撰寫生命史等工作,製作紀錄影片及技法專輯,將三位竹編大師的習藝過程、人生故事、竹編技法完整記錄保存,提供對竹藝有興趣的民眾能有系統脈絡的學習教材,永續傳承。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 林喬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