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臺南曾長期為臺灣政治、經濟與文化之重心,開發甚早,媽祖信仰也極早隨先民傳入,在此背景下奠基生根,媽祖廟數量約佔全臺12%,足見臺南媽祖信仰之蓬勃,可謂全臺第一重鎮。
本書從歷史與空間等面向探討臺南的媽祖信仰,而廟宇作為媽祖文化的載體,亦是媽祖信仰主要之場域,作者踏查臺南十數個行政區、上百座廟宇,將在田野之所獲輔以文獻資料,藉由對媽祖廟的敘寫,呈現媽祖信仰的多元面貌,勾勒出臺南媽祖信仰的輪廓。
|作者簡介|
張耘書
1974年生,臺南市人,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執行秘書、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研究編纂,曾任教於臺南市東光、文元、紀安國小。
參與2002年文建會臺南市大涼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案,2006與2008年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灣地區地名普查工作及地名資料庫建置計畫」,2010年「宗教與地方社會─永康宗教調查研究」,2011年「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CRGIS)寺廟資料庫計畫」臺南地區寺廟調查,2011年教育部《體育運動大辭典》編定計畫,臺南市文化局「臺南市傳統金屬工藝技藝調查研究計畫」、「102年藝氣風發─藝陣影像、音像數位典藏計畫」等計畫案;與多人合著〈歷史與空間:臺灣媽祖廟數量與分佈探討〉;碩論《臺灣十二婆姐陣之研究》曾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獎助。
|目錄|
002 〈市長序〉為「臺南學」奠基增色
004 〈局長序〉建構信仰文化的綿密網絡
006 〈作者序〉三月春風三月香
010 第一章 前言:媽祖信仰源流
018 第二章 臺南媽祖信仰歷史
020 第一節 荷、鄭時期臺南的媽祖信仰
021 第二節 清領時期臺南媽祖信仰的擴張
026 第三節 日治時期臺南媽祖信仰的轉變
032 第四節 戰後臺南媽祖信仰的發展
038 第三章 臺南媽祖廟的香火來源與時空分析
040 第一節 臺南媽祖的香火緣起
052 第二節 臺南地區媽祖廟的時空分析
062 第四章 府城的媽祖廟
064 第一節 祀典臺南大天后宮及其分香廟
089 第二節 開基天后宮
092 第三節 海安宮
094 第四節 鹽埕天后宮
098 第五節 安平開臺天后宮
109 第六節 鹿耳門天后宮及其分香廟與姊妹廟
142 第七節 鹿耳門聖母廟及其分香廟
152 第五章 南瀛溪北的媽祖廟
155 第一節 下茄苳泰安宮及其聯庄媽祖廟
167 第二節 白河福安宮及其香境媽祖廟
184 第三節 西港玉勅慶安宮及其香境媽祖廟
208 第六章 南瀛溪南的媽祖廟
210 第一節 新化朝天宮
215 第二節 善化慶安宮及其香境媽祖廟
223 第三節 新市永安宮
225 第四節 新港西福安宮
228 第五節 鹽行天后宮
234 第七章 倒風內海媽祖廟
238 第一節 鹽水護庇宮及其香境媽祖廟
255 第二節 鐵線橋通濟宮及其香境媽祖廟
265 第三節 茅港尾天后宮及其香境媽祖廟
275 第四節 麻豆護濟宮及其香境媽祖廟
288 第八章 臺南山區的媽祖信仰
290 第一節 玉井地區媽祖廟
296 第二節 南化地區媽祖廟
303 第三節 左鎮地區媽祖廟
308 第九章 媽祖正統與權威之爭
310 第一節 由學界考據引爆的「鹿耳門祖廟香火正統之爭」
317 第二節 大天后宮與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的分合
324 第三節 昔日媽祖,今何在?木柵媽祖分兩廟
327 第四節 媽祖信仰爭論下的影響
332 第十章 臺南媽祖信仰的特色
334 第一節 聯庄信仰圈極早形成
340 第二節 香路串起媽祖信仰網絡
347 第三節 從海濱到山陬─山區媽祖的幾個現象
354 第四節 「媽祖」─慈悲女神代名詞.另類的「媽祖廟」
358 第五節 多元蓬勃的媽祖祭典活動
362 第十一章 結論
368 參考書目
376 附錄
382 作者簡介
|書序|
市長序
為「臺南學」奠基增色
臺南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都市,也是臺灣本土文化的發祥地,歷史與文化構築了臺南城市發展最重要的基底,因此,舉凡文資維護、古蹟活化、藝文展演、社區營造、文史深耕、閱讀推廣、叢書出版等各項扎根工程,都是市府致力打造「文化首都」的重點工作。特別是文化專書的出版,即冀望將臺南的地理變遷、歷史沿革、城鄉風貌、民俗信仰、工藝美術、特產美食等多元風貌及內涵,透過圖文記錄、保留下來,以彰顯臺南在臺灣文史上的價值,並傳承先人的智慧給子子孫孫。
《大臺南文化叢書》的出版,即負有這樣的使命。第二輯以「信仰文化」做為專輯主題,全輯共有10冊,每冊各有不同的主題,包括府城聯境組織、道壇、神明會、法派儀式、陣頭,以及王爺、媽祖、大道公、上帝爺、乃至西拉雅族人的阿立祖信仰等,每部論著皆以最豐富的田調資料及研究經驗,結合文獻論述,將常民的信仰文化,做計畫性及系統性的整理和闡述,不僅開啟研究者在宗教民俗領域的一扇窗,更為「臺南學」奠基、增色。
本專輯作者都是對在地文史具有強烈使命感、濃厚研究興趣,並長期關注臺南這塊土地的年輕朋友,由於他們對於大臺南文化寶藏的鑽探與付出,讓我們得以一窺大臺南宗教信仰世界的奧妙與浩瀚。清德深切企盼,由此帶動起本土文化的研究風潮,引發更多在地及國際專家學者研究大臺南的興趣,建構具有臺灣主體價值及問題意識的文化知識,讓臺南持續在國際學術舞臺為臺灣發聲。
臺南市長 賴清德
局長序
建構信仰文化的綿密網絡
臺南是臺灣信仰文化發展的起源,多元並存的宗教信仰為本市風貌增添了獨特而悠遠的文化色彩。因此,當我們提到臺南古蹟部份,人們除了想到觀光熱潮的赤崁樓、安平古堡特色景點外,自然聯想到充滿歷史悠久、富有傳說的祀典宮廟、民間信仰廟宇等建築。
原民、先民開拓定居後,奉祀諸神作為其精神認同的中心,現代居民則透過信仰文化的儀式演練,象徵性地再現先民的記憶與情感,凝聚著民族認同與歸屬感,表達對傳統文化的緬懷。而這些傳統信仰所衍伸相關的民俗祭典、節慶活動、民俗技藝,更豐富地營造出當地多元的文化色彩。
本叢書首輯「地景文化專輯」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02年度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推廣性書刊優等及佳作等5項獎項,顯現國史館對本套叢書出版價值的肯定。文化局持續規劃製作「信仰文化專輯」,規劃10個大臺南重要的信仰議題,邀請各領域文史研究者執筆,書目與作者分別為:
《臺南傳統道壇研究》─洪瑩發、林長正
《臺南老神明會研究》─許耿肇、簡辰全、施威宇、黃文皇、黃彥齊、林佳蕙
《臺南傳統法派及其儀式》─戴瑋志、周宗楊、邱致嘉、洪瑩發
《臺南職業陣頭研究》─李麗菁
《臺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謝奇峰
《臺南王爺信仰與儀式》─吳明勳、洪瑩發
《臺南媽祖信仰研究》─張耘書
《臺南大道公信仰研究》─周茂欽
《臺南上帝爺信仰研究》─張溪南、黃明漢
《阿立祖信仰研究》─段洪坤
透過本專輯,讀者可深入了解臺南多元複雜、綜攝性(syncretism)的宗教文化特質,並從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的觀點,找出象徵符號的宗教儀式背後所隱含的文化意義,探究臺南區域鄉鎮文史發展的經過與區域文化交流的網絡。即便是無相同宗教背景的讀者,也能透過本叢書,感受到臺南世代信仰的虔誠、各地區族群的凝聚、整合、互助的現象以及儀式展現的視覺藝術。
感謝賴市長的支持、黃文博校長的統籌規劃、各位審稿老師、作者的付出,共同合力完成信仰文化專輯,將在地信仰文化的美感與深度,推廣給更多讀者了解。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局長 葉澤山
作者序
三月春風三月香
臺南開發甚早,曾長期為臺灣政治、經濟與文化之重心,媽祖信仰極早隨先民傳入,在此背景下奠基生根,促使媽祖信仰的發展,媽祖晉封天后,以及臺灣首座官建祀典媽祖廟皆於此,是故臺南可謂媽祖信仰之重鎮,而臺南媽祖廟為數之多,約佔全臺12%,更足見臺南媽祖信仰之蓬勃。
2011年,有機會參與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寺廟資料庫數位典藏計畫」,踏查臺南十數個鄉鎮、上百座廟宇,驚艷臺南許多媽祖廟無論是歷史、建築、祭典、傳說、以至文物等皆極具特色,紀錄之餘,對臺南媽祖信仰也略其梗概;2012年應黃文博校長的邀約,開始動筆寫《臺南媽祖信仰研究》,方才覺得臺南的媽祖信仰廣博淵深,實非先前的田野資料便足以成文,且歷來有關媽祖的研究不計其數,學術界亦多有精闢論述,實在難出其右,所幸,以區域綜述的著作實則不多,故此,將這一年重新走訪媽祖廟之田野所獲,輔以文獻資料,悃愊無華的行文論述,且將著書期間赴福建媽祖祖廟調查紀錄的部分照片置於書中,以期讓讀者能略窺媽祖信仰的源流概貌。本書從歷史與空間等面向探討臺南的媽祖信仰,而廟宇作為媽祖文化的載體,亦是媽祖信仰主要之場域,許多信仰現象、祭典祀儀、傳說等皆依托於媽祖廟而存在與運作,故也藉由媽祖廟的敘寫,呈現媽祖信仰的多元面貌,惟因臺南地區的媽祖廟為數眾多,有數庄、數十庄共仰的大廟,以至跨區域的聯庄廟,卻也不乏僅幾戶共祀之小廟,在無法逐一敘述下,乃側重於較具歷史意義或特殊性者,以及聯庄廟或區域性大廟,以系統方式擇要論述,藉此勾勒出臺南媽祖信仰的輪廓。
本書之完成,感謝黃文博校長的提攜與鼓勵,黃校長樂於分享經驗之餘,更不吝提供資料與圖片;各媽祖廟主事與地方耆老熱忱的奉獻所知,彌補文獻資料的闕漏;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協助繪製多幅時空分析與GIS地圖,豐富本書內容;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多位先進給予的指點與支持,讓媽祖研究之路的視野更宏觀;以及中研院張珣教授鉅細靡遺的審稿,並惠賜許多寶貴意見,讓本書免於疏漏;此外,文化局戮力在地文化深耕,籌編大臺南信仰文化叢書,讓我這個「府城囡仔」能為這片孕育自己成長的土地盡一分心力,留下紀錄,也不負幾年下來在地方文史的耕耘。
「十年懿德千秋頌,三月春風三月香」,每年農曆三月「痟(sia`u)媽祖」的景象,是臺灣民間信仰中最令人動容的圖騰,著書期間,適逢臺南香科年,幾大香科活動與媽祖誕辰祭典陸續展開,筆者跟隨媽祖的行腳,感受到祂的慈暉庇佑,媽祖的懿德馨香,在千萬信徒的心中,又豈止在三月!
張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