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張松元專輯
  • 作者:
    張松元
  • 出版者: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 出版日期:
    民國93年12月初版
  • ISBN/ISSN:
    957-01-9690-4
  • GPN:
    1009304694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30*22.8cm/127頁
  • 定價:
    NT$700元

|內容簡介|

 

    2004年南瀛藝術家接力展,特邀張松元先生展出以國畫、瓢雕為主題之藝術展,本書為展覽成果專輯。

 

 

|作者簡介|

 

張松元  簡歷

 

籍貫:台南縣

學歷:嘉義師專美勞組畢業

經歷:大社國小美勞教師退休

曾任南縣美勞科輔導員

南縣青溪協會理事監事

南縣文化中心美術作品評議委員

南市國風畫會會員

 

師承:初中受業顧啓時老師,接受素描基本訓練,師專時跟隨甄溟老師學習山水畫;畢業後則隨時鑽研古今名家畫           風,師古人之意,取造化之境。在「轉益多師是吾師」下,博取各家之長,融入自己的情感而自成一格。

畫歷:在學時─嘉義高中組第一名。南部七縣市美術比賽第一名。全省學生美展第二名。臺閩地區青年美展第三名。   南美展南成獎。南市美展第一名。畢業後─青溪藝文銀環獎。第七屆國展入選。教育部文藝創作第三名。

聯展:法國巴黎「中國水墨趨向展」。馬來西亞「中國現代美展」。「千人美展」。

      「當代美展」。「南瀛美展」。「全國名家書畫邀請展」。歷年國風畫會美展及地方性美展多次。

個展:76.10.3─76.10.25南縣文化中心四週年慶「張松元國畫暨瓢雕藝術特展」。

        77.8.27─78.2.15臺灣省政府七十七年秋季藝術活動「張松元國畫展─從繪畫到瓢雕」(全省巡迴展)。

        2004南瀛接力展(臺南縣文化中心)

畫冊:張松元國畫專輯(臺南縣立文化中心編印)(77年)

         張松元專輯國畫瓢雕(臺南縣文化中心編印)(93.12)

 

 

|目錄|

 

003  縣長序

005  局長序

007  主任序

008  松竹軒畫語

010  鄉土藝術──「瓢雕」

016  國畫

086  瓢雕 

 

 

|書序|

 

縣長序

 

    繪畫之美,取決於視覺、感性與知性之相互激盪;而一幅蘊意飽滿、生氣勃發的藝術作品,即得撼動觀賞者的心境,捕捉不斷湧現地靈思與情懷。所以,為便於讓鄉親能就近欣賞南瀛藝術,故力邀本縣素來表現卓越之南瀛畫家至本縣參展。

    「2004南瀛藝術家接力展」自今年7月21日開展以來,業已邀請李義弘及林智信二位名畫家設展,前者擅長水墨畫而後者以版畫見長;展覽期間,前來之藝術同好者,莫不沉浸於畫作中美的造境。

    而本展覽第三波,則竭力邀請出生於本縣新市鄉之張松元先生;其畢業於嘉義師專美勞組,年輕時曾受業於顧啓時老師學習素描,並向甄溟老師學習山水畫,其既有所承並戮力創新,故得於瓢壺之間尋得自然實物與繪畫美感的結合,成功開創個人畫作之新風格。

    張松元先生之畫作,自學生時代即頻獲國內各獎項肯定,曾獲嘉義高中組第一名,南部七縣市美術比賽第一名、全省學生美展第二名、臺閩地區青年美展第三名、南美展南成獎、南市美展第一名及教育部文藝創作第三名等;爾後並舉辦多次個展與聯展。

    另,其自嘉義師專畢業以來,即以從事國小美術教育為職志,作育英才無數,教學期間循循善誘,衡諸學生之素質及個人志趣,引發學童之繪畫潛能,間接涵養美學知能與創作才能;期間並曾擔任南縣美勞科輔導員,為本縣之美術教育貢獻良多。

    其作品之主要特色,融情入畫,活躍生動,頗得趣味;所作之山水畫,雖然仍可見傳統中國古山水畫作風格,而其從模寫中傳承古人之畫法技巧,進而以刀代筆,將畫筆之細緻柔美,轉變為工筆力度與向度之雕鐫;由自然生活中取材,採擷形狀特殊之葫蘆,隨其物形搭配山水與人物圖繪,加以描摹上色,景物隨之栩栩如生,富有活潑生氣。

    本縣藝術家之接力展覽,成功帶動地方藝文欣賞之風潮,亦期望南瀛優秀之藝術家,得有機會跨越鄉(鎮、市)界,發揚本土藝術家精神,讓美的藝術得持續攀向高峰。

    此次,張松元先生參展作品以國畫與瓢雕為主,均屬其上乘之作,觀覽者若得細細鑒賞,當能發掘出一種深根於鄉土的藝術之美與生活機趣。茲欣逢「2004南瀛藝術家接力展-張松元瓢雕展畫輯」付梓前夕,特爰此以為序。

 

台南縣縣長  蘇煥智

 

局長序

 

    南瀛多元豐富的歷史文化及自然生態,造就出許多藝術人才,蘇縣長本著對縣籍藝術家的照顧及藝術薪火傳承的理念,指示規劃辦理本縣籍「藝術家接力展」,本次邀請藝術家張松元先生,展出他四十餘年來或賦彩細膩、或氣勢磅礡、或禪意詩境的山水畫創作與獨樹一格留皮竹雕技法的精緻瓢雕藝術,這將是2004年歲末南瀛的一大藝術饗宴。

    執著藝術創作四十餘年的張松元先生,為本縣新市鄉大社村人,獻身國小美術教育三十年,以培育藝術種子為職志,未曾一刻鬆懈;他亦熱衷於山水畫創作,為求精進臨摹研究歷代名家畫冊。取長補短而融會貫通,並將水彩、油畫的技法融入自己的山水畫作裡,作品質樸有墨趣,自成一格。其作品因此成為文化中心於民國七十二年成立後,所編印的第一本藝術家畫冊─「張松元國畫專輯」。此等殊榮,可見其在南瀛畫壇上備受尊崇的地位。

    張松元先生為人謹言謙讓,深得潛藏鋒芒三味,甚解太虛幻境、清靜靈動之意,乃轉而積極探尋與紮實山水畫中之意、境、美。他自秉其藝術創作以「紮根傳統、再創新意」為信念,唯有如此,創作方可豐富。

    張松元先生除了山水畫外,另有一藝術創作-瓢雕藝術創作。瓢雕是一種鄉土民俗藝術,張松元先生以刀代筆、以瓢代紙,結合篆刻技術,將山水畫入雕於瓢,花草蟲鳥、觀音羅漢題材亦刻繪於瓢瓜上,已然將民俗技藝推向精緻瓢雕藝術的範疇,未來如能善加運用與推廣,必能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令人期待。

    繪畫是藝術家傳達其理念、價值與人溝通的方式,好的藝術作品往往能超越時空限制,獲得觀眾的認同與共鳴,張松元先生的山水畫有一種禪境詩意之美,在紅塵俗世間彷彿注入一股清流,令人心曠神怡;而其精緻的瓢雕藝術,更值得您細細品味。

 

台南縣政府文化局局長  葉澤山

 

主任序

 

    年前在文化局姜副座博智的推介下,與展覽組柯組長親自到新市鄉張松元老師的畫室拜訪。進入畫室,張老師的山水國畫映入眼簾,畫面上以「點」代「皴」,千點萬點,層次井然,色彩穩重、豐富。不僅筆墨功夫一流,山水語彙中的樹石、流瀑、水霧、屋宇、人物也不落窠臼,特別是畫中意境的營造自然,每一個角落與細節,都耐人細細欣賞品味,形成了個人鮮明的風格。

    中國山水國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運用毛筆、水墨來描繪山水,素有平遠、深遠、高遠的「三遠法」,更強調可觀、可遊、可居性,所以意、境的營造是一幅山水的靈魂。張老師的山水國畫創作,在終日晤對歷代名畫,戮力汲古出新的不斷學習閱讀中,可謂再現中國山水國畫的新藝術境界及繪畫美學。如果把他的精彩創作和古今山水名畫同列,絲毫也不遜色。

    張松元老師生活閒適,教職退休後更是無伎無求,每日浸習水彩、油畫、雕刻、設計、工藝等藝術技法,除了拓展藝術創作的寬廣與深度外,這種環境所涵醞的境界本身自是不同。創作已逾四十寒暑的張老師認為,藝術的表現不在形式,而在精神內涵,因為藝術創作的目的是為了豐富生活,欣賞藝術品所帶來的美感,只要是能感人的,引發共鳴的,就是具有普世價值的藝術創作。

    在茶香中與張松元伉儷藝術對話,我深為他「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氣質與藝術素養著迷,人要能「無求」不是件容易的事。邇來文人風的生活美學普遍受到青睞,不宣揚自己的成就,不投入市場,日子清閒無憂,便自然而然樹立起一種格調,在現實競爭的藝術境界中自然值得肯定。

    2004年南瀛藝術家接力展--張松元,一位在南瀛美術畫壇靜謐許久的畫家,但其一生簡約、創作認真、性情堅毅的生活態度,及其賦予傳統國畫色彩、律動與空間,十足禪意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所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大千」,張松元老師用感動的墨筆、刻繪出感動的瓢雕、一席富有人生哲理的藝術對話,與他畫意中的所漸次呈現的境、靜、淨,悸動人心,正是蘇縣長堅持文化藝術在於生活美學與生活機趣的地方。蘇縣長這樣的人文藝術情懷,引領我們;2004年南瀛藝術家接力展-張松元國畫瓢雕展,將感動你們!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吳樹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