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陣容│
主任評審委員──黃光男
西方媒材類 評審
召集人 薛保瑕
評審 林昭安 粘信敏 劉耿一 羅平和
東方媒材類 評審
召集人 黃光男
評審 李轂摩 黃才松 張伸熙 蔡友
立體與複合媒材類 評審
召集人 盧明德
評審 林文海 楊柏林 賴純純 顧世勇
工藝類 評審
召集人 鄧惠芬
評審 徐玫瑩 張敬 黃麗淑 蘇世雄
書法、篆刻類 評審
召集人 黃宗義
評審 任容清 莊永固 黃志煌 蕭世瓊
攝影類 評審
召集人 黃建亮
評審 林柏樑 陳伯義 許釗滂 簡榮泰
新媒體類 評審
召集人 黃海鳴
評審 吳梓寧 林珮淳 陶亞倫 許和捷
綜合類 評審
評審 徐文瑞 賴香伶 蕭瓊瑞
│目錄│
014 評審陣容
評審感言
016 主任評審委員 黃光男
018 西方媒材類召集人 薛保瑕
019 東方媒材類召集人 黃光男
020 立體與複合媒材類召集人 盧明德
021 工藝類召集人 鄧惠芬
022 書法、篆刻類召集人 黃宗義
023 攝影類召集人 黃建亮
024 新媒體類召集人 黃海鳴
南瀛獎
書法、篆刻類
026 莫昍霖
如鐫非鐫鑿非鑿
堪笑一場顛倒夢
望盡天涯路
東方媒材類
030 楊慧華
不懈的心繫懸念
逆境中的綻放
驟雨
攝影類
034 黃元煜
違合家園(一)
違合家園(二)
違合家園(三)
首獎
西方媒材類
040 蔡元桓 切齒探尋
立體與複合媒材類
042 林秀娘 探勘叢林裡的皺褶──1
工藝類
044 梁晊瑋 曉霧
新媒體類
046 陳姿尹 偶然的偏離
優選
西方媒材類
050 黃盈翠 老人歡樂頌
051 黃順隆 封存記憶──鹹蛋苦瓜
東方媒材類
052 林亮吟 更迭
053 周明翰 六道‧輪迴
立體與複合媒材類
054 葉竹修 爐香乍熱 法界蒙熏
055 張育嘉 虫1~3
工藝類
056 鄭銘梵 流光之器8號
057 蔡政宏 璀璨築城
書法、篆刻類
058 鄧君浩 節錄二十四畫品
059 盧毓騏 節錄 章甫 望玉山歌
攝影類
060 彭寶全 威嚴特區
061 蔡昌吉 往生者、曾經存在者
新媒體類
062 楊傑懷 翠香
063 高德亮 草原座標
佳作
西方媒材類
066 盧俊翰 山腳的仰望
067 李惠琪 山中物語十號
068 林仲威 愉快的聚會
069 王毓麒 玄夜靈語──蘊
東方媒材類
070 賴楚穎 心之所向
071 劉憶 預言
立體與複合媒材類
072 劉庭易 心海‧星海I黑極限
073 廖敏君 幸福的日常──我想念我們仨
工藝類
074 吳宗賢 月船桐花落
075 賴羿廷 體用不二
書法、篆刻類
076 王意淳 醜奴兒慢
077 張倍源 鄭板橋題黃慎畫詩
攝影類
078 張雍 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Fleeing from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079 李豊明 變異的城市
080 鄒美琪 生命會為自己找到出口
081 高義勝 聆聽者
新媒體類
082 張嘉方 隔音人III
083 蔡宗勳 目擊
入選
西方媒材類
084 楊淑芳 巢之迴旋
085 鄭彩娥 拾荒系列──阿嬤,咱們欲去叨位?
086 潘偉強 《意象系列之一》
087 洪俊銘 飛揚的青春
088 張庭甄 海面──覆蓋XII
089 柯燕茹 孵夢
090 徐昭華 月台左
091 李政隆 一花普提
092 高肇良 家
093 陳泰華 小丑的心聲
東方媒材類
094 黃青藍 凝視著轉醒的自己
095 蔡孟修 尋覓
096 許文德 蒹葭蒼蒼一
097 林玟伶 繁與謐
098 黃建倫 爭食
099 林澄 雙龍搶珠
100 李炯毅 連峰玄天
立體與複合媒材類
101 梁佑華 群體的形狀
102 牛俊強 Self Portrait-1
103 陳安安 無題(白色臉龐)
104 謝秉諺 歲月神偷──時光之犬
105 王安佩 豐饒與富足的詩篇4──豐盈#2
106 何佳真 第八中隊──政治慰安
工藝類
107 鄭文裕 古都新藝
108 陳建宏 機械獅
109 黃秀寧 1+1=?
110 邱婉婷 臥
111 謝嘉亨 光輝
112 黃明文 葉飄春深雀鳥啼──木葉天目瓶
113 崔克英 回眸
114 黃玉旼 生物拼接──葉尾獸──爬行
115 包容瑜 表象
116 許秋鄉 花田囍事
書法、篆刻類
117 齊榮豪 道法自然
118 周欣慧 李賀《龍夜吟》
119 施承佑 枯藤
120 許志芳 潘閬詩
121 鄭宇宏 虎嘯鐘聲聯
攝影類
122 莊淑芬 永恆
123 周秀娟 出口
124 湛文甫 等君入座
125 蔡欣芸 L’etat d’humain人類狀態──一與他者
126 賴昭旭 沉默之聲
127 王怡霖 生命癌殤
128 彭雅鈴 探險家The Explorers
129 劉耀斌 國民生活須知食篇1 未來營養標示圖鑑
130 陳毓芳 披氈
131 韓志翔 傳統食品的自由聯想
新媒體類
132 李德茂 維爾尼亞河Vilnele
133 南瀛獎徵件簡章
143 徵件及得獎人數統計
145 得獎者附錄
│書序│
藝術榮光
閃耀南瀛
創辦於1987年的「南瀛獎」,開地方政府辦理全國性藝術競賽之先河,終於在本屆跨越了30年,實是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30年來,「南瀛獎」以其嚴謹公信的評審制度及優厚的獎金,拔擢獎勵眾多優秀藝術家,蔚為公辦美展競賽之典範,引領著臺灣藝壇的共同記憶。這一頂屬於臺南的藝術桂冠,不僅是臺南市民們足堪自豪的藝術品牌,更反應了特定時空背景下藝術創作者們的文化情懷及思潮,深具歷史、教育、文化等面向的重大意義。
本屆南瀛獎共計有808位藝術家參與,各提出1件主要作品及2件參考作品共2,424件參賽作品,歷經了初審、複審、決審各階段,最終評選出3位南瀛獎得主及首獎4位、優選14位、佳作18位及入選49位等得獎者。在眾多獲獎作品中,可看出藝術家們關於藝術形式與結構的多元表現、現實社會及人文關懷的多方觀照,傳遞出深刻而感動的藝術能量,卓有可觀。在這個藝術文化主導著城市的人文能量、特色風采、以至於文化競爭力的時代,南瀛獎的賡續辦理,毋寧是深具意義的,足以鼓勵更多藝術家持續深耕本土、放眼世界,為臺南市帶來更豐盛的文化多元性。
與此同時,臺南藝術各界所期盼的臺南市美術館亦即將於本(107)年度試營運,奠基於臺南過往豐厚的文史基礎、展望未來以在地接軌國際的無限可能,我們企盼臺南市美術館能以更完善的空間環境、硬體設施、專業人力的投入,持續厚植、串聯起臺南市的文化發展,帶給這個文化城市更宏觀的新視野。
於此恭喜所有得獎者,並深刻感謝本屆「南瀛獎」所有的評審委員、工作團隊及志工夥伴們,因為有各位的投入及付出,方能共同成就這份屬於臺南的藝術榮光,引領藝術長河繼續向前奔流!
臺南市 代理市長 李孟諺
南瀛風采
繼往開來
「南瀛獎」走過三十載,乘載著一整個藝壇世代的演變活躍與輝煌榮光,堪稱典範傳承、繼往開來。海納百川,而能成其大,南瀛獎這一路走來,亦是以其兼容各類媒材創作之性質,每屆徵得各方傑出藝術家提供作品參賽,苦心盡展絕藝、靈思各臻巔峰,每每令人忘情讚嘆、驚喜連連,所有藝術家們全心投入的精神著實令人感佩!
本屆延續了上一屆開放不限尺寸的相關規範,讓藝術家們有更多盡情揮灑的空間;亦於籌備階段接受籌備委員建議新增了「新媒體」一類媒材,兼及更多當代藝術的可能性,也激盪出更多的討論與新觀點。「南瀛獎」雖是地方政府所主辦,卻早具備立足臺南、放眼臺灣的企圖心與格局,幾十年來與時俱進、有口皆碑,堪稱臺灣藝壇盛事。藝術家們各盡其才、傾盡心力所完成的創作,蘊含著當下諸般的靈感情思及文化基底;作品交會時互放的光芒,更可謂是真實性靈之展現,共同構築出一部屬於臺灣的藝術史。
藝術與性靈的存在,讓人類的生命因而不同。藝術創作往往需要長期的鑽研與努力,方能讓單一性之媒材得以展現美感、傳情達意;而要得心應手、成就佳作,有時更需那關鍵的靈光須臾或反覆琢磨摸索,在得到獎項肯定之時,回首來時路應都是酸甜苦辣,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在此除了恭喜,也謹致上最深的敬意。
由仲夏開始收件,各路英傑因緣際會於南瀛一展身手,歷經大規模的徵件評選、展覽與頒獎籌備等過程,至秋末時節終能將本年度的豐碩成果展現在大眾面前,各藝術領域最頂尖的一時之選盡現風采,願以此盛宴與所有愛好藝術的朋友們共享!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局長 葉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