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郭柏川,1901年生於臺南市打棕街。原先擔任教職並擬攻讀法律,在1927年初露鋒芒入選西畫後又接連入選臺展,從此便踏上了修習繪畫藝術的一生。在生涯中旅日學習油畫並研究素描色彩,隨後又赴北京,回到臺南後即創立南美會並籌設美術館,為地方藝術工作奉獻。
本書將郭柏川先生的作品集叢,並以郭柏川先生的一生經歷為主軸撰編。其以西畫油彩為主的創作被喻為東西合璧,在書中也有詳細的創作形式探討與介紹。此外,也將其一生故事輔以其作品及歷史圖文資料呈現,以期能夠鉅細靡遺地記載這位臺南藝術大家傳奇的一生。
|作者簡介|
黃才郎
學歷:
民國81年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民國62年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
經歷:
民國98年迄今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民國96-98年 文建會第一、三處處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民國90-95年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民國88-89年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
民國83-87年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民國81-83年 高雄市立美術館籌備處主任
民國69-71年 《西洋美術辭典》主編
|目錄|
序/2
I、郭柏川名作分析─〈鳳凰城─台南一景〉/4
II、東西合璧的實踐者─郭柏川的生平與評價/12
│生平/13
│留日時期/14
│北平生涯/15
│從北平回到台南/19
│建立南美會/20
│籌設美術館/22
│郭柏川風格的時代背景/22
III、郭柏川作品欣賞及解析/30
裸女習作B/31
故宮/32
故宮(鐘鼓樓大街)/34
曠野(雲)/36
赤崁樓(一)/38
窗邊裸婦(二)/40
岫出層巒/42
自畫像/44
大成殿(台南孔廟)/45
台南孔廟大成殿/46
大成殿/47
瓶花/48
孔廟大成坊(二)/50
紅目鰱與蚌/52
桃實/53
公園/54
台南孔廟大成殿/56
桃子與葡萄/57
運河連作(一)/58
墨魚(小卷)/60
IV、郭柏川生平大事記/61
V、參考書目/63
|書序|
序
臺南是臺灣最早倡議設立美術館的城市。早在一九六O年代,「南美會」創始人、知名畫家郭柏川教授等藝術前輩,就曾為臺南籌設美術館大力奔走呼籲,惜未竟事功。回顧以往,臺南保有歷史文化資產全臺最豐,不僅史前時代已現人跡,歷經西拉雅文明、荷鄭爭雄,乃至長期的漢人開臺首府角色,都使臺南人文薈萃、菁英輩出,從而也積累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數百年來,府城及大南瀛地區文人雅士雲集,文藝風氣鼎盛不在話下,也無怪乎有識之士對文化首都多所盼望,請設美術館建言也歷時不絕。
二O一一年,臺南縣市以文化首都之名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展開歷史新頁。清德有幸在這個歷史關鍵時刻,擔任臺南直轄市第一任市長,也無時無刻不思發揚臺南傳統歷史光榮、建構臺灣第一流文化首都。臺南市立美術館的籌設工作,不僅是升格後的臺南市最重要的文化工程,美術館一旦設立,也將會是本市的重要文化標竿以及市民生活美學的重要里程碑。
雖然美術館目前還在籌備階段,但在全體籌備委員的精心擘劃及文化局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積極展開館舍籌建、作品典藏等基礎工作,更率先推出「歷史.榮光.名作」系列叢書,邀請國內知名藝術史家執筆,介紹本市歷來知名藝術家。透過這些藝術家的知名作品,我們也將瞥見深藏其中作為文化首府的不朽榮光。
感謝所有為這套叢書付出心力的朋友們,也期待這套叢書的陸續出版,能讓更多的國人同胞及市民朋友,認識到臺灣歷史進程中許多動人心弦的藝術結晶,本人也相信這些前輩的心路歷程及創作點滴,都將成為下一代藝術家青出於藍的堅實基石。
臺南市市長 賴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