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01 鄭國姓開台灣歌
055 勸儂莫過台灣歌
067 桃花女周公鬥法
129 陳三五娘
|書序|
縣長序
陳唐山
台語可以是一種語言,也可以是一種文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從台語中所淬煉出來的雋語、歌詩、童謠、褒歌等等,代代相傳,形成生活中最生動的片語與最美麗的智慧。
長期以來,台語只是一種語言,並未形成一種文學,坊間雖然出現過若干的「民間文學」,但多未經過系統整理與詮釋,充其量只是隨興式的拼湊編印而已,就文學角度觀之,實在不易看出它的功能與地位,殊為可惜。
這些年來,台語文研究風氣,風起雲湧,百家爭鳴,民間文學形成一股風潮,並成為顯學。唐山自接任縣長之後,特別重視本土文學的推動,以強化本土藝術,愛惜斯土斯民。難得的是,台南縣文化局在葉局長的領軍之下,開官方風氣之先,於民國八十四年首度推出《南瀛台語文學叢書》一套六冊,將台語文學系統化、學術化,並予以重新詮釋與定位,使台語文學不只在這塊土地上生根,同時也推向國際文壇,一時廣受好評,許多大學、研究機構紛紛接上國際網路。
此次,再接再厲再度出版也是一套六冊的《南瀛台灣民間文學叢書》,整理台灣民間說唱七字仔歌仔簿,稽考文字,以全新面貌出現,為台語文運動再助一臂之力,使台語民間文學更上層樓,更接近廣大人民。讓更多人瞭解台語可以是通俗的,也可以是精緻的;可以是鄉土的,也可以是國際的。
值此《南瀛台灣民間文學叢書》十二冊問世之際,除對縣立文化局葉局長與全體同仁的努力,肯定之外,同時也要對編者黃勁連的辛勞,表示感謝之意;台語民間文學的園地有這麼多人在一起耕耘,將來一定會五穀豐收,六畜興旺。
局長序
葉佳雄
有井水、有儂煙兮所在,有儂咧唸詩、唱歌;有儂兮所在,有文學。這是誠自然兮代誌,那親像鳥仔佇樹枝頂,自然咧啼叫;草仔佇土地頂面,自然咧生長、生枝發葉。台語是一種古意、古典又佫幼秀兮文學語言;咱兮祖先,四百冬前著用台語兮前身──閩南語咧思考來唱歌、唸詩;不管作穡抑做工,唸褒歌來娛樂家己亦娛樂別儂。四百冬前,咱泉州兮老祖先著已經開始咧演劇搬戲,同時創造出「陳三五娘」南戲兮戲文;建立了台灣民間文學兮傳統基礎。
台語兮古典文學,一脈相承,源遠流長;唯南戲戲文、南管兮散曲,夠北管兮文學,民間男女對唱兮七字仔褒歌,夠歌仔戲戲文,布袋戲、皮影戲戲文,超過壹仟三佰本兮歌仔簿,無法度計數兮民歌民謠,囡仔歌、囡仔古......會使講是山重水複,一山懸過一山;多采多姿,處處是柳暗花明兮好風景。這是台灣文學兮財產,唔是負債;做一位台灣作家應當愛來繼承、吸收,蓮花化身共伊發揚光大。
民間文學兮特色著是口頭文學;台灣兮民間文學嘛是安爾:伊兮作者唔是有名有姓兮作家、詩人,是唔知姓名兮廣大人民逐家合力共同創作兮。伊口耳相傳、活佇廣大人民兮喙裡;在有情兮人間,在咱兮土地流浪,行過人間兮悲喜。後來經過文人兮採集、研究、稽考、修訂,共伊「文字化」;然後登佇報章雜誌,印佇冊裡;慢慢仔定型,繼續佇曠濶兮民間流行。那親像野草咧,充滿頑強野生兮力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台灣民間文學兮特色,是建立佇台灣語言兮特殊性格;是古意、古典、文雅,是樸素、簡潔、自然、生動;是語彙兮丰富,以及可歌可唸,伊充沛兮音樂性;抑揚頓挫,那親像「大珠小珠落玉盤」。佫來著是意象性、伊形象化兮語言,營造多采多姿兮文學風景,來描寫台灣特殊兮風土人情;伊兮思想性,伊簡潔有力兮語言佇樸素兮文學形式裡,表露台灣儂兮人生觀,人生兮哲學,對大自然兮觀照,佮對人類社會兮批評。
自古以來咱兮文人作家高高在上、看勿會起咱兮民間文學;一般士大夫、讀冊儂嘛看勿會起咱兮民間文學。認定奚是販夫走卒、引車賣漿之徒兮雜唸亂唱兮文學,不登大雅之堂;真是互儂感覺遺憾。一九三六年李献璋出版“台灣民間文學集”,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先佇頭前兮序文安爾講:「被士大夫排斥兮民間故事、歌謠,夠現在,猶會當在百姓喙裡咧流傳、唸唱;即款性命力兮拍畚,咱是唔敢看輕、凊彩共伊放過。啥乜原因咧,因為每一个故事抑歌謠,攏會當表現當時兮民情、風俗、政治、社會制度,亦會當表示當時民眾兮真實兮思想、感情;所以無論唯民俗學、文學,甚至唯語言學上看來,攏有伊保存兮價值。」早早著發出伊無奈兮感嘆,以及伊先知迄款獨到、利劍劍兮見解,互儂興奮,精神百倍,想卜振作起來追隨前輩兮跤步,繼續拍拚;關懷咱兮民間文學,更上一層樓,共咱兮民間文學,廣泛兮搜集、整理、研究;進一步共伊系統化、精緻化。同時用台語羅馬字共伊注音,用台語來共伊注解;希望咱兮民間文學會當普及化,重新行回民間,互咱兮民間逐家佫來喜愛。今旦日,咱「台南縣文化局」投入無法度計算兮時間、精力、財力,重新整理、編印《南瀛台灣民間文學》一套十二本著是即款兮心意。佇遮,我卜代表「文化局」來向黃勁連、不眠不休兮努力,表示敬佩、感謝之意。即款幼秀兮台灣民間文學兮系統化出版,希望那像海湧咧;一湧接一湧,接紲來出版。
編者序
黃勁連
台灣兮民間文學,實際上著是台語文學,亦著是用台語來思考,描寫台灣兮人、事、物,記錄台灣兮風土、民情,表現台灣儂兮生活經驗,思想、感情兮世界兮文學。唯台語兮民間文學,咱會當看著台灣儂兮歡喜抑是悲哀;咱會當偷偷仔看著台灣儂兮形象佮伊心內兮夢。
台語是文學性、音樂性兮語言,伊有八音七調,九个變調,伊古老、古典、古意,又佫是進步,反映時代兮現代性語言,伊會當形成意象,創造文學兮風氣;咱兮祖先自早著用父母話,來咧思考、創造兮文學。佇西元1566年,明朝嘉靖年間咱兮老祖先著已經創造南戲戲文《荔鏡記》兮劇本,搬演陳三五娘兮愛情故事;伊兮文學性誠懸,無輸三伯英台兮戲劇。唯西元1566年兮《荔鏡記》算起,夠北管兮文學、男女對唱兮七字仔褒歌、歌仔戲戲文、布袋戲戲文、皮影戲戲文、一仟三百外種兮歌仔簿,以及數目非常可觀兮民歌民謠、囡仔歌、囡仔古......。咱兮台語民間文學歷史超過四百冬,四百外冬兮民間文學會使講是源遠流長,波浪壯濶,一湧懸過一湧,非常兮澎湃,非常兮壯觀,值得來共伊吸收、繼承,發揚光大。
台語兮民間文學是台灣現代文學兮肥底,南戲戲文、歌仔簿是台灣戲劇、小說兮源頭;男女對唱兮七字仔褒歌是台灣歌詩、現代詩兮水源。今旦日台灣儂兮意識舉頭,台灣兮詩人、作家一夜之間雄雄睏精神;逐家有疼心、有愛心、有毅力、有決心卜來愛鄉愛土,創造真正原汁兮台灣文學;寫出有台灣水質、台灣塗味,有台灣主體性,有血、有目屎兮文學;咱愛來食遮源頭兮活水,吸收遮兮營養分來壯大家己。咱一定愛回歸鄉土,轉來祖先兮田園種作現在文學兮新品種,咱兮台灣文學則有向望。
台南縣立文化局,拔著頭彩,已經出版台灣第一套兮台語現代文學叢書,風起雲湧帶動台灣本土化兮熱潮;現在飲水思源,食果籽拜樹頭,佫卜來出版台灣兮民間文學:七字仔史詩─歌仔簿六本。互儂非常歡喜。杜甫兮詩:「不薄古人愛今人」講咧真好。咱文化局兮做法著是不薄古人愛今人兮充分表現;尊重現代亦疼惜古典,佇遮編者唯心肝底表示敬意佮感謝。即套冊兮出版是不朽兮「盛事」,希望對「台灣文藝兮復興」,有一定兮幫贈。
鄭國姓開臺灣歌本事(節錄)
王宗傑
即本歌仔冊,冊名雖然號作「鄭國姓開台灣」,事實上就內容來看,規本歌仔冊總共402句,佮鄭成功直接有關係兮詩句,無超過50句。其他大部分兮詩句,唔是咧描寫台灣早期先民生活兮狀態,包括衣食住行,男女風俗,著是咧講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兮警察對人民酷刑、司法無公平兮現象。詩歌內底亦保存過去漢民族為中心參帝國封建時代兮思考模式。所以咱需要用台灣土地做主體,對台灣歷史背景先做一番客觀兮整理佮了解,再進一步說明歌仔冊兮內容,探討一寡其中存在兮問題。
一、荷蘭儂時期
西元1624年,荷蘭儂佮明朝帝國達成協議,退出澎湖,轉向來佔領台灣。荷蘭儂按台灣西爿南部兮鹿耳門進入台江,代先佔領一鯤鯓(現在的安平),開始佇一鯤鯓兮所在起造熱蘭遮(Zeelandia)兮城堡;後來佫再唯平埔族取得台江對岸兮赤崁地區,起造總督台灣兮行政中心──普羅民遮城(Provintia),建設倉庫、宿舍,慢慢形成一個台灣上早期商業街區。荷蘭根據即兩個所在,建立了經營台灣兮政治經濟體制,這亦是台灣上早出現有管理制度兮政府組織。當時荷蘭儂主要佔領兮地區是台灣農業經濟上好兮嘉南平原,出產大量兮米、糖。最後佇1642年共佔領北部地區兮西班牙儂趕走,獨占了台灣所有兮商業利益。
迄當時,荷蘭儂佇台灣進行殖民地方式統治,是完全透過「聯合東印度公司」來運作。「聯合東印度公司」有得著荷蘭國會兮授權,對海外兮商務地區,會當直接行使主權,包括簽約、駐軍、建築城堡,任命行政首長佮法官,甚至是發行銀票金錢,佫有荷蘭政府提供兮軍事武力支持,這是西方國家佇開拓海外殖民地時期,出現兮一種官民合營兮武裝貿易公司。總公司設佇荷蘭兮阿姆斯特丹;現在印尼兮雅加達,當時叫做「巴達維亞」,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兮遠東支部,東印度公司佇現在兮台南設有行政總督,負責商務佮行政管理,完全接受印尼巴達維亞兮指揮。荷蘭儂佇台灣38年,前後經過12任兮總督,按商業兮角度來看,攏是荷蘭在台兮商務代表。
荷蘭儂來台灣主要兮目的,亦是東印度公司成立兮商業目的。當時荷蘭儂佔領兮主要地區嘉南平原一帶,是台灣西部梅花鹿上濟兮所在,荷蘭儂除了鹿皮兮外銷以外,猶佫有農業產品糖佮米。佇1936年左右開始,台灣出產兮糖大量銷去日本,不只是滿足日本市場兮需要,佫進一步外銷夠西亞波斯參荷蘭本國。有一個荷蘭駐台兮總督講過:「台灣確實是阮公司一隻真好兮乳牛。」
荷蘭儂貿易兮對象佫包括當時明朝帝國沿海兮海賊集團;海賊集團控制海權,佮明朝兮官員勾結,提供荷蘭儂足濟中國兮商品,包括蠶仔絲、犀牛角、藥材、綢緞、黃金等等貨物。後來鄭芝龍勢力愈來愈大,荷蘭儂佫參鄭芝龍集團簽訂貿易協定,鄭芝龍變成提供荷蘭儂主要兮貿易對象。因為當時明朝政府實施海禁政策,中國地區沿海兮國際貿易完全互海賊性質兮集團控制;台灣佇荷蘭儂兮統治管理之下,已經建立國際性兮貿易性格,充滿海洋文化開放特色兮所在。只是即種海洋文化兮成果,完全是由荷蘭儂得去亨受;當時人口上濟兮原住民佮早期移民兮漢人,並無法度分享海洋貿易文化兮成果,這是台灣儂身為殖民地一種歷史性兮悲哀。
佇荷蘭儂來台灣以前,雖然有漢人進入台灣,但是人口數目無偌濟,大部分佫是暫時性停留兮,零零星星;亦有逃辟官府追捕兮海賊,將台灣當作是過境兮所在。1624年有走私集團兮海賊頭李旦來台灣,後來猶有顏思齊帶領兮部眾進入現在北港附近,建立基地,分作十寨,開始居留落來。
「蓉洲文稿」內面安爾記載:「台灣有中國民,自思齊始」,鄭芝龍就是顏思齊兮部下,1625年顏思齊過身了後,鄭芝龍接掌領導所有兮海賊集團。1628年鄭芝龍接受明朝招安,將伊嘉義、雲林附近兮地盤讓互荷蘭儂,留落來漢人大約有3000儂,攏投入荷蘭東印度公司做勞工。荷蘭儂因為發展農業經濟,需要大量兮跤手幫忙種稻仔、甘蔗、獎勵漢人來台灣滯。《台灣府志》內底有安爾記載:「紅毛遂聯絡土番,招納內地人民,成一海外之國。」當時荷蘭時代兮漢人移民,是透過李旦、鄭芝龍來進行,這就是台灣上早期兮「外籍勞工」。荷蘭儂為著農業土地兮開墾,佫唯印度引進水牛,甚至設立管理牛隻兮交配機關。明朝中期以後,中國地區年年飢荒,台灣變成沿海地區漢人移民兮避難所,一直夠鄭成功政權來台灣,佫經過滿清統治兩百外年中間,逃辟來台灣發展兮漢人不斷增加。根據一份1638年12月22日荷蘭總督統計報告記載:「佇荷蘭統轄支配地區,大約有一萬至一萬一千名兮漢人,從事甘蔗、稻仔、掠鹿仔、掠魚仔的空課。」夠1600年荷蘭統治尾期,台灣漢人兮人口可能有三萬至五萬兮跤兜。對當時兮人口結構來看,南島語族原住民大約有十五至二十萬儂,所以當時漢人佇台灣猶原是少數民族。紅毛仔聯絡土蕃,招納內地人民,成一海外之國。
唐山過台灣兮漢人,逃辟貪污腐敗的帝國,來夠海洋兮新天地,兮運命嘛無啥乜改善,再度進入西方經濟利益霸權殖民地兮天羅地網,難逃互荷蘭儂重重剝削兮命運。荷蘭儂統治下兮台灣儂,活佇另外一種萬萬稅兮世界,作穡著繳稅,掠魚著繳稅,拍獵著繳稅,連活咧亦著愛繳儂頭稅。漢人佇荷蘭儂統治下愈來愈無好過,即款社會發生民變暴動是早暗必然兮代誌。佇荷蘭儂統治最後兮十年,台灣民間兮反抗事件上出名兮就是1652年的「郭懷一事件」。郭懷一原本是鄭芝龍兮部下,佇赤崁以南兮二層行溪附近開墾作穡,後來受著民眾擁護,準備利用宴會來圍殺荷蘭兮總督佮行政官員,可惜事情洩漏,郭懷一無奈何只好提早行動。伊帶領4000個儂攻佔赤崁兮普羅民遮城,逃走兮荷蘭儂去向大員(音同「台灣」,今安平)兮熱蘭遮城討救兵。荷蘭調派現代化武器兮荷蘭兵佮信基督教兮平埔族儂增援,最後郭懷一戰死,反抗荷蘭兮部眾四散逃亡,整個民變事件經過兩禮拜就收場。
根據記載:當時統治台灣兮荷蘭儂,包括官員、軍人、商人、傳教師佮眷屬在內,總數無超過3000儂;被統治兮台灣儂大約有十萬儂,原住民佔六、七萬,漢人有三、四萬。荷蘭儂除了做生理以外,平時亦向原住民西拉雅族傳教,用羅馬拼音兮文字翻譯聖經、祈禱文、十誡等,台南附近新港社兮平埔住民大約有百分之八十攏信基督教,羅馬拼音兮西拉亞語佇新港社上蓋時行,現在即款羅罵拼音兮文書,叫做「新港文書」。這是台灣歷史上早出現兮「喙佮筆尖合一」,亦是「我手寫我口」兮文字。1774年的《台灣府志》亦有記載:教寫紅毛仔字兮儂叫作「教冊」,用鵝仔毛栱削尖尖,搵墨汁,唯倒爿向正爿橫寫。後來漢人移民愈濟,平埔儂佮漢人買土地兮契約,有用漢字、新港文字寫作伙兮契約,叫做「番仔棄」。唯遮,就會當看出:「漢人來以前台灣無文化」兮講法,唔但是漢族自我中心優越感者兮偏見,亦是完全無尊重土地歷史兮觀念,是完全錯誤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