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黃勁連
本名黃進蓮,一九四七年生,台南縣佳里鎮潭仔墘人。嘉義師專、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畢業。
「主流」、「笠」、「蕃薯」詩社同仁,台灣筆會,台文推展會會員。
曾任《台灣文藝》總編輯,台北市「漢聲語文中心」主任。
現任「蕃薯詩社」總編輯,台南市「傳統文教基金會」、「鄉城生活學苑」台語班教授。「榮後文化基金會」秘書兼董事。
|目錄|
縣長序──陳唐山
主任序──葉佳雄
編者序──黃勁連
台灣褒歌、台灣國風──黃勁連
001 1、一針兩線
002 2、一日食飽
003 3、一暝睏去
004 4、一日煩惱
005 5、一隻船仔(一)
006 6、一隻船仔(二)
007 7、一隻番船
008 8、一隻火船
009 9、一隻好鳥
010 10、一暝唔睏
011 11、一條手巾
012 12、一塊手巾
013 13、一杯種茶
014 14、一叢樹仔
015 15、一山盤過
016 16、一盆好花
018 17、一錢拆做
019 18、一塊瓦厝
020 19、一塊好柴
021 20、一頂笠仔
022 21、一條大路
023 22、一頂眠床
024 23、一桌四邊
025 24、一哥兩嫂
026 25、一叢好花(一)
027 26、一叢好花(二)
028 27、一步送君
029 28、一枝薰吹
030 29、一片長苧
031 30、一時無看
032 31、七月初一(一)
033 32、七月初一(二)
034 33、七寸枕頭
035 34、卜去娘兜
036 35、卜互咱哥
037 36、十五月娘(一)
038 37、十五月娘(二)
039 38、八跤眠床
040 39、卜去娘厝
041 40、卜食好魚
042 41、卜趁錢銀
044 42、大船唔敢
045 43、大石亦著
046 44、大樹倒落
047 45、千般新嫣
048 46、大厝起來
049 47、小娘約哥
050 48、小妹嫁翁
051 49、大樹剉倒
052 50、小妹攬兄
053 51、山頂落雨
054 52、山葯開花
056 53、山蒜開花
058 54、山茶開花
059 55、水錦開花(一)
061 56、水錦開花(二)
062 57、水錦開花(三)
063 58、水錦開花(四)
064 59、水錦開花(五)
065 60、水錦開花(六)
066 61、水錦開花(七)
067 62、水錦開花(八)
068 63、水錦開花(九)
069 64、水錦開花(十)
070 65、水錦開花〈十一)
071 66、水錦開花(十二)
072 67、水錦開花(十三)
073 68、水錦開花(十四)
074 69、日葵開花
075 70、木棉開花
076 71、月香開花
077 72、水桶(勿會)離
078 73、互娘僥去
079 74、木筆開來
080 75、手舉鳥銃
081 76、天頂出有
082 77、天頂無雨
083 78、日日夜夜
085 79、日來煩惱
086 80、日頭出來(一)
087 81、日頭出來(二)
088 82、日頭出來(三)
089 83、日頭若暗
090 84、日頭一暗
091 85、日夠中晝
092 86、日時挽茶
093 87、天頂落雨(一)
094 88、天頂落雨(二)
095 89、天頂落雨(三)
096 90、天頂落雨(四)
097 91、天頂落雨(五)
099 92、双跤(足百)夠
100 93、双跤踏入
101 94、双跤行夠
102 95、双儂美好
103 96、文官武面
104 97、手摕白紙
105 98、手抱琵琶
106 99、手捾茶籗
107 100、火船卜行
108 101、仁貴出征
109 102、王莽篡漢
110 103、水仙花開
111 104、火車卜行(一)
112 105、火車卜行(二)
113 106、火車卜行(三)
114 107、火車起行
115 108、毛氈舒來
116 109、六月算來(一)
117 110、六月算來(二)
118 111、水車車久
119 112、分開亦是
120 113、六月芥菜
122 114、五枝齒拓
123 115、五根草籽
125 116、內山出有(一)
127 117、內山出有(二)
128 118、內山出有(三)
129 119、內山出有(四)
130 120、內面盤嫂
131 121、仙丹開花
133 122、兄哥一年
135 123、兄汝身邊
137 124、兄哥心肝
140 125、兄妹一儂
141 126、兄哥會知
142 127、兄仔十八
143 128、白衫穿來
144 129、兄哥有想
145 130、甘蔗發穎
147 131、四月樹蟬(一)
148 132、四月樹蟬(二)
149 133、白紙寫字
150 134、石頭揕水
151 135、冬瓜破開
152 136、古樹開花
153 137、四環金鐲
154 138、玉蘭開花
155 139、打鼓開喙
156 140、打鼓兮山
157 141、打狗山尖
158 142、好花會謝
159 143、朱蘭開花
160 144、百合花開
161 145、芍藥開花
162 146、芝蘭算來
163 147、共汝講無
164 148、合君約佇
166 149、合君斷約
168 150、合君相好
169 151、合娘相好(一)
170 152、合娘相好(二)
171 153、好花亦著
172 154、耳空咧癢
173 155、竹筍離塗
174 156、亦無共娘
175 157、伙計來煞
176 158、各項若舊
177 159、行孫偷摕
178 160、百般是取
179 161、庄中出有
180 162、老鼠走入
181 163、有心拍石
182 164、池中無水
183 165、先生節脈
184 166、含笑過畫
185 167、含笑拍莓
187 168、含笑開花
188 169、荏萊開花
189 170、芭蕉開花
190 171、杜鵑開花
192 172、芎蕉好食
193 173、初一無來
194 174、我娘嫁著
195 175、夾竹桃花
197 176、即爿看過(一)
198 177、即爿看過(二)
199 178、即爿看過(三)
200 179、我娘僥君
201 180、我娘合哥
202 181、我娘合君
203 182、我哥生水
204 183、門口一對
205 184、芹菜好食
207 185、杏花開來
208 186、車頭鐘仔
209 187、赤鯮出世
210 188、狄青去取
211 189、阮兮草厝
212 190、君有新娘
213 191、李仔好食
214 192、灶跤出有
215 193、身穿烏衫
216 194、身穿青衫
217 195、步頻咱好(一)
218 196、步頻咱好(二)
219 197、君汝無(毛+灬)
220 198、初一無來
221 199、見著查某
222 200、赤菊開花
|書序|
縣長序
陳唐山
台語可以是一種語言,也可以是一種文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從台語中所淬煉出來的雋語、歌詩、童謠、褒歌等等,代代相傳,形成生活中最生動的片語與最美麗的智慧。
長期以來,台語只是一種語言,並未形成一種文學,坊間雖然出現過若干的「民間文學」,但多未經過系統整理與詮釋,充其量只是隨興式的拼湊編印而已,就文學角度觀之,實在不易看出它的功能與地位,殊為可惜。
這些年來,台語文研究風氣,風起雲湧,百家爭鳴,民間文學形成一股風潮,並成為顯學。唐山自接任縣長之後,特別重視本土文學的推動,以強化本土藝術,愛惜斯土斯民。難得的是,台南縣文化局在葉局長的領軍之下,開官方風氣之先,於民國八十四年首度推出《南瀛台語文學叢書》一套六冊,將台語文學系統化、學術化,並予以重新詮釋與定位,使台語文學不只在這塊土地上生根,同時也推向國際文壇,一時廣受好評,許多大學、研究機構紛紛接上國際網路。
此次,再接再厲再度出版也是一套六冊的《南瀛台灣民間文學叢書》,整理台灣民間說唱七字仔歌仔簿,稽考文字,以全新面貌出現,為台語文運動再助一臂之力,使台語民間文學更上層樓,更接近廣大人民。讓更多人瞭解台語可以是通俗的,也可以是精緻的;可以是鄉土的,也可以是國際的。
值此《南瀛台灣民間文學叢書》十二冊問世之際,除對縣立文化局葉局長與全體同仁的努力,肯定之外,同時也要對編者黃勁連的辛勞,表示感謝之意;台語民間文學的園地有這麼多人在一起耕耘,將來一定會五穀豐收,六畜興旺。
局長序
葉佳雄
有井水、有儂煙兮所在,有儂咧唸詩、唱歌;有儂兮所在,有文學。這是誠自然兮代誌,那親像鳥仔佇樹枝頂,自然咧啼叫;草仔佇土地頂面,自然咧生長、生枝發葉。台語是一種古意、古典又佫幼秀兮文學語言;咱兮祖先,四百冬前著用台語兮前身──閩南語咧思考來唱歌、唸詩;不管作穡抑做工,唸褒歌來娛樂家己亦娛樂別儂。四百冬前,咱泉州兮老祖先著已經開始咧演劇搬戲,同時創造出「陳三五娘」南戲兮戲文;建立了台灣民間文學兮傳統基礎。
台語兮古典文學,一脈相承,源遠流長;唯南戲戲文、南管兮散曲,夠北管兮文學,民間男女對唱兮七字仔褒歌,夠歌仔戲戲文,布袋戲、皮影戲戲文,超過壹仟三佰本兮歌仔簿,無法度計數兮民歌民謠,囡仔歌、囡仔古......會使講是山重水複,一山懸過一山;多采多姿,處處是柳暗花明兮好風景。這是台灣文學兮財產,唔是負債;做一位台灣作家應當愛來繼承、吸收,蓮花化身共伊發揚光大。
民間文學兮特色是口頭文學;台灣兮民間文學嘛是安爾:伊兮作者唔是有名有姓兮作家、詩人,是唔知姓名兮廣大人民逐家合力共同創作兮。伊口耳相傳、活佇廣大人民兮喙裡;在有情兮人間,在咱兮土地流浪,行過人間兮悲喜。後來經過文人兮採集、研究、稽考(khe1kho2)、修訂,共伊「文字化」;然後登佇報章雜誌,印佇冊裡;慢慢仔定型,繼續佇曠濶兮民間流行。那親像野草咧,充滿頑強(goan5kiong5)野生兮力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台灣民間文學兮特色,是建立佇台灣語言兮特殊性格;是古意、古典、文雅,是樸素、簡潔、自然、生動;是語彙兮丰富,以及可歌可唸,伊充沛(phai3)兮音樂性;抑揚頓挫,若親像「大珠小珠落玉盤」。佫來是意象性、伊形象化兮語言,營造多采多姿兮文學風景,來描寫台灣特殊兮風土人情;伊兮思想性,伊簡潔有力兮語言佇樸素兮文學形式裡,表露台灣儂兮人生觀,人生兮哲學,對大自然兮觀照,佮對人類社會兮批評。
自古以來咱兮文人作家高高在上、看勿會起咱兮民間文學;一般士大夫、讀冊儂嘛看勿會起咱兮民間文學。亻因認定奚(he1)是販夫走卒、引車賣漿之徒兮雜唸亂唱兮文學,不登大雅之堂;真是互儂感覺遺憾。一九三六年李献璋出版“台灣民間文學集”,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先佇頭前兮序文安爾講:「被士大夫排斥兮民間故事、歌謠,夠現在,猶會當在百姓喙裡咧流傳、唸唱;即款性命力兮拍翸(phah4phun2),咱是唔敢看輕、凊彩(cin3cai2)共伊放過。啥乜原因咧,因為每一个故事抑歌謠,攏會當表現當時兮民情、風俗、政治、社會制度,亦會當表示當時民眾兮真實兮思想、感情;所以無論唯(ui3)民俗學、文學,甚至唯語言學上看來,攏有伊保存兮價值。」早早著發出伊無奈兮感嘆,以及伊先知迄(hit4)款獨到、利劍劍兮見解,互儂興奮,精神百倍,想卜振作起來追隨前輩兮跤步,繼續拍拚;關懷咱兮民間文學,更上一層樓,共咱兮民間文學,廣泛兮搜集、整理、研究;進一步共伊系統化、精緻化。同時用台語羅馬字共伊注音,用台語來共伊注解;希望咱兮民間文學會當普及化,重新行回民間,互咱兮民間逐家佫來喜愛。今旦日,咱「台南縣文化局」投入無法度計算兮時間、精力、財力,重新整理、編印《南瀛台灣民間文學》一套十二本著是即款兮心意。佇遮(zia1),我卜代表文化中心來向黃勁連、施炳華、邱冠福幾位編撰(zoan7)者,、不眠不休兮努力,表示敬佩、感謝之意。因爲時間、財力兮限制,咱今旦日干礁會當出版戲文、褒歌、歌詩、囡仔歌,有淡薄仔遺憾(ui5ham7),希望以後再接再厲,佫來出版囡仔古、台灣兮史詩、台灣兮笑話,請逐家期待。
編者序
黃勁連
台灣兮(e5)民間文學,實際上著(toh8)是台語文學,亦著是用台語來思考,描寫台灣兮人、事、物,記錄(liok8)台灣兮風土、民情,表現台灣儂兮生活經驗,思想、感情兮世界兮文學。唯台語兮民間文學,咱會當看著台灣儂兮歡喜抑是悲哀;咱會當偷偷仔看著台灣儂兮形象佮伊心內兮夢。
台語是文學性、音樂性兮語言,伊有八音七調,九个變調,伊古老、古典、古意,又佫是進步,反映時代兮現代性語言,伊會當形成意象,創造文學兮風景;咱兮祖先自早著用父母話,來咧思考、創造亻因(in1)兮文學。佇西元1566年,明朝嘉靖年間咱兮老祖先著已經創造南戲戲文《荔鏡記》兮劇本,搬演陳三五娘兮愛情故事;伊兮文學性誠懸(koan5),無輸三伯英台兮戲劇。唯(ui3)西元1566年兮《荔鏡記》算起,夠北管兮文學、男女對唱兮七字仔褒歌、歌仔戲戲文、布袋戲戲文、皮影戲戲文、1400外種兮歌仔簿(phoo7),以及數目非常可觀兮民歌民謠、囡(gin2)仔歌、囡仔古......。咱兮台語民間文學歷史超過四百冬,四百外冬兮民間文學會使講是源遠流長,波浪狀濶,一湧懸過一湧,非常兮澎湃(phong5phai3),非常兮壯觀,值得來共(ka7)伊吸收、繼承,發揚光大。
台語兮民間文學是台灣現代文學兮肥底,南戲戲文是台灣戲劇、小說兮源頭;男女對唱兮七字仔褒歌是台灣歌詩、現代詩兮水源。今旦日台灣儂兮意識舉頭(giah8thau5),台灣兮詩人、作家一夜之間雄雄困精神;逐家(tak8ke1)有疼心、有愛心、有毅力、有決心卜來愛鄉愛土,創造真正原汁兮台灣文學;寫出有台灣水質、台灣塗味,有台灣主體性,有血、有目屎(sai2)兮文學;咱愛來食遮(zia1)源頭兮活水,吸收遮兮營養分來壯大家己;咱一定愛回歸鄉土,轉來祖先兮田園種作現在文學兮新品種,咱兮台灣文學則(ziah4)有向望(ng3bang7)。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拔著頭彩,已經出版台灣第一套兮台語現代文學叢書,風起雲湧(iong2)帶動台灣本土化兮熱潮;現在飲水思源,食果籽(zi2)拜樹頭,佫(koh4)卜來出版台灣兮民間文學:“陳三五娘”兩本,“台灣褒歌”兩本,“台灣詩歌”佮“台灣童謠”各一本,猶原一套六本,大範(pan7)佫幼秀。互儂非常歡喜。杜甫兮詩:「不薄古人愛今人」講咧真好;咱文化中心兮做法著是不薄古人愛今人兮充分表現;尊重現代亦疼惜古典;佇遮編者唯心肝底表示敬意佮感謝。即套冊兮出版,希望對台灣文藝兮復興,有淡薄仔幫贈(za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