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吳新榮選集(二)
  • 作者:
    原著:吳新榮/漢譯:葉笛、張良澤/總編輯:呂興昌
  • 出版者:
    台南縣文化局
  • 出版日期:
    民國86年3月15日初版、民國90年12月初版二刷
  • ISBN/ISSN:
    957-00-8773-0
  • GPN:
    030749860043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0.6*15cm/432頁
  • 定價:
    200

|內容簡介|

 

    一九九四年,清華大學舉辦「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台灣文學國際學術議會」,為此,呂興昌先生特別拜訪吳新榮的兒子吳南圖醫師,吳南圖醫師除告知當時「新榮先生」資料庋藏情形外,並相贈「震瀛三錄」。隨後呂興昌先生到吳三連史料基金會翻檢吳新榮先生所有的著作與藏書,並整理出《吳新榮選集》。

    本書為《吳新榮選集》中的第二集,收錄吳新榮先生的隨筆、文獻訪考、日記。

 

 

|目錄|

 

輯四    醫者隨筆

003  醫界兩三題

007  社會醫學短論

012  一個村醫的記錄

019  養病自語

023  良醫良相

028  狗的故事

034  屁的故事

039  亥年

043  大便

046  憐憫之門

輯五    文獻訪考

053  飛番墓與阿立祖

060  帶雙妻與媳婦螺

066  沈光文墓──民國四十二年六月十三日(善化鎮)

070  李德和評葉王交趾陶──民國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嘉義市)

072  抗日先烈林崑岡──民國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將軍鄉)

077  新港社平埔族──民國四十二年九月十八日(新市鎮)

081  石劍──民國四十二年十月十三日(白河鎮、後壁鄉)

084  平埔歌謠──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大內鄉)

090  石敢當巡禮 ──民國四十六年三月五日

093  追跡洪雅族後裔──民國四十九年七月三日

099  靖海侯施琅與將軍庄

104  有許媽超就無北港媽祖.有北港媽祖就無許媽超

107  公進士與母進士

109  李老君與蕃太祖

112  南鯤鯓五王爺與萬仙爺

115  台南縣志稿修後記

輯六    日記

123  青風會成立──一九三三年十月四日

125  青風會解散──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二十三日

126  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一九三五年五月六日、六月一日

127  台中大震災義捐音樂會──一九三五年七月九日

128  台灣文藝聯盟大會──一九三五年八月十~十一日

129  台灣新文學社創立──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130  年終決算──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131  旭翠會──一九三六年一月一日

132  楊逵來訪──一九三六年四月四日

132  南洲俱樂部──一九三六年四月十日

133  台南第一次文藝座談會──一九三六年四月十五日

134  文學與生活──一九三六年五月十三日

134  呂赫若──一九三六年六月一日

135  文聯佳里支部新會員──一九三六年六月六日

135  會晤郁達夫──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136  訪賴和、林獻堂──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一日

137  現代台灣十傑──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七日

138  新聞漢文欄廢止──一九三七年四月一日

138  文化人、科學者──一九三七年九月六日

139  戰時心境──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十一月六、十二、十六日

141  日文日記──一九三八年一月三日

142  唯物史觀支那史──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五日

142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

143  日本化──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九日

143  亂世──一九三八年二月廿一日

144  醉生夢死──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145  學者詩人使徒──一九三八年七月十五日

145  藏書──一九三九年一月十四日

147  與麻將永別──一九四0年三月八日

148  佳里八景──一九四0年五月五日

149  皇民化運動──一九四0年十一月廿三日

150  日本中堅文藝講演會──一九四0年十二月廿一日

151  台灣中心說──一九四一年八月十日

153  暢談台灣文壇──一九四一年八月十五日

154  南北文學群英會──一九四一年九月七日

155  討論加強《台灣文學》陣容──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155  成立「白柚吟社」俳句會──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日

157  加強《台灣文學》陣容名單──一九四三年四月二日

158  震瀛詩集──一九四三年七月一日、三日、六日、七日

159  台灣文學決戰會議──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160  林芹香──一九四四年一月廿六日

161  苗傜族──一九四四年二月四日

162  日本投降──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十六日

164  社會文化參與──一九四六年五月廿二日

165  縣議員落選──一九五一年二月三日

166  台南縣文獻委員會──一九五二年八月五日、十一月十一、十三日

167  不悅之事──一九五九年三月十八日

170  文化工作──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四日

輯七    吳新榮研究資料

175  致讀者:代總序──張良澤

203  吳新榮《震瀛詩集》初探──呂興昌

253  吳新榮的左翼詩學:台灣新文學運動的一個轉折──陳芳明

284  農村與社會主義思想:吳新榮日治時期詩作析論──黃琪椿

341  吳新榮的精神歷程:以文學創作為中心──林慧姃

374  吳新榮先生戰前作品年表初編(一九二七~四五)──柳書琴

 

一個村醫的記錄(節錄)

 

    「草地醫生」就是「田莊醫生」,較合實際來說就是「農村醫生」。我選這個題目,寫這個記錄,就是要應南瀛會的要求。雖然說患者並不多,但能夠平心地連續寫幾張原稿。做一個草地醫生是困難的事,因為草地患者根本不理會你是早或暗,你是忙不忙,尤其是多少有患者的開業醫,一日廿四小時都是勤務時間。幸運今天是雨天,雨天是草地醫生的休息日,我利用這個雨天來寫些我的失敗談及成功記,雖然開業未上兩年,經驗淺薄,感想無聊,也夠敬呈親愛的諸同學做參考。

    由百日咳所發生的肺炎,染後大都不好,教科書寫怎麼樣我已忘記了。但我所經驗的數例,均走最惡的徑路。我最初遇著的是在離此街上不遠一家貧農的小孩。我出診到病家的時候,這個孩子的父親,也正在患瘧疾發燒,而呻吟在床上。這個年青而慈愛的父親說:他自己不要緊,要看他的孩子就是。孩子和兩親以外還有一個祖母,她從前一定是個富農的媳婦,言行都有教養的老人家。她說:有病的人應該都要吃藥。但我不難知道這個正直的父親是苦於藥費,所以我一共診療兩人。孱弱的父親正是瘧疾,所以投下鹽酸奎寧就可治療了。但這個可憐的小孩,用什麼歐嘉寧,什麼憐酸古待因,他頑固的咳嗽也不見效。加之數日後竟發了大高燒而且呼吸也困難,投下烈美仁也不退熱,孩子的身體日漸衰弱。為了這個可愛的初孫,他的祖母及兩親都不眠不食地看護他,而且時常自苦藥費不能如意。我為了這個用盡黃金都買不來的純情,受了無限的感銘,一面約每日到家診療,一面務以最善的療法對付。可是這個不幸的孩子竟歸鬼籍。這層事我已忘記的日後,這個貧農拿二籠的美柑,來放在我的診療桌上而去。

    「有賺無贈」(有取無與)這句話,是病家要欠賬的前提,我也想試試看。有一日郡役所的公用汽車輾倒了三個登記所長(日人)的孩子,不知什麼風吹來的了,他們竟帶到我陋隘的外科室來。我也一時恐慌起來,因為我開業不久,設備不周。但我也誠心誠意盡我的所能,為他施術縫合消毒擦傷了,大概不致會怎樣惡化。翌日我也準備材料,消毒器具,特地等待他們來換藥。但是竟不見他們光臨,後來才知道他們到臺南大病院去,我知道自己的不德,而能夠捨除責任以為幸。不久他們痊癒而回來了,不但對我沒有一言半句的道謝,尚且說我的技術不高明、我的設備不周至,如果不到臺南去一定沒有好後果。我聽了這一番話,大為憤慨,馬上帶了新聞記者去找他們,並請求初診費、住診費、手術費等等其他應該請求的一切的費用一共廿餘元。果然不出我的預料,他竟靠日人之勢,出於不遜之態度,並說藥費太貴了。我更為生氣,告訴他說:你誠意來我就誠意去,藥費雖然貴些,但不是我請你來的,這不上到臺南花的幾十分之一,你不繳儘管由你,我也自有辦法對付你。我歸家後不久,什麼郵局長(日人)什麼郡役所大官(日人)都跳出來調停。結果我取了全額,這筆錢值我一日看四、五十名患者的收入,這就是有賺無贈了。

    任何好心腸的醫生,在酣夢中被叫起來出診,的確不是愉快的事。然所謂「勤緊」二字是醫生的美德之最,而且法律上也定「應請」是醫生的義務之初,所以大概的醫生都不得不服從這並不愉快的事。有一個深夜,我的大門被人叩得快壞了,我不得不起來,擦著眼伸個懶腰,而後同來迎者到了病家。患者是七十餘歲的老太太,她只訴說腹痛而已。據言病來已久,已經過數位醫生的診療都不見效。觸診上腹部即發現有一個壓痛性的塊樣物。疑為胃癌之下,打了鎮痛和強心針,並連續投內服藥,但一向不生藥效,而且時常發燒,不思飲食,所以我對患家暗示有最惡的後果。病人的兒孫也觀念著老人家的最後,把她由房間移到正廳讓她能夠好走死路。但經過一禮拜她還不死,患家又來請我去「死虎做活虎打」。我也發了一片的慈悲心,以實驗的心情,援用孩兒腹痛的情形,給她服一服山道寧及甘汞。翌日上腹部的塊樣物已落下腹部,所以再試用下劑,果然不久她下了一隻像「煙吹」那樣大的蛔蟲及膿性的大便。後打一筒葡萄糖即見漸漸有氣力,翌日再打一筒即見食欲增加起來,再打一筒即能起來,再打一筒即能步行。經過一星期而見她終癒安了,雖然是一場的原始治療,但我們要知道奇跡只能發現在原始。

    有奇跡也有失敗,也是夜間的出診,坐了搖搖擺擺的大型公共汽車到了臨海的鄉下。石油燈下的黑暗屋裏我發現著一個顏色蒼白的女病人。一見容態就知道是很嚴重的了。患者正在呻吟中,意識已是不明白。聞自早晨突發腹痛,現在腹部膨脹非常,大小便整天整日不通。觸診一看果然到處壓痛緊張,浣腸一看也不見什麼東西出來。僅發見肛門的周圍一帶有些血痕,聞說月經自兩個月來都不正常。我即疑為子宮外妊娠,並勸患者及早到大病院去手術,以免誤失一命,歸途我想到麥角或者有效,但經過一星期都不見再來,後聞再請他醫,而不用手術使她痊癒。這給我們的一種大教訓,我們不可對患家說病人一定「無望」。照我們的第六感和科學基礎,大概可以指中病者的轉歸,但人命常常難料,所以最好不要指明預後,「無望」二字須要換為「嚴重」。又最好的治療未必是最善的治療,時常開到破產也買不得生命,致使陷于「傢夥了秀才無」的悲運。所以用最好治療也不能治癒者不要介紹給他醫,又經濟上不能負擔者你介紹給他也沒有好處,反使他走向較壞的路去。這種種都不使他們「善」,也不給我們「好」。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