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傷口與花朵
  • 作者:
    謝文雄
  • 出版者: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出版日期:
    民國88年4月
  • ISBN/ISSN:
    957-02-3491-1/A20090400004
  • GPN:
    030749880098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0.7*14.7cm/72頁
  • 定價:
    NT$100元

|作者簡介|

 

謝文雄

民國五十六年生,台南縣柳營鄉人,高雄師大國文系畢業。

查畝營文史工作室執行長。鹽份地帶文藝營成員。國中教師。

 

 

|目錄|

002  傳承南瀛文學─縣長序
004  深耕文學園地─主任序
006  自序

甲、傷口─散文詩部份
002  一、傷口
003  二、散文詩三首─井、信、醉
006  三、散文詩二首─蟲、田
008  四、散文詩二首─怒、墳
010  五、傘
011  六、山脈
012  七、鉛筆
013  八、茶事
014  九、散文詩四首─詩稿、相片、床船、古書
018  十、散文詩二首─師夢、心死
021  十一、分手
022  十二、記錄
023  十三、疤痕
024  十四、師
025  十五、報紙
027  十六、女子側寫五則
032  十七、隼鷹

乙、花朵─雜詩部份
034  一、油紙傘的塵緣
036  二、自己
037  三、五行:金、木、水、火、土
042  四、五官:眼、耳、鼻、口、眉
047  五、笑、劍、氣
050  六、心、墓、刀、樹
054  七、晚餐、交談、吵架(1)、吵架(2)
058  八、背影、街口
060  九、泡開妳的一壺心事
061  十、山路
063  十一、所謂遠方
064  十二、夜色
065  十三、夜歸
066  十四、這一條街

069  丙、作品刊出一覽表

 
|書序|

【縣長序】
傳承南瀛文學

台南縣縣長  陳唐山

    文學是人類心靈的共同產物,亦是人類歷史文明最感人肺腑的一種藝術型式。自古以來,人類就以其敏銳的心靈感觸,對大自然的一顰一笑,謳歌頌讚,也傳達自己在生活中的種種悲歡與哀樂,留下許許多多千古不朽文學佳作。
    咱們台南縣雖是農業大縣,但這兒人傑地靈,人文薈萃,在山海交織的土地上,孕育不少睥睨一世的俊傑之士,替南瀛開啟寬敞文學大門。逮至台灣割讓,諸多有血氣的知識份子,在無法執干戈抗日,以及求取功名無路的情況下,乃相率結社,互通聲氣,發抒鬱悶,本縣詩詞吟社在此時,如雨後春筍,爭相成立,它們對當時社教文化的推動,實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同時期,世界性的新文學崛起,它自由、浪漫,不受束縛的任文人雅士翱翔盤遊。如本縣的北門七子:吳新榮、郭水潭、徐清吉、王登山、莊培初、林芳年、林清文等人,他們就以其奔騰澎湃的熱情,發為雄奇飄逸的文字,自陳襟抱,直抒胸臆,其作品幾達「有美皆備,無麗不臻」之境。
    從民國八十二年起,台南縣立文化中心在葉主任的高瞻遠矚的睿智卓見之下,逐年舉辦「南瀛文學獎」、「南瀛文學新人獎」選拔,並陸續出版「南瀛作家作品集」,其目的,乃為本縣作家開闢更寬敞的文學天空,讓他們以才華橫溢的用筆,顯現內在自我,超越外在現實的拘絆,邁入理想標的,透過文字的組合,表現作家個人的意志、思想與人格,也為南瀛大地抹塗五彩繽紛的文學釉彩。
    綜觀南瀛作家的作品,由於每人在各個階層的心領不同,當然對文學上的感受也大異其趣,故其風格各有千秋,有以豪放見長,有以精純稱譽,亦有格調纏綿,也有風華掩映......,猶如天上繁星,閃爍燦爛,映照南瀛天地,故衷心期盼;凡我南瀛作家,理應齊來筆耕,共寫「南瀛文學新歷史」。

【主任序】
深耕文學園地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葉佳雄

    文學反映人生,文學更可以美化人生。文學最重要的是表達真誠的感情,而真誠的感情必定植根於鄉土,任何文學作品,倘若離開土地和人民,宛如失根的蘭花,勢必嚴重貧血,光榮盡失。因此作家們不論以詩、散文、小說、戲劇......等不同文體與寫作技巧所呈現出來的文學作品,必定充滿對鄉土的關懷和熱愛。此種愛鄉情懷的昇華文學,其文采才有感性、才有生命力。
    文學創作者在孜孜不倦的寫作過程中,倍嘗孤寂歲月和艱辛苦況;一旦作品能夠公開發表,受到大眾的肯定,洵為他們心中最大的慰藉。台南縣開發甚早,人文薈萃,文風鼎盛,尤以名聞海內外的「鹽分地帶文學」,堪稱台灣文學的重鎮。
    為了文風之傳承與歷史見證,本縣於一九九二年起,辦理「南瀛作家作品集」徵集,獎助縣籍文學家出版個人作品集,並於一九九三年,設立「南瀛文學獎」與「南瀛文學新人獎」,以發掘獎勵勤於筆耕並對文學創作著有貢獻的縣籍作家,七年有成,累計出版了六輯「作家作品集」,為縣籍作家保存及流傳其優良作品。以往六輯「作家作品集」,均將歷屆南瀛文學新人獎得獎作品一併納入,從本屆第七輯起以嶄新的面貌分開出版,足見除了文學獎外,我們對作家作品集的重視,更證明本縣倡導地方文學風氣不遺餘力,所撒播的文學種籽,已經萌芽茁壯,可謂成效卓著。
    今年的「作家作品集」,經過六位編輯委員審慎評比,入選的四位優秀作家和作品有:陳益裕先生觀照南瀛鄉土的報導文學「走過南瀛大地」,許正勳先生充滿關懷鄉土的台語詩集「阮若看著三輦車」(當我看到三輪車),丘榮襄先生用心靈感受的旅遊筆記「旅人之眼」,以及謝文雄先生的現代詩集「傷口與花朵」。南瀛文學園地需要深耕,歡迎愛好文學創作的縣籍作家,共同植栽,好讓芬芳的文學花朵吐蕊怒放,果實纍纍,年年慶祝大豐收。

自序

謝文雄

一、文學是個人心靈歷史的迷宮
    高中畢業時,堅持讀歷史系的志向,在家人反對下而折衷讀了國文系,而且被迫選擇了南部保守聞名的師範大學。
    大學一年級因誤打誤撞僥倖獲得校內小說獎佳作,就此糊里糊塗步上了文學這條不歸路。升上了二年級,在眾多翹課詩人、泡妞詩人、喝酒詩人、不洗澡詩人們的糾纏及陷害,逐漸詩化。
    新詩是記載個人的人生片斷,事關風月,無登大雅,不論生氣的、悲傷的、高興的,都是我的口述歷史,就文字而言,迷宮的深陷,是你我被制約卻不能自拔一種痛恨卻摯愛的遊戲。

二、寫作是腦部細胞運動的手淫
    你每天扛著鋤頭到田裡,雖然不太會除草、播種,連最基本的施肥都很〝兩光〞,可是你畢竟起碼勉強算是農夫吧!
    所以,中國文學系即使對寫作事業訓練沒多大幫助,至少外型讓人覺得你很高深莫測。(書都很重,訓練學生像陶侃。)
    我第一次寫詩,共花了差不多十分鐘,寫完之後,忽然覺得自己威而剛了起來,便很帥帥地拿給詩社社長同學看,他仔仔細細、原原本本瞧了近一個小時,反覆吟誦、搔首弄姿,然後吐出一句:字寫得很端正。就一夜無語了。(字是電腦字)
    寫作是什麼?寫作其實是大便,吃完文學,享受水果便能拉的東西,平常、自然、規律,卻無比神聖。
    有人把創作過程視為分娩,也是非常恰當的。所以,即使臭頭爛耳缺手斷腳的小孩,永遠是創作母親情懷最珍愛的寶貝。那個鄰家的帥哥辣妹,永遠都是那麼一文不值!

三、戀愛是文學    分手是哲學
    當初寫詩的真正原因,就我而言,其實只有追女友和出風頭而已,後來才加進去賺稿費一項。
    年青時候,總覺得自己有太多時間,可以去浪費。這是每個人一生才一次的揮霍,可要好好珍惜〝用〞一下。尤其上大學以前,很多人都要非常苦讀才能擠進窄門。所以,划船、騎車、夜遊、登山、釣魚......全部要一一做到。睡覺和上課經常濃縮一起,寫詩和約會被列為必修課程。壓抑已久生理上的賀爾蒙一一轉為一首首活潑亂跳的現代詩和古典詩詞。
    因此,有人說過:戀愛中的人,都是優秀的詩人。而分手的苦痛,是事後驚覺,使人們體會出生命的哲學。了悟「情」字的貪、嗔、癡、愚。
    後來有幸及不幸地服役外島,漸漸體驗「文學是苦悶的象徵」的意義。因為之後,字句不再精練,情感不再氾濫,生命才開始算是「詩」了。
    詩,寫在想家的枕頭上。詩,寫在吵架的電話線上。
    詩,寫在刺槍術的刀鋒上。詩,寫在行軍時起泡的腳上。
    因為你活著,所以你寫詩。
    因為你寫詩,所以你活著。
    詩人要寫,才能算活。我自己一直這樣認為。

傷口



因為我受過傷,所以才知道自己的限制。

我是一個堅強卻容易退縮,

自卑而非常自傲的最脆弱強人。

不斷失敗、不斷跌倒,極度在前往成功的路上飲淚,

但仍持續重新出發的旅者。

挫折使我向自己宣告放棄、投降、死亡,

一次又一次,

生命激勵自我,站起來、活過來,一次又一次。

傷口,是一首首令人最痛苦,也最令人榮耀的詩。

一道又一道血淋淋的傷口,

是一枚且一枚會微笑的勳章。





油紙傘的塵緣

──給文惠



我在古剎內靜心面壁了

十九個寒暑

只為修得妳我五百年後的

一個正果

只願我是寺前的一株菩提

為妳抖落滿院的思念

喝下後世不得超生的苦酒

而且,塵心又隨風的倩影

永鎮於雷峰塔下

不可輕易氾濫西湖

我在佛祖前虔誠祈求了

一千九百個膜拜

只為求得妳我再五百年後的

一段塵緣

那絕對不是杭州的楊柳醉人

也不是重陽  時節的細雨霏霏

而是油紙傘下

相思的船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