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委員|
主任評審委員 / 陳萬益
華語短篇小說 / 陳昌明、陳萬益、彭瑞金
報導文學 / 林佛兒、楊敏盛(阿盛)、劉克襄
兒童文學 / 林文寶、桂文亞、謝武彰
臺語詩 / 方耀乾、何信翰、曾吉郎(白聆)
臺語短篇小說 / 王志誠(路寒袖)、胡長松、廖偉竣(宋澤萊)
臺語散文 / 林承謨(林沉默)、張惠貞、廖瑞銘
青少年新詩 / 謝安通、顏艾琳、嚴振興(岩上)
青少年小品文 / 邱榮鑲(丘榮襄)、張溪南、楊寶山
(依姓氏筆劃排序)
|目錄|
002 市長序 拿起筆來,為臺南揮灑,為文學盡力/賴清德
004 局長序 成就文學之都風華 綻放文化首都榮光/葉澤山
【成人組】
華語短篇小說
014 評審意見 / 陳昌明
017 首獎 覺醒 / 黃雍嘉
039 優等 蟋蟀風雲 / 連泰宗
057 佳作 壞圓規 / 黃暐婷
073 佳作 仙境套房 / 陳怡潓
093 佳作 八田與一 / 陳世賢
報導文學
120 評審感言 南風,我的土地我來說 / 林佛兒
123 優等 南風─臺灣西南史前文化考古紀實 / 蔡文杰
135 優等 我的土地我來說─安平舊聚落的觀光發展,好?不好? / 楊安琪
149 佳作 南區鹽埕今昔風華 / 郭桂玲
161 佳作 二仁溪紀行 / 薛純寶
173 佳作 留在臺南新營的一枚甜蜜印記 / 鄭立明
187 佳作 濾魚 / 陳淑君
兒童文學
202 評審總評 / 桂文亞
205 首獎 劍獅的超級任務 / 王昭偉
217 優等 請問,可以搭公車嗎? / 蔡心怡
227 佳作 稻草人卡卡 / 陳啟淦
237 佳作 海神宮殿 / 陸昕慈
249 佳作 老屋 / 游書珣
臺語詩
266 評審感言 / 何信翰
269 首獎 安平,安平 / 陳利成
275 優等 白頭毛 / 姜天陸
279 佳作 順趁預言猶未成真 / 陳金順
283 佳作 大事年表 / 陳廷宣
287 佳作 鐵窗跤讀批 / 吳孟璋
臺語短篇小說
292 評審意見 / 胡長松
295 首獎 接跤仔 / 陳正雄
315 優等 畫家ê秘密 / 陳玉珠
343 佳作 日頭出來的時 / 陳金順
365 佳作 願望ê重量 / 林貴龍
375 佳作 風車之母 / 薛純寶
臺語散文
400 評審報告 / 廖瑞銘
403 首獎 陪王育德行路 / 陳正雄
415 優等 刻佇春天的名字 / 陳金順
427 佳作 山路 / 陳文偉
437 佳作 雜菜文 / 陳廷宣
447 佳作 湧─予K / 呂美親
【青少年組】
新詩
458 評審感言 肯定與鼓勵 / 岩上
461 第一名 櫻 / 施旻杉
465 第二名 流星 / 高翊庭
469 第三名 櫃中記 / 鄭翊茜
473 佳作 六月的神農街 / 黃皓謙
477 佳作 靈的蒼穹 / 藍玉雍
481 佳作 南瓜 / 吳欣諭
小品文
486 評審感言 / 丘榮襄
489 第一名 粉墨登場 / 趙擘
493 第二名 山水桃源 / 郭奕萱
497 第三名 南方的脈動 / 潘丁菡
501 佳作 家鄉的印記 / 葉田甜
505 佳作 林語 / 李曈
509 佳作 雨 / 張裴勻
附錄
513 2014年第四屆臺南文學獎徵文簡章
|書序|
市長序
拿起筆來,為臺南揮灑,為文學盡力
我必須對我熱愛的土地有所回饋,我決心重新拿起筆來,為土地與人民的福祉而奮鬥,而我能夠貢獻的只是建立臺灣文學而鞠躬盡瘁罷了。
-葉石濤〈不完美旅程〉這是本市文學耆宿葉石濤在自傳式的散文〈不完美旅程〉中的文字,那時他在沒有言論自由的險惡環境下被迫停筆十餘年,最後還是堅持要重新拿起筆來為臺灣文學奮鬥。
文學的路途寂苦而艱辛,卻可豐富人生和文化內涵,臺灣的文學環境在前人開疆闢土、筆刀硯城後,有了空前的解放和自由。但21世紀後,人類的心靈在文明無止境的發展、變動中面臨極大的矛盾和嚴峻的挑戰,文學的抒發和閱讀就更重要了。臺南市不但是臺灣歷史文化的古都,更是文學的先河,歷經明清、日治的傳承,傳統詩社林立,鹽分地帶等新文學團體萌生,至今文風盛行,人才輩出;府城的古蹟、老巷老村和南瀛的鄉野傳奇是孕育文學的最佳場域。
除了華語文的徵選之外,鑒於母語創作的重要意義,2011年,從第一屆臺南文學獎就首開臺語創作類別的獎項,堪稱是地方政府辦理臺語文學獎的嚆矢,今年臺語小說〈接跤仔〉、〈畫家ê秘密〉和〈日頭出來的時〉等作品對臺語文字的掌握能力有不錯的水準,在主題選擇、情節鋪敘和文字流暢度都有傑出的表現。而臺語散文〈山路〉、〈雜菜文〉等作品也已經發展出成熟的風格,語言純正、自然,能展現臺語獨特的文學氣質。
青少年是熱情澎派、勇於築夢的新世代,也是文學的啟蒙、發軔期,所以本屆起又新增「青少年組」(分新詩、小品文二類),讓臺南的文學往上蓬勃發展之餘,也能向下扎根滋長。本屆新詩作品〈櫻〉、〈流星〉、〈櫃中記〉、〈六月的神農街〉等,對於意象的捕捉和臺南古城的寫意詠物,有非凡的呈現。小品文〈粉墨登場〉、〈山水桃源〉、〈南方的脈動〉等作品清新優異,寫情寫景活靈活現,深具潛力。
文化局逐年都精心規劃有新獎項徵選,讓臺南文學獎能突破窠臼,更臻廣衍多元,其用心值得嘉許。豐收的季節裡,獲獎的作者群,在此衷心祝賀,你們的作品讓文學的臺南更加光輝燦斕;對於努力參與卻未能獲選的作者們,請不要氣餒,再接再厲,成功之路已然不遠。大家拿起筆來,為臺南揮灑,為文學盡力。
臺南市長 賴清德
局長序
成就文學之都風華 綻放文化首都榮光
春去秋來,臺南以「文化首都」的定位合併升格倏忽已歷四載。四年來,文化局戮力以赴,不僅以聞拓創新的視野,在表演視覺藝術、古蹟活化利用、文創加值推廣、社區總體營造等方面取得豐碩的成果,對於文史深耕傳承,我們更以「世界文學之都」的定位與期許,來回應臺南,回應一座擁有這麼得天獨厚文史榮光的城市。
無庸置疑,臺南是文學的城市。自「海東文獻初祖」沈光文伊始,歷經明鄭王朝、清領、日治、民國等政權更迭,臺南文學的傳承始終不曾中斷,更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社會氛圍,開展出各具特色的文學姿態;近代以來,無論是風骨凜然的北門七子,抑或是與土地相同聲息的葉石濤,均可感受作家凝望這塊土地的真摯情感,他們或者訴諸以詩歌愾陳時代顛沛,或者撰述以小說窺探歲月離亂。不論是哪種文體,哪種敘事手法,均可看見他們真誠而無畏的靈魂。這也是臺南文學一脈相傳的核心價值。
在這樣的核心精神上,四年來,文化局透過出版研究、跨界媒合,由靜至動,從地方走向國際,不斷激盪出臺南文學不同面向的發展潛能。今日在臺南我們可以看到,臺語文學已成為當代臺灣文學不容忽視的新興流派,古典文學詩人聯吟交流仍然興盛頻繁,兒童文學教育確實扎根,現代文學發展異彩紛呈,近年來臺南文學更透過出版、音樂、舞蹈等多元媒介,逐步踏上國際舞臺。
深耕而後能豐收,而今臺南文學沃野千里,稻穗澄黃,見諸本次文學獎,可見一斑。第四屆臺南文學獎報名狀況熱絡非常,來稿內容從親情、友情、性別議題到歷史吟詠、在地書寫,包羅萬象,也令評審工作倍加艱辛。本次徵件類別涵蓋臺語短篇小說、臺語詩、臺語散文、短篇小說、報導文學、兒章文學等,更首次設立青少年新詩、小品文兩組。鼓勵青年學子踴躍參與文學創作,用書寫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的觀察和想像,為臺灣文壇儲備更多的活力和想像。
全國最早的地方文學獎,自南瀛文學獎開始,至今已逾二十餘年。文學的風格與潮流幾經更迭,形成現今如斯奼紫嫣紅的文學風光。我們既為舞鶴、阿盛、楊青矗等臺南文壇前輩的傲人成績而欣喜,也期待後浪輩出,承接火炬;當代文壇備受矚目的新銳作家楊富閔、吳妮民、陳榕笙等皆出自南瀛、府城文學獎,得獎時雖然年輕,卻已展現早慧的才情,令人驚艷不已。我們冀望,在未來,臺南文學獎能夠一如既往,不變初衷,發掘傑出的作家,展現開闊的格局,成就文學之都的風華,綻放文化首都的榮光。·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葉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