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臺南文學記往
  • 作者:
    龔顯宗
  • 出版者: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出版日期:
    民國109年7月
  • ISBN/ISSN:
    978-986-5430-28-3
  • GPN:
    1010901021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1*15cm/278頁
  • 定價:
    NT$300元

│目錄│


I  局長序  一冊記往  千秋文章/葉澤山

 

第一章  史前時代至近古

001  第一節  遠古到近代

008  第二節  荷殖時期(1624~1662)

 

第二章  明鄭時代(1662~1683)

018  第一節  文獻初祖沈光文

023  第二節  兩腳書廚徐孚遠

024  第三節  王忠孝

027  第四節  台灣的開國者—鄭成功

030  第五節  鄭成功言行的實錄者—楊英

033  第六節  陳永華

034  第七節  海洋文學的鼻祖—鄭經

042  第八節  明鄭文學對後世的影響

 

第三章  清代(1683~1895)

045  第一節  詩壇最早的東吟社

049  第二節  游宦之士

060  第三節  本土作家

068  第四節  傳說和民間故事

 

第四章  從獨立到日殖(上)

079  第一節  苦心孤詣的文人

104  第二節  保種救亡的詩社林立

 

109  第五章  從獨立到日殖(中)

 

第六章  從獨立到日殖(下)

141  新化區漢文作家概述

155  新營區、日籍漢文作家

 

第七章  戰後迄今(1945~2020)(上)

164  第一節  文學社團

170  第二節  詩社、謎社的課題

 

第八章  戰後迄今(中)

179  北門區漢文作家

 

第九章  戰後迄今(下)

201  其他各區作家

 

236  附圖片

 

 

│書序│

 

局長序

一冊記往  千秋文章

 

    如今提到臺南文學,多數人往往能聯想眾多臺南著名的作家,以及引領時代潮流的文學風格,包含倡議呼應社會脈動的鹽分地帶詩人、奠定臺灣現代文學論調的葉石濤、甚至是近年逐漸受到矚目的新風土寫作。臺南的文學發展在臺灣近代文學史中,無疑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當我們將目光再投向現代文學尚未發展成熟的古典文學時代,甚至是更久遠的歌謠、口傳文學時代,臺南依舊擁有超乎想像豐沛的史料、典籍以及文人,在時代洪流中熠熠生輝。

    多年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權威龔顯宗教授曾主持臺南縣文學史的調查工作,對於臺南古典文學進行詳盡的彙整研究,為臺灣古典文學研究奠定相當堅實的基礎;縣市合併後,龔教授仍然持續調查,範圍甚且擴及大臺南地區,其用心、用功之深,令人敬佩。為持續建構臺南文學譜系,此次文化局特別與龔教授合作修訂補遺,以口傳文學、古典文學為核心出版《臺南文學記往》,重新梳理臺南古典文學的發展源流。

    《臺南文學記往》共九章,略可分為史前時代至近古、荷蘭時期、明鄭時期、清朝時期、日本時期及戰後迄今等數階段。第一章「史前時代至近古」,上探三萬年前的遠古時期、下迄荷蘭時期,考據地方風俗、習慣、信仰等與口傳文學的密切關係。第二章「明鄭時代」,著重鄭氏父子等諸位開臺先賢與臺灣文獻初祖沈光文,為臺灣文學打下厚實的基礎。第三章「清代」,記述游宦之士、本地作家與民間傳說故事,以及最早的詩社「東吟社」,文壇成員與創作題材日漸多元。第四至六章「從獨立到日殖」(上、中、下),聚焦於各地文人與詩社發展,從清末救亡圖存到日本統治,以至生活記趣,各式題材如實反映時代變遷與庶民生活。第七至九章「戰後迄今」介紹傳統詩社的發展沿革及各地區代表漢文作家,從古典文學一窺當代社會文化發展。

    博覽歷史,可鑑往知來;而閱讀文學史記,如同跟隨編者踏入時光廊道,深入體會不同時代的氣息與脈動。「記往」不僅止於記錄過往,更著眼於繼往而開來、承先能啓後之寓意。對於臺南文學史觀的建構,文化局仍不遺餘力的推動,從早期基礎資料建置的「臺南文學小百科編纂計畫」,本次堪稱古典文學總彙的《臺南文學記往》,以及正在著手進行的臺南文學史纂修計畫,都是相當重要的文獻考據調查工作,也是臺南文學精彩傲人的堅實見證。感謝龔教授苦心孤詣執筆成書,洋洋灑灑、立論有據,雖僅一冊記往,實乃千秋文章。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葉澤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