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喚起海墘營記憶/陳唐山…5
重拾海墘印象/葉佳雄…6
血汗沒有白流/馮隆誠…7
老照片新生命/陳茂德…8
感激與感謝/林景淵…9
生活篇
小縣長…14
老少美女…16
伉儷留影…18
閤家紀念照…20
和樂融融…22
曾家俊彥…24
黃清淵先生…26
楊氏昆仲…28
古宅前庭…30
喜氣洋洋…32
風姿綽約…34
天真少女…36
赴日前夕…38
黃保生醫師…40
閤家樂…42
回娘家…44
兄弟合影…46
重陽敬老…48
甘蔗大王…50
排骨酥…52
校園篇
師範生…56
老校舍前…58
嘉義農校…60
老師合影…62
老教室…64
操練…66
國語講習…68
越區就讀…70
末廣國小…72
南一中校友…74
茅港尾公學校…76
學寮生活…78
下營國中(一)…80
下營國中(二)…82
一刻千金…84
畢業紀念照(一)…86
畢業紀念照(二)…88
畢業紀念照(三)…90
畢業紀念照(四)…92
畢業紀念照(五)…94
畢業紀念照(六)…96
畢業旅行…98
畢業紀念照(七)…100
畢業紀念照(八)…102
時代篇
臨行留影…106
台胞日軍…108
三笠艦…110
甲板上留影…112
壯丁義警…114
勞動服務…116
公路局大卡車…118
炸彈驚魂…120
壯丁團團長…122
日本海軍…124
光榮入伍…126
人物篇
郭睿…130
沈順…132
萬世師表…134
一代大師…136
結婚典禮…138
眼淨法師…140
慈雲禪寺…142
下營的異國友人…144
濟世活佛…146
海澄後裔…148
第二富翁曾春風…150
第三富翁崎頭旺…152
下營聞人…154
政情篇
郭睿老庄長…158
民主政治地方篇…160
縣長巡視…162
赴省觀摩…164
下營鄉農會…166
文貴仙…168
老市場落成…170
景觀篇
舊鄉公所…174
舊衛生所…176
衛生所前小橋…178
舊公園涼亭…180
紳士與淑女…182
水池仔…184
舊上帝廟與保甲…186
下營公有市場(一)…188
下營公有市場(二)…190
下營公有市場(三)…192
下營公有市場(四)…194
下營公有市場(五)…196
下營公有市場(六)…198
下營國小舊景…200
教室拆建…202
舊公園埔堀仔邊…204
橋頭仔港橋…206
下營神社…208
下營神社落成…210
風俗篇
結婚照…214
小腳與煙斗…216
琴瑟和鳴…218
老家門前的結婚照…220
天作之合…222
珠聯璧合…224
寫在書後(海墘營文史工作室成員)…226
|書序|
喚起海墘營記憶
今年農曆三月初一,適逢下營鄉上帝廟三年一科的廟會慶典,下營鄉各界用心籌劃老照片展及民俗收藏家聯展,共襄盛舉。當天我受邀出席為活動剪綵,對於下營子弟出身的我來說,小時候父親帶我們自鹽水回阿公家參加作醮的雀躍心情未曾稍減,如今我已然是為人阿公,感受到鄉親之間蓬勃興起的文化活動,更在內心兀自澎湃不已。
今天《海墘營春秋…下營鄉老照片》專輯的出版,讓我們看到下營的文化工作是有生命力、持續性的進行。這樣的精神對台南縣很重要,文化定根是要在地有人、有心默默耕耘,將這種對故鄉有所知的喜悅與眾分享,渲染成民間的推動力量。我們期望在下營鄉親身上感受到這股熱誠,更期盼能帶領起全縣的風潮,以「文化再造南瀛」。
這本老照片專輯我必將好好珍藏。藉著翻閱此書,我將漫遊兒時記憶裡的下營,拼湊父親和祖父生活期間的老下營相貌,並搜尋她進步繁華、物換星移的痕跡,這是一件富知趣的事,我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渴求了解家鄉的容顏,尤其庄腳總有太多的出外人,發現故鄉的活力對大家很有意義。
台南縣縣長 陳唐山
重拾海墘印象
在此春暖花開之際,欣見《海墘營春秋─下營的老照片》專輯的出版,象徵我們所辛勤播種的文化種子,又得以在鄉鎮生根拓葉,豐富縣民的生活,實為振奮人心之事。
本中心多年來致力於提倡藝文活動,蒐編出版南瀛文化叢書百餘輯;而老照片專輯的出爐,更是歷史人文的縮影,彌足珍貴,每一輯的出版,都是靠有心人盛情提供,和編輯人員用盡心血蒐羅、查訪而成,早已消逝的過去時光躍然紙上,一道跨越時空的橋樑於焉搭成。
藉由這一次老照片的展覽及專輯的問世,我們可以感受舊時下營─「海墘營」的印象,乃因茅港尾昔日係倒風內海,至清雍正年間以後才漸漸浮覆成陸地,而下營位於倒風港旁靠近海濱,所以叫作「海墘營」。這段史事,實值得傳頌、咀嚼。
有感於下營鄉各界對於文史工作的支持,及海墘營文史工作室成員的全力投入,本中心亦傾力襄助,合力促成本專輯問世。「文化是百年大業」,我們更期盼藉這本述說下營近百年風貌的書,喚起在地人對故鄉的情感,基於共同文化、共同記憶、共同的對土地的感情,成為地方上一股更強大的凝聚力,而這樣的文化耕耘,我們還要攜手更長遠地延續下去。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葉佳雄
血汗沒有白流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海墘營春秋──下營老照片,無論風土民情,毋論老舊建築,不管人物或街景……等等數百年來人民生活的記憶,雪泥鴻爪,雖不過百幀,唯在參與鄉土文獻保存工作者眼中,及徵集整理之過程中,我似乎看到這些人的血汗沒有白流,因為他們將這種艱鉅的工作,以實際行動──老照片展,即將呈現在鄉親的眼前,這些人都是下營鄉文化的保存者,不計代價,不計名份,幕前、幕後的英雄,幾十年或數百年後,或將成為後人追尋的對象,他們對於古文化的執著,我能不感激嗎?
緬懷過去,策勵未來,海墘營春秋──下營老照片展,屆時必然轟動,回憶也好,珍惜也罷,都能使我下營鄉的過去種種用照片留下歷史的見證。
茲值各地鄉土文化收集與編如火如荼,台灣意識的抬頭,本鄉由一群愛護鄉土者──海墘營文史工作室成員,中興大學林景淵教授、吳政隆總幹事、鄉公所秘書何厚增先生、顏純左醫師、郭汶鈞醫師、姜天陸老師、顏文賀老師、朱先進先生、姜玫如小姐……等等先進努力追尋,舊情綿綿,這些老照片讓老年人回味過去,也給年輕一代學習愛惜光陰以及青春不留白。海墘營文史工作室,義行可風,爰為之序。
下營鄉鄉長 馮隆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