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舊情南瀛:台南縣老照片之五
  • 作者:
    文字撰述:周曉婷、康日昇、方瑞洋、陳炎生、蔡榮聰
  • 出版者:
    台南縣文化局
  • 出版日期:
    民國89年5月初版
  • ISBN/ISSN:
    957-02-5886-1
  • GPN:
    030749890085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4.6*26cm/219頁
  • 定價:
    NT$500元

|內容簡介|

 

    常民的生活,是文化精髓所在,文史的蒐集,是傳承民族生命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影像的採擷,是文化再現的立體見證。

    「舊情南瀛」的出版,是過去生活記憶的重現,不論是日治時代、光復初期,透過泛黃的老照片,往日的常民生活文化、早期的社會生態在影像中一一再度鮮活起來,也藉此喚起大家對歷史的共同記憶。

 

 

|目錄|

 

留住南瀛風情/陳唐山  5

重拾南瀛印象/葉佳雄  7

再展南瀛風華/黃武璋  9

 

心靈窗口

學甲庄的小姐  16

魔術高手  18

攜子探老  20

醫師家庭  22

鐵仔駿  24

掃墓牛車隊  26

郎才女貌  28

團圓的喜悅  30

尪姨與桌頭  32

姊弟情深  34

年輕的林方蕊一家  36

哥倆好  38

老祖母的三寸金蓮  40

三朵花  42

遮陽布帽  44

裸裎相見  46

威風八面  48

女學生用餐  50

老鎮長的童年  52

打赤腳的年代  54

舞姿曼妙  56

祖父六十大壽  58

天作之合  60

家人合照  62

藝術照  64

名醫名媛  66

小孩與洋娃娃  68

酷哥  70

二八佳人  72

姐妹情深  74

不苟言笑  76

女照相師  78

 

往日情懷

秋吉日吉先生 82

紀元節郊遊  84

長官視察  86

敬老活動  88

日本國慶  90

喬遷之喜  92

牧師就任  94

歡送迎  96

渡台證明  98

宏揚教義  100

中日聯婚  102

同窗情誼  104

西樂團  106

藝闊繞境  108

小孩穿和服  110

下田助耕  112

資源回收  114

鹽水公學校同學合照  116

教會敬老合照  118

瘦牛拖車  120

義存方存  122

反共自衛隊  124

同窗合影  126

縫紉課  128

拉風少年  130

文武官員  132

警防團結成  134

文化交流  136

全面戒備  138

烏山頭水庫合影  140

分教場落成  142

克難樂團  144

演出桃太郎  146

陳帆  148

 

景物風華

東山中學正門  152

開山闢路  154

省主席下鄉  156

人工灌溉  158

避邪牌樓  160

堆稻穀  162

捐資興學  164

市街改造  166

水塔竣工  168

電話交換台  170

月津舊橋  172

伽藍廟熱鬧  174

萬人空巷  176

萬年筆病院  178

月津河溝  180

控制疫情  182

冬防尖兵  184

修築鐵道  186

撒網捕魚  188

鬼斧神工  190

空難現場  192

殉難紀念碑  194

災後重建  196

神社參拜  198

役馬的女孩  200

全面噴藥消毒  202

老古董  204

童軍露營  206

祭祖  208

建橋治水  210

普天同慶  212

破落街景  214

鹽水溪排水路  216

白河練兵團  218

 

 

|書序|

 

留住南瀛風情

 

    時間的長河不曾停留,催促著我們向前邁進,唐山主政以來,台南縣由農業社會邁向科技之城,已不再是夢。隨著進步的軌跡,讓人更思念農業時代蔥鬱的大地、清香的稻草、群飛的野鴿、斗大的舊鞋…,但懷舊卻無法使往日時光停留。

    貧瘠的物質生活條件,生活水準又不高的年代,居民的精神生活卻是豐富的,昔日生活的點點滴滴,透過泛黃的老照片中重現,讓人有如走進時光隧道,浸淫在思古幽情之中。

    常民的生活,是文化精髓所在,文史的蒐集,是傳承民族生命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影像的採擷,是文化再現的立體見證。自八十五年本縣積極致力「舊情南瀛」老照片的整理出版工作,已邁入第五年。看著五十年前的老照片,訴說著前人胼手胝足的辛勞,有歡笑、有淚水、有快樂、有悲傷,更有無限的感動。我們一方面歡喜南瀛的進步,一方面也為逝去的美好時光喟歎不已。

    台南縣科技的列車已起動,文化的化育更應積極的開展,讓南瀛成為一個有高科技、有文化、有尊嚴的地方。「舊情南瀛─台南縣老照片」專輯,重現四、五十年代台南縣人文情境、生活的點滴,昔人、昔時的影像再度浮現你我眼前,傳達了舊情綿綿、南瀛情懷的憧憬,為台南縣的發展史留下註腳,並為縣民開啟了回顧過去的一扇窗,看看過去、展望未來,我們會更珍惜所擁有,並為未來璀璨的美景而努力。

 

台南縣縣長  陳唐山

 

重拾南瀛印象

 

    從一粒沙可以看世界,從一張照片也可以反應社會的面相、鑑古知今,「舊情南瀛─台南縣老照片」的出版又進入第五輯,本縣文化局盼透過老照片,為縣民拼湊出台南縣早期的生活樣貌,重溫往日的歷史記憶。

    四年前,當本局決定蒐集、整理台南縣的老照片,當時即有「老照片在那裡?」的疑慮。所幸,不少熱心民眾踴躍提供家中珍藏的老照片,於是「舊情南瀛」一輯接著一輯呈現在百萬縣民的面前,也勾起大家無限追憶,第五輯在今年出版後,我們又將繼續蒐編第六輯......,期望大家共襄盛舉,將家中暨親朋好友珍藏的老照片分享給縣民。

    對台南縣的百萬縣民來說,「舊情南瀛」的出版,無疑是過去生活記憶的重現,不論是日治時代、光復初期,庶民生活的點點滴滴雖然風光不再,過往的時光也已經遠離,但透過泛黃的老照片,往日的常民生活文化、早期的社會生態在影像中一一再度鮮活起來,也藉此喚起大家對歷史的共同記憶。

    由於時間的流逝、人事變動、天然災害等因素,使能見證昔日庶民生活的一鱗半爪,有逐漸消失而越來越難以搜尋的景況。個人一直認為文化事務,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因此,本局文化資產課同仁在謝課長的領導下,除了規畫辦理文物、美術展覽之餘,更著力於老照片的蒐集、訪尋工作,著實盡了相當的心力。同時感謝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指導以及熱情鄉親們,不吝提供珍藏的老照片給我們編成專輯,讓這些圖像記錄重現、讓縣民有回顧歷史的機會,尤對中國時報台南縣採訪辦事處協助撰寫文字說明,讓老照片說話,有了新生命,特致由衷謝忱。

 

台南縣文化局局長  葉佳雄

 

再展南瀛風華

 

    在各界引頸期盼下,「舊情南瀛──台南縣老照片」第五輯出版了,值此千禧年伊始,特別具有意義。

    老照片有如歷史的停格,早期庶民生活的縮影,要不是有心者的刻意保存,這些塵封的記憶,可能早已幻滅,不克追尋。

    此次徵集的老照片,內容相當多樣化,張張訴說著老一輩的喜悅、悲悽;景物的消逝,人事的更迭,讓人難掩悸動的心緒;而當時的影中人,如今可能是髮禿齒危的垂垂老者,說不定早已駕鶴西歸!更叫人感受到歲月的流轉與無情,這種共鳴的產生,進一步促使人們懂得把握當下,也是「舊情南瀛」不斷付梓的原動力。

    台南縣即將朝科技城發展,但若缺乏文化的滋潤,將會失去價值感與生命力,台南縣文化局洞燭機先,斥資徵集、出版老照片,相信必能將科技發展的光環渲染得更亮麗,台南縣大家長陳唐山的支持以及縣文化局局長葉佳雄的堅持,均值得百萬縣民肯定,中國時報能參與這項歷史性的使命,亦深感與有榮焉!

 

中國時報臺南縣特派員  黃武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