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舊情南瀛:台南縣老照片之二
  • 作者:
    文字撰述:周曉婷、康日昇、方瑞洋、陳炎生、蔡榮聰
  • 出版者: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 出版日期:
    民國86年6月
  • ISBN/ISSN:
    957-00-9557-1
  • GPN:
    030749860162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4.8*25.5cm/221頁
  • 定價:
    NT$500元

|內容簡介|

 

    泛黃的老照片,就像記憶的窗口,看著老照片,恍如走進時光隧道,細細品味,更覺老照片迷人……且透過記憶的窗口,尋訪往日情懷……

 

 

|目錄|

 

005  留住南瀛風情/陳唐山

007  重拾南瀛印象/葉佳雄

009  為本土文化盡心/黃武璋

典藏記憶.人文.故事

016  噍吧哖抗日事件(1)

018  噍吧哖抗日事件(2)

020  防癆娘子軍

022  青年木槍出操

024  第一位醫學博士

026  左鎮四任鄉長

028  化石老人

030  左鎮平埔文化

032  檢閱比賽

034  玉井油礦山

036  興建新化神社

038  合力採砂石情景

040  南縣八景之一~菜溪漱石

042  菜寮溪曾經美麗

044  前人開路後人行

046  被遺忘的藝術家柳德裕

純真年代.校園.生活

050  大專生同鄉會

052  畢業留影(1)

054  畢業留影(2)

056  禮堂前合影

058  秋季運動會

060  白軍勝利

062  遊藝會(1)

064  遊藝會(2)

066  新西國民學校教員

068  安溪寮公學校畢業典禮留影

070  少年團

072  時代青年

074  日式教育下的小娃兒

076  超級「這一班」

078  童年往事

080  老校長夫人訪問

082  盛裝的俏兒郎

084  飛上青天逍遙遊

086  洗澡樂

088  巧笑倩兮

090  三寸金蓮

092  挑擔拜壽去

094  全家福

096  烽火歲月全家福

098  佳興國校畢業照

100  伉儷情深

102  新舊時代

104  挑石翻修路面

106  推鹽車的歲月

108  野營煮飯

110  大牛、小牛回家了

112  灑網捕魚

114  合力鑿井

116  學術講習會

118  商用大卡車

120  竹欉下的結婚照

122  增產報國

124  防空壕

126  國民服

128  隊員集訓

130  燒生煤球

132  結婚合影

134  殖民地下的警民

136  農村親情

138  與機車合影

140  保甲書記

懷舊風情.景物.舊情

144  朝琴路舊貌

146  物換星移

148  大仙寺古風貌

150  關子嶺溫泉鄉

152  善化郵便局

154  曾昆雲風光入伍

156  左鎮老街頭

158  虎月吊橋騎鐵馬

160  戀戀劉家公館

162  柳營國民學校

164  佳里神社

166  神社留影

168  全副武裝大合照

170  通濟宮重修紀念

172  校長會議

174  民防隊婦女幹部

176  好漢留影(1)

178  好漢留影(2)

180  榕樹下的情懷

182  牛車載魚網

184  徵召留影

186  幹部聚會

188  勿忘影中人

190  徵召參戰

192  油井鐵塔

194  大楠公銅像

196  老榕樹下留影

198  日本警察

200  二宮尊德銅像

202  出征前留影

204  幸運的車伕

206  北門嶼河道

208  講習會結業

210  運動大會

212  庄長的祖厝

214  中浯警察派出所

216  防諜劇

218  就職紀念

221  編後語/老照片.記憶的窗口

 

 

|書序|

 

留住南瀛風情

 

    生活就是文化,台灣近年來經濟發展雖非常快速,但一些具有鄉土文化和歷史印象的文化資產卻隨之漸漸褪了色,斯土斯民的昔日風貌已不復見,惟往日的生活點滴透過影像紀錄,已成為珍貴的文化史料。因此集擷老照片,就成了地域性維護文化歷史、發揚鄉土特色的重要工作。

    在徵集老照片的潮流中,去年我們跨出了第一步,到今年,和中國時報共同主辦「老照片第二集」的徵集也已完成,以民國五十年前的台南縣風情老照片為蒐集對象,並舉辦回顧展,讓百萬縣民更加認識自己的鄉土,進而愛護家鄉。

    《舊情南瀛─台南縣老照片之二》即將付梓,所有努力付出的心血終要結晶成璀璨的篇章,感謝本縣所有關懷本土文化、熱心提供照片的有心人士,及中國時報的配合支持。尤其中國時報台南縣特派員黃武璋先生及五位記者精心規劃和撰文,讓老照片活化起來,牽引台南縣民從老照片的記憶中,有懷念、有感情、有激勵。

    老照片是南瀛大地子民的生活寫照,期待大家一起來關心、一同來分享,企盼未來也都能盡情投入舊影像的採擷工程,以豐富本縣文化資產。

 

台南縣縣長 陳唐山

 

重拾南瀛印象

 

    文化工作,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個人常以這樣的理念與同仁共勉,因此,本中心十三年來除了辦理各類型藝文活動之外,也致力於蒐編出版南瀛文化叢書百餘輯,對於鄉土文化資產之保存,著實是一步一腳印。而最近一、二年來,經常由各單位寄來的刊物或新聞報導中,看到發黃的老照片,總覺得發人深省耐人尋味,南瀛老照片的徵集活動於焉展開。

    去年,《舊情南瀛─台南縣老照片之一》是我們嘗試的首次出版,頗受縣民的肯定,咸認具歷史意義,於是,策劃了「老照片第二集」的徵集,熱心的民眾,紛紛翻出家中多年珍藏的相本,提供珍貴的老照片,這份對鄉土的關懷,令中心同仁感動萬分,在辦理老照片徵選時,我們更是懷著戒慎的心情,務求盡善盡美。

    老照片的珍貴,在於它是歷史的縮影,此次以民國五十年以前的老照片為主題,希冀藉由早期的景物、人文、生活型態,讓縣民有回顧歷史的機會,也為昔日的庶民生活留下見證;精采的老照片不僅是傳家寶,更是我們追尋往昔行腳、策進未來的原動力。

    值此,《舊情南瀛─台南縣老照片之二》的出版,感謝所有提供老照片的熱心縣民,及協助評審的何培夫教授、黃文博主任、鄭道聰先生與黃明雅先生,他們對於「舊情南瀛」系列的編輯方針,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而中國時報則義務為老照片作文字的撰述,讓老照片說話,有了新的生命,亦一併敬致由衷謝忱。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葉佳雄

編後語

老照片.記憶的窗口

 

    泛黃的老照片,就像記憶的窗口,看著老照片,恍如走進時光隧道,細細品味,更覺老照片迷人。

    一百幀的老照片,紀錄不同的人情事故,同樣的是,每一幀照片,都是一則精彩的故事,透過老照片,臺灣早期的生活,歷歷在目,不僅老一輩回味無窮,年輕一代也覺有趣,從照片中更可發現,原來,父執輩常掛在嘴邊的,臺灣早期生活如何艱困,他們如何從困厄的環境中一步一步走來,都是確有其事,絕非「講古」。

    這是「舊情南瀛─臺南縣老照片之二」,從收到一百張老照片的那一刻,忍不住要先睹為快,照片中的人、事、物,距今都有一段時日了,有些影中人也早已離開塵世,但與照片提供者對談的過程中,讓所有的工作人員發現,老照片最動人的地方,還是在於透過照片所凝聚的情感。

    對於一百幀的老照片,我們帶著謹慎的心情,前前後後以兩個多月的時間,尋找資料、進行訪談,有時很幸運的,提供者鉅細靡遺地訴說著每一幀照片的時代背景與拍攝緣起,有時,因為年代久遠,往往要花費一番心血,才能完成相關的照片解說,看著圖文並茂的老照片,彷彿我們也為這段歷史留下註腳。

    《舊情南瀛─臺南縣老照片之二》就要付梓了,期望一百幀老照片,能夠將臺灣早期的生活,完完整整的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