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委員|
主任評審委員:李魁賢
臺語散文:李勤岸、向陽、林沉默
臺語短篇小說:宋澤萊、陳明仁、白聆
報導文學:古蒙仁、阿盛、劉克襄
短篇小說:舞鶴、蔡素芬、蘇偉貞
現代詩:李魁賢、林瑞明、龔顯宗
兒童文學:林文寶、林煥彰、張清榮
|目錄|
002 市長序 搭建文學城市 / 賴清德
004 局長序 閱讀文學 品味人生 / 葉澤山
臺語散文
012 評審感言 / 李勤岸
015 首獎 白雪路180巷 / 施俊州
025 優等 Mihumisang, Patungkan! Usabi-iaha! / 鄭雅怡
047 佳作 倩人哭無目屎 / 張翠苓
059 佳作 佇老榕公的樹跤 / 梁明輝
069 佳作 來去祖國 / 周定邦
臺語短篇小說
078 評審感言 / 宋澤萊
081 首獎 檳榔埔ê烏雨 / 呂美親
095 優等 部長真煩惱 / 董耀鴻
117 佳作 愛嬌 / 施俊州
135 佳作 李貴ê戰爭 / 陳正雄
151 佳作 尪姨Fnang前傳 / 周華斌
報導文學
178 評審感言 / 劉克襄
181 首獎 消失的94巷 / 王俍凱
209 優等 人生的風景─我的家族史 / 林玫玲
229 佳作 埋藏在黃土中的過往 / 蕭文
243 佳作 走進府城環保教育園區的美好時光 / 郭桂玲
255 佳作 中午的約會 / 翁麗修
短篇小說
274 評審感言 題材豐富 各顯姿態 / 蔡素芬
277 首獎 圖騰與禁忌 / 胡家瑜
293 優等 我的名字是 / 張耀仁
307 佳作 回家 / 周志仁
331 佳作 減重計畫 / 邱建樺
351 佳作 噍吧哖兒女 / 楊寶山
現代詩
382 評審感言 爆量的參選詩作 / 龔顯宗
385 首獎 殉身的提琴 / 吳鑒益
393 優等 臺南水立方─城市的性格 水知道 / 潘景新
401 佳作 南方前進 / 沈眠
433 佳作 平原傳奇 / 謝予騰
443 佳作 彷彿看見陌生的自己 / 李長青
兒童文學
452 評審感言 奇想、有趣又溫馨的童話 / 張清榮
455 首獎 小女王餅乾 / 洪淑惠
463 優等 木魚流浪記 / 蔡長明
471 佳作 尋蛋啟示 / 劉碧玲
479 佳作 女王何貝貝 / 王俍凱
487 佳作 魔術師的紅皮箱 / 翁心怡
附錄
497 2012年第二屆臺南文學獎徵文簡章
|書序|
市長序
搭建文學城市
文學的美感,來自於生活的感動與觸發,因生活的有所感,而將其點點滴滴化作文字,滿足自我心靈,更高層次則還可以打動人心,為當代甚或後世留下土地故事,這就是文學獎的終極目標;第二屆臺南文學獎秉持「鼓勵文學創作,推廣文學欣賞及寫作風氣,發掘和培植文學人才,建立臺南文學特色」的宗旨,為臺彎與臺南文學鋪設寬廣筆直的文學大道,提供文學創作者可以自由馳騁奔跑。
臺南文學獎雖然僅僅進入第2年,但承襲著原臺南縣市「南瀛文學獎」、 「府城文學獎」的薪火,依然是文學創作者期待的競逐園地,從總收件高達286件即可看出端倪;臺南市政府有責任放大視野,搭建更大的文學平臺,繼續發光發熱,讓更多文學創作者可以一展長才。
臺南文學獎自創辦以來即以臺、華文為書寫工具,部分文類(如報導文學)還規定主題必須和臺南有關,目的都在於建立臺南文學「臺文書寫,書寫臺南」的特色;本屆臺語創作參賽作品高達48件,多在水準之上,評審委員讚譽有加,認為實力堅強,相當值得我們驕傲。臺語文學向來是臺南文學的強項,自清領時期以來即不乏創作人口,近代更受到土地認同運動的影響,以臺文書寫的人愈來愈多,假以時日,臺南一定會成為臺語文學的重要城市。
經評審委員審慎嚴謹的初、複、決審後,本屆共有30件作品脫穎而出,榮獲桂冠殊榮,在此表示恭喜,因為有您,讓臺南文學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同時也要感謝李魁賢教授等18位評審委員的辛勞與建議,臺南文學的動力火車,因為有您而一直不停的向前開。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我們以喜悅的心情,拜讀每一篇得獎佳作,內心舒暢無比;文學創作的路,漫漫長長,風景無限,期盼大家一起筆耕,為臺南開啟更為寬廣的文學之路。
臺南市市長 賴清德
局長序
閱讀文學 品味人生
文學從來不是文人雅士、騷人墨客的專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詩經中最古老的篇章之一,也是千百年來世人吟詠不絕的動人佳句,而作者佚名,來自民間;「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木蘭詩以質樸不加雕飾的語言講述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傳奇,為女性的堅韌與勇敢塑造出巾幗不讓鬚眉的形象,這篇藝術成就甚高,極具代表性的長篇樂府詩,依然來自民間,並且完全表現了日常的生活、時代的脈動。
文學不僅是藝術的展現,也是生命的啟示,任何人只要對於生活有任何的體驗、任何的感受,不論語言、不管文體,都能藉由文字表達,直抵人心。這是文學創作的可貴之處,也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持續舉辦文學獎不變的初衷。繼去年縣市合併後首屆以大臺南為範圍「誠徵寫作的人」,今年的臺南文學獎則「推開文學的門窗」,廣設不同的徵文類別,包括臺語散文、臺語短篇小說,報導文學、短篇小說、現代詩、兒童文學等6類,徵集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內容從親情、友情、性別議題到環保生態、在地書寫,包羅萬象,更增添了本次文學獎評審的難度。
本屆文學獎競爭激烈,幾篇得獎作品在議題設定與文字運用上都相當令人讚賞。〈白雪路180號〉臺語文字運用成熟、〈檳榔埔ê烏雨〉的敘事手法極具藝術性、〈消失的94巷〉詳實呈現了當地的人文脈絡、〈圖騰與禁忌〉探討倫理禁忌表現不俗、〈殉身的提琴〉哀而不傷、〈小女王餅乾〉馳騁想像……,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作者跨越語言、年齡、文體的生命體驗,更象徵文學世界的無邊無際。
縣市合併後,面臨各界對於「文化首都」的高度期待,吾人深感任重道遠。在過去的兩年內,文化局積極整合縣市原有的文學出版刊物,不僅持續出版「鹽分地帶雙月刊」、「作家作品集」等優質文學叢書,也推出了以介紹臺語文學為主題的「臺江臺語文學季刊」,冀望能傳承並發揚臺南在臺語文學領域累積的創作成果。凡此種種,均是期盼能耕耘出深淺適中、養分充足的文學沃土,讓臺南文學在此環境中開花結果、奼紫嫣紅。喜見第二屆臺南文學獎專輯即將出刊,代表這一季文學果實的收成,或許酸甜有之、苦澀有之,但這些努力之後的收穫,細細咀嚼,感受其中不同的層次、故事,才是文學,又或是人生,最迷人的滋味。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葉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