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001 打開家庭教育的窗子/李雅樵
003 迎刃而解/葉佳雄
005 目錄
010 父母經
011 做個有效能的父母親/張松澤
014 尿床/曾水火
021 過動的孩子/張純紅
023 偷東西/賴木田
027 玩具/黃賽琳
029 零用錢/林鄉
031 幼稚園與托兒所/莊淑惠
033 疾病預防/莊江塘
035 爭寵/黃錦綿
037 怕上學/王麗玲
040 青蘋果
041 青少年的身心特徵/曾志鴻
043 志願的選擇/鄧台英
045 面對考試壓力/沈利夫
048 愛美/曾志鴻
050 錯誤的第一步/曾榮俊
052 吸菸、喝酒、賭博的異常行為/曾榮俊
054 愛情前奏曲/鄧台英
056 談青少年的性問題/曾水火
059 注意孩子變壞的跡象/顏中發
063 幫派/王麗玲
066 婚姻的樂章
067 走向地毯的那端/顏中發
070 有喜/張松澤
073 性生活/姜清旺
075 婆媳/李茂展
077 愛玩的妻子/蘇財元
079 今天不回家/蘇財元
081 更年期/盧振乾
083 談外遇/李淑芬
085 只有一半的愛/蔡明文
087 家庭悲歌/蔡明文
090 生活的色彩
091 談休閒/蘇春枝
093 消費觀/蘇春枝
095 家庭經濟/陳淑鳳
097 家事誰來做/陳淑鳳
099 環境佈置/陳嘉月
102 音樂欣賞/陳旺藤
105 美術欣賞/陳旺藤
108 戲劇欣賞/蔡東源
110 讀一本好書/顏中發
113 退休後的第二春/沈利夫
|書序|
縣長序
打開家庭教育的窗子
台南縣縣長 李雅樵
青少年犯罪率升高,年齡層降低;離婚率扶搖直上,社會投機氣味濃厚。我們的社會病了,大家都能察覺。而病因為何?不乏學者專家、社會賢達都加以診斷,發佈警訊,提出各種看法。事實上,社會病了,治安惡化或文化失調,是果非因,加強整治,亦僅是治標而已,終究家庭才是問題的核心。因此,推動家庭教育就顯得更適切重要了。
政府為了加強親職教育,落實家庭教育,於民國七十七年間在全省各縣(市)均成立「親職教育諮詢服務中心」,負責親職教育諮詢工作。成立以來,普遍苦於案源不多,有門可羅雀之象,無法發揮功能。當然,宣導不夠,民眾缺乏諮詢風氣是主要原因。然而,該工作之推展萬萬不能因此而氣餒,反而要尋求出路,打開困境。況落實親職教育,豈是「諮詢」而已。鑑於此,最近教育部通函各親職教育諮詢服務中心,更名為「家庭教育服務中心」,其內涵擴大,服務項目也增多;加上將補充各縣(市)家庭教育專業人才與經費。未來,我們的家庭教育,再也不是教育的「死角」了。
落實家庭教育,並非靠各級政府的提倡或各縣(市)家庭教育服務中心唱獨角戲就可發揮功能的。而是要結合朝野各界、政府與民間的力量,透過大眾傳播媒體,運用社會資源,配合衛生、警政、民政等管道,齊力推展,才能奏效。
本書之編印發行,可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參考,個人以為「給人指點明路遵行」與「開闢道路讓人通行」同樣重要。當然,書中所提,並不一定是金科玉律,然而,這些都是本縣輔導老師的精闢心得,若有疏漏,亦請各界雅達指正。
主任序
迎刃而解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葉佳雄
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各界一致認為是家庭教育出了毛病。而家庭教育之推展,其困難正如尋找桃花源一般,不得其門而入。起初,我們也有這樣的困擾,然而在教育部、教育廳的指導與各輔導老師的配合下,我們漸漸的已摸索出提供民眾家庭教育方面服務的訣竅。
「生活並不是詩,而是一塊粗糙的頑石。」作家聶華苓在「失去的金鈴子」一書中如是說。人間並不是天堂,一定有很多的不如意,然而,受到衝擊考驗時,您又如何能釋脫,每一個人,定有一些疑惑,不是嗎?
試想想:生活價值何在?生命的意義為何?對擇偶有信心嗎?對婦幼衛生瞭若指掌嗎?初為人父人母手忙腳亂嗎?對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清楚嗎?對管教子女束手無策嗎?備受婆媳問題困擾嗎?飽嚐婚姻問題煎熬嗎?......如果冷靜的探索,必將發現上述問題普遍存在社會各個角落,每個階層,甚至就發生在您我身上。
為了提供民眾家庭教育的服務,我們除了在「南瀛藝文」月刊連載「親職專欄」、「親親信箱」,並與建國廣播電台合作開闢親職教育頻道外,並配合文化中心?辦各項家庭日親子活動,試圖運用各種管道推展家庭教育的工作。但我們深深覺得這還不夠,於是邀集本縣家庭教育服務中心的輔導老師,就其輔導經驗中,選出民眾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出專文,以分享讀者,其見解中肯,頗值得參考,尤其是對新婚夫婦,助益尤大。
家庭教育範疇很廣,輔導老師的專業知能是否充足,是推展本項工作成敗的關鍵,這本書的出版,證明本服務中心師資陣容相當堅強,工作態度相當熱忱。在此,特別感佩賜稿的輔導老師,也期各界多運用本服務中心,給我們更多的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