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書籍
赤子情
  • 作者:
    姜博智主編
  • 出版者: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 出版日期:
    民國82年6月
  • ISBN/ISSN:
    957-00-2865-3
  • GPN:
    030749820153
  • 語言:
    繁體中文
  • 規格:
    平裝/20.5*14.6cm/208頁
  • 定價:
    100

|目錄|

 

 

001  以教育理念、愛心建立美滿家庭/何進財

005  正視家庭教育/李雅樵

007  溫馨家庭/葉佳雄

 

琴瑟和鳴篇

 

017  環保小尖兵/朱韶璋

020  婚姻亮起紅燈/陳育男

023  相看兩不厭/楊可圓

026  夫妻理財觀/鄭輝隆

029  七年之癢/毛瓊慧

032  正確的家庭計劃/林錦義

035  愛情與麵包/鄧守娟

038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郭碧蘭

041  性林春話/林錦義

044  閨房之樂/鄭宇軒

 

親子教養篇

 

049  幼兒管教的藝術/王以仁

054  好保姆/王文泰

058  晚餐少不了您/王世品

062  爸爸,何妨休息一下/楊廣澤

065  孩子唱反調/蔡正元

068  好孩子做家事/林彩鳳

073  讚美的藝術/陳幸梅

077  狼來了/王文泰

082  也是三角習題/謝燕琴

086  巧言令色/葉秋香

090  孩子長不大/蔡正元

 

天涯赤子篇

 

095  均衡一下/林麗花

098  順手牽羊/蘇美琴

101  近墨者黑/胡娟娟

104  溫馨母女情/吳?月

109  我有話要說/吳淑霞

111  我的未來不是夢/楊玉盆

114  安非他命/張永和

117  向謊話說不/王朱美

120  偷嚐禁果/孫淑郁

123  高抬貴手/林振榮

126  我要的不多/蘇錦珠

 

特殊教育篇

 

129  自閉症因的探討/余國華

143  智能不足兒童與早期介入/李芃娟

161  聽覺障礙者的生活適應問題/李芃娟

172  扶他們一把/鄧台英

175  不要可憐我/曾美玉

178  心事誰人知/尤美女

180  塔裏的我/詹佳璋

184  難道,這是「她」的錯?/沈英霞

187  認識腦性麻痺/陳秀容

 

單親家庭篇

 

193  家變/沈利夫

196  單親子女症候群/沈利夫

199  我愛新媽媽/蘇春枝

201  回頭吧!黑牛/方水生

205  快樂的邊緣人/王曉菁

 

 

|書序|

 

教育愛心  建立美滿家庭

 

教育部社教司長  何進財

 

    家庭是社會結構的基本單位,它負有增進子女身心健康、傳授知識、培養道德觀念及輔導行為發展等多種責任與功能。雖然社會型態和結構不斷地改變,但家庭地位的重要性並不因此而稍減;儘管學校教育不斷地進步與普及,也無法完全取代家庭教育的功能。

    其實在人類成長的整個歷程中,家庭始終扮演著遠較學校、社會來得重要的角色,它對兒童健全人格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在所有的家庭因素中,又以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最為重要。時下許多青少年問題固然學校與社會有其無可推卸的責任,然而為人父母者未能善盡教養職責,才是真正關鍵因素。只要方法正確沒有不可教的孩子,只有失職的父母與師長,為父母者如具有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充分體察「愛就是給孩子時間而非給金錢的真義」,多關心接近、了解孩子,運用有效方法因材施教,順其性而善導之,必能為家庭、國家培育有用的人才。

    教育部為加強親職教育的推展,於民國七十七年間在台灣地區各縣市成立「親職教育諮詢中心」,提供「電話諮詢」,「晤談」及「函件輔導」等服務,復於民國七十九年五月更名為「家庭教育服務中心」並結合社會資源及義工力量擴大服務內涵。

    現代父母大都能體認親職教育的重要性,不僅對子女負起「養」的重任,也重視「教」的天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教師,因此稱職的父母不但具有愛心,更要有教育理念與知能,在善意的基礎上,鼓勵孩子正向發展,樂觀進取,同時要有良性互動的親子關係,以「發展重於預防,預防重於治療」的正確教養觀念與方法,增進教養子女的效果,不但可預防青少年問題之發生,更可幫助孩子健全發展,進而建立一個相互扶持,相互悅納和諧幸福的家庭。

    台南縣家庭教育服務中心為提供一般民眾更多資訊及建立家庭教育正確觀念,繼「青蘋果」、「同林鳥」後又出版第三輯家庭教育叢書「赤子情」,該書為其中心之輔導員一年來輔導心得之精華,當可做為家庭教育輔導之參考,茲值專輯付梓之日,特別感謝台南縣縣長李雅樵先生與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葉佳雄先生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視與支持,對於中心全體輔導員暨工作同仁的努力,認真負責的編校,併此致謝。

 

正視家庭教育

 

台南縣縣長  李雅樵

 

    青少年犯罪率升高,年齡層降低,離婚率扶搖直上,社會投機氣味濃厚,我們的社會病了,大家都能察覺。而病因為何?不少學者專家、社會賢達都加以診斷,發佈警訊,提出各種看法。事實上,社會病了,治安惡化或文化失調,是果非因,加強整治,亦僅是治標而已,終究家庭才是問題的核心。因此,推動家庭教育就顯得更適切重要了。

    民國七十七年間,教育部在全省各縣市成立家庭教育服務中心,可以說是政府正視親職教育最具體的作法。本縣家庭教育服務中心成立五年多以來,設備及人力漸趨充實,營運漸上軌道。尤其是因應本縣幅員廣大,借重學校教育的力量,設置五個分區服務站,致使諮詢範圍擴大,服務項目增加,民眾使用率提高,活動辦得多采多姿,顯見輔導人員的服務熱忱,已獲迴響,各項諮詢的效能,亦漸發揮,也可看出本縣積極主動推展家庭教育服務工作,努力已受肯定。

    今天的教育決定明天的社會。個人出身教育,有感教育下一代不僅是學校與教師的責任,也不僅是國家社會的責任,更是家庭與父母的責任。也因此,落實家庭教育,並非靠各級政府的提倡或各縣市家庭教育服務中心唱獨角戲就可發揮功能。而是要結合朝野各界,政府與民間的力量,透過大眾傳播媒體,運用社會資源,配合衛生、警政、民政等管道,齊力推展,才能奏效。

    欣見本縣家庭教育叢書─第三專輯「赤子情」又將推出,書中深入淺出探討夫妻、親子、青少年、特教及單親等問題,雖不一定是行事的圭臬,但都是諮商人員平日的輔導心得,當可提供家庭教育輔導的參考,茲值專輯付梓之日對於教育部、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的大力支持、教授們的指導、本中心同仁及輔導老師的熱忱奉獻,特致由衷謝忱。

 

溫馨家庭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葉佳雄

 

    放眼當今社會,亂象頻生,各類問題層出不窮,隨著經濟的起飛與物質的豐裕,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繁忙、進步的現代社會,卻使我們更加徬徨。父母角色的扮演,夫婦相處之道,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及為人子女、媳婦的進退之禮,究竟應如何?面對生命的價值、及未來的種種產生一連串的問號時,又該何去何從?這些惱人的家庭教育問題,由於政府及民間的共同關注,漸展現生機,尤其是全省各縣市設置「家庭教育服務中心」之後,已使家庭教育的推展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為了提供民眾更積極的服務,我們除了在「南瀛藝文」月刊連載「親職專欄」之外,並與警察廣播電台配合製作一系列有關家庭教育的節目,在節目中開闢「幫幫我信箱」以解決民眾的困惑。同時,我們慎選優秀輔導人員,每月定期針對特殊個案進行研討,充實專業輔導知能,更用心致力於親子活動、親職講座、夫妻成長團體、讀書會……等方案之設計推廣。由於我們積極的作為,讓本中心所策劃的「溫馨家庭幫幫我熱線廣播節目」榮獲新聞局所頒發的「社會建設貢獻獎」,而中心的個案諮詢亦日趨增多,參與活動的民眾更與日俱增,並深受回響,殊感欣慰。

    此次,「赤子情」的專輯問世,是繼「青蘋果」、「同林鳥」後,本中心再一次結合學者教授與輔導教師輔導心得,所精心彙編的叢書。本書除擴大內容,重視一般問題外,更增列「單親家庭」與「特殊教育」篇,並作深入探討,值得參考。本專輯之編印獲教育部專款補助,得以順利付梓特申謝忱。尤對於賜稿教授、輔導老師用心撰寫、工作同仁多次審慎校稿之辛勞致由衷感謝,也期望各界善加運用本服務中心,給我們更多的支持鼓勵與指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