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夠潮, 設計人對未來最無限的想像
夠嗆, 50位設計學院大師引爆創意火花
夠酷, 集結100件「鹽世代蕭壠設計新人獎」作品
|目錄|
003 推薦序 看得見的設計 蘇煥智
005 推薦序 跨越年齡的熱情 盧智芳
010 前言 設計未來的100種可能
011 與大師對談 官政能╳林珂因 貼覆式洗衣板 ECOLIFE
016 與大師對談 陳俊良╳井立巖 藏光
020 與大師對談 李明道╳蕭玲.黃律茵 紙是桌椅
024 與大師對談 陳永基╳陳宣羽.陳俞蓉 SOMEBODY KNOWS
028 與大師對談 蕭青陽╳劉冠廷 竊笑 Old is New 就是要復古
036 繡魂
038 奕友 WALKBOX MAKE FRIENDS
040 台灣菜市場文化概念商品
042 剪花凳
044 新鮮日
046 POST WATER
048 心誠則靈 供品便利包
050 孫子兵法山形書
052 知紙知 PAPER DIALOGUE
054 辦桌 CATERING
056 TAKE FUN
058 夜.遊
060 玉兔鉛筆學校
062 平安 廟用設計
064 藝棋頑
066 餐桌上的食雕藝術
068 高雄樂
070 本草待續
072 算.了 CALCULATED
074 戀戀府城 Green is Red 綠設計正紅
080 COIN THE LIGHT
082 會呼吸的椅子BREATHING SPONGE
084 手感包裝 FOLD FUN
086 記憶的滋味
088 餵什麼
090 愛分享
092 利樂椅 TETRA CHAIR
094 新舊雜誌椅
096 PERDURABLE
098 城市公共租借單車 TEAMAH
100 WOOD LIFE
102 樹帳篷 THE TREE CAMP
104 人為失物
106 FRAME
108 獸GO了
110 STUFF Mini is Maxi 小設計大用途
116 壓壓樂&塞塞樂
118 綻光
120 肥皂實驗室
122 創意磁夾 COOPERATORS
124 步安定 SAFE WALK
126 購物折疊車
128 籠中鳥 BIRD IN CAGE
130 分享椅 SHARING CHAIR
132 吃喝玩樂 GREEN NIGHT MARKET
134 浙望 WATER-SANDWICH
136 羅盤
138 易釦包 EASY BAG
140 無上肢障礙者文書工作平台
142 光.疊
144 桶合 COMBINE CAN
146 轉.光 SPIN LIGHT
148 十一
150 PENGUIN BABY
152 PUT洗
154 HELLO!CALENDAR之兩百萬的幸福
156 愛心傘 UMBRELLA
158 GREEN 電動機車
160 圓五曲 HALOPOTTY
162 綻燈 BLOW LAMP
164 蟑螂屋 TOMBSTONE
166 練習曲 LOHAS YOUR CANE
168 HANGER CIRCLE
170 清潔角布萊梅的樂隊
172 NATURALIGHT
174 穿衣 DRESSING Mix is Match 多元混搭當道
180 晷
182 軟清瓷
184 紀念傷口
186 NORMAL
188 頭上長花怎麼辦
190 平衡
192 原生種
194 權局 CHECKMATE
196 衣字篆
198 友情!你好偉大!
200 邊緣的愛 THE EDGE OF LOVE
202 365 DESIGN STUDIO
204 OVER THE WAY
206 線影
208 2分之4D BAGS
210 映食 PRESS
212 路行舟
214 JOURNEY
216 瓶音
218 甦浙 RE-CLOCK
220 花音小姐
222 FABULOUS MERMAID
224 好幼稚設計
226 火燒赤壁
228 豆激演 BEAN & EGG
230 玩美
232 ARRIVE
234 眼睛上的鱗片 THE SCALE FALL FROM ONE'S EYES
236 花的溫度,守護
|書序|
推薦序
看得見的設計
設計來自需求,好的設計創造需求。人類文明本身就是一種不斷經過改良的設計。許多人眼中看不見設計,就像每天呼吸,而忘記空氣存在一樣,從未意識到,我們都活在被設計過的生活中。青年旅人馬可波羅在《看不見的城市》裡,描述了許多形式、構造、氛圍各異其趣的城市,而現實城市間生活樣貌的差異,有時卻要大過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筆下的魔幻寫實。原來,差異來自於生活裡不同文化根源的設計,而設計則相對凸顯了文化的差異。
台灣自60年代經濟快速起飛,每個人汲營謀生,忙於從複製中「學習」生產技術,降低製程成本,開發更多、更強的產品功能。日常生活中最缺乏的創意與美感則伴隨著設計,被屏除在生產線外,變成「看不見的設計」,像「看不見的城市」一樣,狀似虛幻,實已被拆解、重組,殘存於生活中各個角落,不被重視。
所幸近年來,國內成立了「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結合近百個設計系所。設計,包含工業設計、商業設計、視覺傳達等領域,在台灣漸成顯學。看到這個趨勢,台南縣政府便全力爭取與台創中心於台南縣蕭壠文化園區,從2006到2008年,連續合辦3屆「台灣設計博覽會」,繼而於2009年策劃辦理「鹽世代創意設計」系列活動。
首屆活動主題「極儉」,強調鹽世代設計要夠酷,也要夠鹹!像鹽一樣,原料成本低廉,經過經驗淬擷與濃縮結晶後創造出另一種形式與價值。今年新一代設計展3000多件作品中評選出唯一一件的「蕭壠設計新人獎」正是極儉最佳代言!尤其為了推廣設計,評選委員陳俊良老師更提出「百大設計」概念,邀集李明道、陳永基、與蕭青陽等4位老師,自願再花時間討論精選出共100件推薦作品給予鼓勵,展現其對台灣設計界未來的關心與協力。
確實,新一代設計展歷經28屆,已經躍升為世界最大學生設計展,足見其規模與分量。而「酷設計100」,卻是國內首度專注處理新一代展年輕設計師養成、發展議題的專書,非常值得準備參加新一代展的學生、想要投入設計產業的青年朋友以及欲知設計新秀潛力的產業界人士好好研讀!也期待本書的出版可以喚起國人更加重視發展設計教育,培育更多優秀人才,成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新世代尖兵。
台南縣長 蘇煥智
推薦序
跨越年齡的熱情
你可以用很多方式來閱讀這本《酷設計100》:它是本設計書、是本娛樂書、是本參考書,不過對我來說,它是本勵志書。Cheers編輯部決定推出這本書,一開始我就覺得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後來又發現:它也是非常有趣的事)。作為長期關心台灣年輕人的媒體,我們總是不斷問:這個世代嚮往的是怎樣的未來?走到二十一世紀,當台灣即將晉升已開發國家之林,什麼條件決定你能否與眾不同、在聚光燈下站上舞台?我真的覺得不是學歷、不是背景、不是關係,而是一種品味、一種美感、一種領導生活的能力,而這當中有個關鍵字,就是「設計」。
這本書收錄的作品,絕大多數創作者都是七年級、甚至八年級生,憑著獨到創意與超乎年齡的執行力,他們透過作品讓自己被看見。當一般人仍習慣以「草莓族」描述他們,為新生代的競爭力感到憂心時,一群青春的臉龐早已蓄勢待發,我全程參與了書中五場「與大師對談」,由台灣目前設計界一流的大師,與這群七、八年級新銳設計師的對話,每一場最後,我都帶著深深的感動離開。不同世代儘管對創作有各自不同的詮釋,相同的都是「專注」、「堅持」與跨越年齡對設計的「熱情」。
不管你是不是設計人,都由衷地推薦你讀讀這本好書。不管是視覺上的享受,或心靈上的啟發,都不會讓你失望。
Cheers 雜誌總編輯 盧智芳
前言
設計未來的100種可能
「鹽世代蕭壠設計新人獎」,是由位於俗稱台灣「鹽分地帶」的蕭壠文化園區,為了拔擢設計新秀,所設立的獎項。
2009年在「新一代設計展」中,邀請目前台灣設計界跨領域最夯的設計大師:陳俊良(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師)、李明道(高雄世運開幕典禮視覺總監)、陳永基(二度獲得紅點Red-dot Best of the best 大獎)、蕭青陽(三度入圍葛萊美音樂獎包裝設計)擔任評審,突破過去傳統獎項分類,選出符合全球經濟趨勢的「極儉」設計,它不只是個設計獎而已,更有世代與時代的意義,「夠鹹(台語,意指夠精省)的設計」才是主流。
《酷設計100》集結了首屆「鹽世代蕭壠設計新人獎」100件評審推薦作品,當設計界的新秀碰上大師,會飆出什麼火花?本書特地邀請實踐大學副校長官政能一同加入,對上首獎作品,而4位評審則分別對上他們心中賞識的新世代設計人,展開一場場精彩的「與大師對談」單元。從這五場對話, 可以看出新世代設計人現今面對的課題與挑戰,大師們也從「過來人」角度提供建議,相知相惜。本書還訪問了50位設計學院相關系所的老師,提供他們心目中對於設計定義的一句話,對年輕設計人更是充滿了相互激盪的火花!
《酷設計100》──訪問了百件入選作品的作者群,從學生的暢談中一窺年輕設計人的異想世界,說出他們創意發想及心情歷程,等於是新世代設計人作品的一次完整紙上展演。並將其作品分為4大主題,揭示了台灣設計界的「現在式」及「未來式」,包括「Old is New 就是要復古」、「Green is Red 綠設計正紅」、「Mini is Maxi 小設計大用途」、「Mix is Match 多元混搭當道」,也等於預告了下一波的設計新風向!
年輕世代雖然資源、經驗有限,但懷抱關懷社會人群的視野,乘著無邊無界想像力的翅膀,多樣化的創意,絕對令人驚豔稱奇,耳目一新!美好生活只要灑一點創意,就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