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02 同享智慧清泉/陳唐山
004 汲取智慧、豐富人生/葉佳雄
009 天天生日快樂SQ/陳艾妮
047 廿一世紀贏家的魅力/張錦貴
067 運動、營養與健康 三部曲/李寧遠
075 青春話友~談父母如何協助子女拓展人際關係/吳金水
099 現代人的營養觀/彭巧珍
113 閱讀與生命/何進財
129 讀書會推動之瓶頸與突破/邱天助
143 淺談情緒管理/王環莉
159 穩賺不賠的生涯投資~終身學習/廖和敏
171 是前世註定 莫錯過良緣~談婚禮的傳統意義/鄭卜五
193 如何促進親密的親子關係/吳秀笑
215 與吳京有約~暢談青少年成長的快樂與希望/吳京
237 開啓另一扇智慧的窗~談人際關係新法則/林麗玲
255 圓一份情感~談兩性溝通/饒夢霞
285 使你成功致富的創造力/趙伯勳
|書序|
同享智慧清泉
台南縣縣長 陳唐山
多元化的社會,發展出多元化的資訊,生活在多元化社會的現代人,必須吸收多元化的知識,始能在多變的時代中,掌握社會的脈動,因應多方挑戰。
九十年代的臺灣,經濟掛帥,物質豐裕,人們的文化消費能力日益提高。對資訊的需求,亦與日俱增,各項報章、雜誌、圖書等,如雨後春筍,書坊到處林立,帶動了文化事業相對的成長。受到「速食文化」的影響,以「智慧分享,知識普及」為訴求的名人、學者、專家之專題講座,普受大眾的青睞,且深入各行各業,對於時間即是金錢,一切講求高效率的現代化社會而言,講座的提供,是滿足現代人求知慾的最佳途徑。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是身為現代人應有的理念,聆聽不同的講演,不僅是心繫國家社會、放眼世界,更是個人自我充實,汲取新知的有效法門。俗語說得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透過主講者的演講,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即可獲得學者多年的智慧精華與經驗累積,對於個人內涵的提昇、生活的體驗、社會風氣的改善,頗具助益。本縣文化中心有鑑於此,除經常辦理各項藝文展演活動以饗縣民之外,也經常針對時勢風尚及大眾品味,邀請名人名仕、專家學者做專題講座。置身於資訊爆炸的今日,遲緩的進步更是落伍,緊張忙碌之餘,何妨聽聽講演,做個進步的現代人。
第十冊講座專輯,可謂知性與感性的彙編,內容包羅萬象,有時勢、親職教育、科技、人際關係、文學、生活、哲學、婚姻等,都是切合實際、大家所關心的話題,希望藉由本專輯的出版,不僅使聽過講演的人能溫故知新,尤使向隅者亦能同享智慧清泉。
汲取智慧、豐富人生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葉佳雄
「資訊即是力量」,尤其是立足於科技高度文明,社會多元發展的二十世紀,求知慾的滿足益形重要。經由報紙、雜誌、書刊等圖書資訊,我們可以瞬間飽覽許多專家學者的文章,而透過廣播、電視等聲光媒體,我們可以即時聆聽不同名人名士的言論,這些代表著各行各業的有識之士,宛如智慧清泉,正融入你我的生活中。「聽聽專家怎麼說」的專題講演,已愈見白熱化趨勢,無疑讓分秒必爭的現代人,求知空間更加寬廣,能在有限時間內,汲取無限的知識,便捷實惠兩相宜。
「涵泳藝文品味,豐富美好人生」一直是本中心推廣文化建設的精神所在,有鑑於此,在各項展演節目順利開展的同時,我們始終不忘努力開發縣民的知性園地,花費相當大的心力安排專題講演,然而基於本縣文化人口結構有異於大都會,一場專題講演,無論是印製海報、宣傳單、新聞發佈廣為宣傳,抑或電話、書信邀請名家前來、無不竭盡心思,煞費周章,主要是希望以我們「主動」、「積極」的作法,博得民眾「熱烈」、「踴躍」的參與,所以,每當演講會場出現人潮滿座,如雷掌聲此起彼落、聽講做筆記的情形,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聆聽專輯講演,最大的收穫即是可與主講者同步提昇智慧,因而,每場講演我們皆現場收錄這些寶貴的知性聲音,並徵得該學者、專家的同意,動員本中心同仁整理講演內容,編印成書,第十本專輯共蒐錄各類講座講稿,凡十五篇,都是專家學者的智慧語錄。本講座專輯能繼續出刊,特別感謝教育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省政府文化處的指導,並對以上學者專家斧正辛勞,敬致由衷謝忱。